广东省梅州市水白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广东省梅州市水白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三周期的是                                   A.氢            B.碳           C.氧             D.氯 参考答案: D 略 2. 下列关于Na2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B.能与水反应放出臭氧 C.Na在空气中点燃可制得Na2O2  D.能用来漂白物质、作供氧剂等 参考答案: B 略 3. 下列关于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苯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 能与溴水反应而褪色 C. 苯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    D. 一定条件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参考答案: D A. 苯能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B. 苯能与液溴反应,与溴水发生萃取,B错误;C. 苯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C错误;D. 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D正确,答案选D。 4. 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B.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0.4000 g的NaOH固体配成1L浓度为0.01000 mol·L-1的溶液 C.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D.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 参考答案: B 略 5. 已知An+、B(n+1)+、C(n﹣1)﹣、D(n+1)﹣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C>D>B>A B.A>B>C>D C.D>C>A>B D.A>B>D>C 参考答案: D 【考点】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分析】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阴离子在上一周期,阳离子在下一周期,从而确定位置,再利用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在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来解答. 【解答】解:An+、B(n+1)+、C(n﹣1)﹣、D(n+1)﹣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则A、B在下一周期,B的电荷数多,则原子序数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在减小,即原子半径A>B, C、D在上一周期,C的负电荷少,则C的原子序数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在减小,即原子序数D>C, A、B的电子层数比C、D的电子层多, 所以原子半径为A>B>D>C, 故选D. 6. 相同体积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溶液分别与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所生成的沉淀物质的量相同,则原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 :2 :3   B.3 :2 :1   C.6 :3 :1   D.6 :3 :2 参考答案: D 略 7. 在4 L密闭容器中充入6 mol A气体和5 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3A(g) + B(g) 2C(g) + xD(g) ,若平衡时生成了2 mol C,D的浓度为0.5 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2                  B.平衡时混合气体密度增大   C.平衡时B的浓度为1.5 mol·L-1    D.当A与B的正反应速率为3:1时该反应达到平衡 参考答案: A 略 8. 将11.9 g由Mg、Al、Fe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合金质量减少了2.7 g。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稀硝酸中,生成了6.72 L NO(标准状况下),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恰好使Mg2+、Al3+、Fe3+完全转化为沉淀,则沉淀的质量为                     (    )        A.22.1 g           B.27.2 g              C.30 g               D.无法计算 参考答案: B 略 9. 已知某温度下,K(HCN)= 6.2×10-10 mol·L-1、K(HF)= 6.8×10-4 mol·L-1、K(CH3COOH)= 1.8×10-5 mol·L-1、、K(HNO2)= 6.4×10-6mol·L-1。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 (    ) A.NaCN         B.NaF       C.CH3COONa     D.NaNO2 参考答案: B 略 10. 下列各反应中,可以证明烯烃具有不饱和结构的是                (     ) A.燃烧         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     D.氧化反应 参考答案: C 略 11. 设C+CO2 2CO-Q1  反应速率为v1 ,N2+3H2  2NH3+Q2 反应速率为v2 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v1增大,v2减小     D.v1减小,v2增大 参考答案: A 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SO2、NO2、NO、氟氯烃、CO2等均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物质     C.HCl、H2SO4、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D.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参考答案: D 略 13. 下列微粒能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呈碱性的是 A.Mg2+          B .Ba2+           C.F-          D.OH- 参考答案: C 略 14. 某有机物链状分子中含a个甲基,n个亚甲基(—CH2—),m个次甲基(),其余为羟基。则羟基的个数为 A. 2n+3m-a    B. n+m+a    C. m+2-a    D. m+2n+2-a 参考答案: C 15.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2)=0.45mol/(L·s),则2s末NH3的浓度为 A.0.50mol/L     B.0.60mol/L     C.0.45mol/L     D.0.55mol/L 参考答案: 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利用下列实验用品: ①铁架台(含铁圈、各种铁夹);②锥形瓶;③滴定管(酸式与碱式);④烧杯(若干个);⑤玻璃棒;⑥天平(含砝码);⑦滤纸;⑧量筒;⑨漏斗 Na2CO3固体;标准NaOH溶液;未知浓度盐酸; Na2CO3溶液。 进行下列实验或操作: (1)做酸碱中和滴定时,还缺少的试剂是:                                        (2)配制250mL 0.1mol?L-1某溶液时,还缺少的仪器是:                              (3)过滤时,应选用上述仪器中的                          (填编号) (4)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作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 A. 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未知液润洗 B. 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C. 配制标准溶液的NaOH固体中混有Na2CO3杂质 D. 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5)用0.01 mol/L  H2SO4滴定0.01mol/L 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ml,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1滴H2SO4;②少加1滴H2SO4;(设1滴为0.05ml)则①和②溶液中C(H+)的比值是(    ) A. 10              B. 50                        C. 5×103                   D. 104 参考答案: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以Hac和aAc溶液为例说明其缓冲作用原理. 参考答案: 在Hac和c缓冲溶液中,由于同离子效应,抑制HAc的电离,这时[HAc]和[Ac]浓度都很高,而[H+]浓度较小。在该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HAc=H++Ac-平衡左移,使溶液[H+]不能显著增大,而基本保持溶液pH值不变。若加入少量强碱,H++OH-==H2O,使HAc==H++Ac-平衡右移,溶液中[OH-]不能显著增大,溶液pH值基本保持不变。 18. 黄酮醋酸(F)具有独特抗癌活性,它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CN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RCN RCOOH (1)上述路线中A转化为B的反应为取代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分子中有3种含氧官能团,名称分别为醚键、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E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可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该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2种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分子中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②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一种水解产物含有酚羟基,另一种水解产物含有醛基。 (5)对羟基苯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写出以A和乙醇为主要原料制备对羟基苯乙酸乙酯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请参考如下形式: 参考答案:                                                                                                                                  羰基;羧基 19. 试比较下列金属熔点的高低,并解释之。 (1)Na、Mg、Al (2)Li、Na、K、Rb、Cs 参考答案: (1)Na<Mg<Al;(2)Li>Na>K>Rb>Cs 金属熔化所要克服的作用力就是金属键,而金属键就是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的作用。金属离子的电荷越高金属键越强,熔点就越高。因此,Na、Mg、Al的熔点依次增大。对于电荷相同的金属离子,其半径越大,与自由电子的作用力越小,熔点越低。因此,Li、Na、K、Rb、Cs的熔点依次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