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古陶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山西省晋中市古陶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甲酸甲酯分子内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种数(即核磁共振谱的峰数)为    (    )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 B 略 2. 下列事实能说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 ① 10mL0.1mol/L HNO2溶液恰好与10mL0.1mol/LNaOH溶液反应   ②用HNO2溶液作导电实验灯泡很暗③c(H+)相同且等体积的HNO2溶液和盐酸与足量的锌反应前者产生的氢气多     ④0.1mol/L HNO2溶液的pH=2.1⑤NaNO2溶液的pH>7 A.①③④               B.②③④          C. ③④⑤              D.②④⑤ 参考答案: 略 3.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所给的条件下,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在c(H+)/c(OH-)=1×1012的溶液中:Fe2+、Mg2+、CO32-、NO3- B.在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 HCO3-、Al3+、NH4+、ClO- C.在滴加酸碱指示剂酚酞试液后呈现红色的溶液中: Na+、Cl-、AlO2-、CO32- D.在AlCl3溶液中:K+、NO3-、S2-、Na+ 参考答案: C 略 4.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 +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述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催化剂,V正、V逆 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加压,V正、V逆 都增大,且V正 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 C、降温,V正、V逆 都减小,且V正 减小的倍数大于V逆减小的倍数 D、增大氮气的浓度,V正、V逆 都增大,且V正 增大倍数大于V逆 增大倍数;N2 转换率减小,H2转化率增大 参考答案: C 5.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11.2L(标准状况下)氧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约为2NA B.常温常压下,22.4L NO气体的分子数小于NA C.常温常压下,0.5 mol·L—1的乙酸溶液中,乙酸分子的数目小于0.5NA D.7.8 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 NA 参考答案: B 略 6. 一定条件下,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平衡:2NO2(g)  N2O4(g) △H<0  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 A.130℃   3.03×105 Pa            B.25℃   1.01×105 Pa C.130℃   5.05×104 Pa            D.0℃   5.05×104 Pa 参考答案: C 略 7.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00 mL 2 mol/L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 B. 对于可逆反应2CO + 2NO  N2 + 2CO2,使用合适的催化剂,CO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都加快 C.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慢 D. 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氢气的产生 参考答案: B 略 8.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⑴滴定时,装待测溶液的锥形瓶有少量水;⑵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溶液洗;⑶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刻度线 (     ) A.只有⑴          B.只有⑵        C.⑵⑶       D.⑴⑵⑶ 参考答案: C 9. 常温下,对化学式满足CnH2n—2的某气态链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肯定是不饱和烃                 B、肯定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可能是乙烯的同系物             D、可能是炔烃  参考答案: C 略 10. 有三种不同取代基-X、-Y、-Z,当它们同时取代苯分子中的3个氢原子,且每种取代产物中,只有两个取代基相邻时,取代产物有(    ) A、2种               B、4种         C、6种           D、8种 参考答案: B 略 11. 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用水扑灭            B.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洗涤 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D.不慎接触过多的氨而使眼睛不适,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眼睛   参考答案: A 12. 反应:L(s)+a G(g)b 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C.a>b                   D.a+1<b 参考答案: B 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由图象曲线的变化特点可知,升高温度,G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方向为吸热反应,增大压强,G的体积分数增大,则平衡向生成G的方向移动,说明a<b. 解答:解:A、升高温度,G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方向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 B、升高温度,G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方向为吸热反应,故B正确; C、增大压强,G的体积分数增大,则平衡向生成G的方向移动,说明a<b,故C错误; D、L为固体,压强对固体的反应速率没有影响,压强改变平衡发生移动时只取决于气体的计量数关系大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分析曲线变化特点,从温度和压强的变化的趋势判断反应的特征. 13. 下图表示某可逆反应在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对应关系。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a与b相比,a的反应速率更快 C.a与b相比,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不同 D.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 参考答案: D 略 14. t℃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3molB,发生如下化学反应:aA(g)+B(g)C(g)+D(g) 已知,平衡时,Ca(A)·C(B)= C(C)·C(D),然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容器容积至原来10倍,结果A的百分含量始终未有改变,则B的转化率是  (     )     A. 60%        B. 40%        C. 4%       D. 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B 略 15. 由CH3CH=CH2合成CH2(OOCCH3)CH(OOCCH3)CH2(OOCCH3)时,需要经过的反应(  ) A、加成→取代→取代→取代    B、取代→加成→取代→取代 C、取代→取代→加成→取代    D、取代→取代→取代→加成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化学实验小组想要了解市场上所售食用白醋(主要是醋酸的水溶液)的酸度(酸度单位:g/100ml),现从市场上买来一瓶某品牌食用白醋,用实验室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下表是4种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石蕊 甲基橙 甲基红 酚酞 变色范围 (PH) 5.0-8.0 3.1-4.4 4.4-6.2 8.2-10.0 (1)该实验应选用      作指示剂,向锥形瓶中移取一定体积的白醋所用的仪器是          (2)右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为      ml。此时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      。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白醋体积均为Vml,NaOH标准液浓度为C mol/L,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消耗NaOH溶液体积/ml 26.02 25.32 25.28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C.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润洗过,未用标准液润洗 D.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 E.滴定NaOH溶液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 (4)根据所给数据,写出计算该白醋中总酸度的表达式(可以不必化简):                    (酸度:每100ml溶液中含有溶质酸的质量,单位:g/100ml) 参考答案: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在同一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中,为什么第一步电离度最大,最后一步电离度最小? 参考答案: (1)  各步的电离是相互联系的,在每一步的电离中,都有共同的离子H的存在,而产生同离子效应,抑制下一步电离。 (2)  因为离子进一步电离需更大的能量,才能克服电荷的引力,电荷引力越大,电离越困难,因而最后一步电离度最小。 18. 可溶性铝盐(如氯化铝、明矾等)可以作净水剂,请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可以净水的原因。 参考答案: 略。 19. BF3和NF3都是四个原子的分子,BF3分子的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而NF3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形的原因 参考答案: BF3中的B为sp2,形成3个共用电子对,无孤对电子。为平面三角形。     NF3中的N为sp3,形成3个共用电子对,还有一对孤对电子,因而为三角锥形。 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