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云浮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俊俏(qiào) 臃(yōng)肿魁(kuí)梧 嗔(chēn)怪 B.怂(sǒng)恿 蜷(quán)伏芙(fú)蓉 悲楚(chǔ) C.斑斓(lán) 倏(shū)地感喟(wèi) 褴褛(lǚ) D.疯癫(diān) 温煦(xù)暮霭(ǎi) 嘟囔(na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母亲又敖过了一个严冬。 B.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扑着,有的浓,有的淡。 C.后来发生了分岐: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D.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父母对儿女从来都是慷慨无私的,但并不代表你可以无限制地索取。 B.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初三的同学却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C.此地由一块不毛之地,变成了瓜果飘香、生态环保的“绿洲”,吸引了窗内外众多观摩团前来“取经”。 D.近日,一男子在地铁抢夺他人财物,警方刨根问底,4天后将其抓获。 4、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坚持“动态清零”的政策,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最好的践行。 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科学健康地参加体育锻炼。 C.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大融合时代。 D.通过开展读经典美文、学传统礼仪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提示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3)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4)_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6)_____________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7)语文课上,大家以“月”字开始了飞花令比赛,要求每人写出一句带“月”的古诗。 A同学: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B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 C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 D同学:受降城外月如霜。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文言文对比阅读,完成各题。 【甲】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乙】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①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②走。居五日,李生故③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④改之乎?不然,迨⑤年事蹉跎⑥,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⑦。” (《李生论善学》) 【注释】①志:记。②还:同“旋”,掉转身。③故:特意。④盍:为什么不。⑤迨:等到。⑥蹉跎:光阴消逝。⑦炯戒:明显的警戒。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____________ (3)王生益愠________________          (4)莫逾自厌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的“之”与“夫君子之行”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B.学者之大忌 C.择善而从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4.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列课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2)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2.赏析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1)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提示:从画线词语的角度赏析)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提示: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3.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写春草的?突出了春草怎样的特点? 4.选文第④段写春花,抓住春花的哪些特征进行描写的?描写顺序是怎样的? 5.“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一句中“闹”字能否改成“叫”字?为什么?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下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班级准备组织“古代诗歌中的悲秋情怀”主题探究活动,你觉得两首作品中,哪一首能入选此次主题探究活动,结合作品分别阐述理由。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根据语境,参照划线句子,再续写一句,要求前后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大自然是神奇的:看青山换绿,感受到生机勃发的力量;看小桥流水,感受到诗情画意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按要求作文。 淡雅的菊花,寄托史铁生顽强的信念;一次冒险的经历让作者自己明白了“把困难化大为小,化整为零,从而实现人生目标”这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你的周围,一定也有一种事物或某件事引发你的思考和感悟,请你以“________牵动我的情思”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写落叶、小草、跑道等);②写出真情实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