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巢湖皖光高级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皖光高级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从下列实验事实所引起的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结论 A 其他条件不变,0.01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分别与0.1 mol·L-1的H2C2O4溶液和0.2 mol·L-1的H2C2O4溶液反应,后者褪色时间短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 其他条件不变,分别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2O3溶液和H2SO4混合液放在冷水和热水中,放在热水中的混合液先出现浑浊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体系的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C 将少量MnO2粉末加入盛有10%双氧水的锥形瓶内,在化学反应前后,MnO2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 催化剂虽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但一定不参与化学反应过程 D 一定条件下,分别在容积为1 L和容积为2 L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等量的氢气和碘蒸气,发生如下反应:H2(g)+I2(g) 2HI(g),获得等量HI时需要的时间前者少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气态反应体系的压强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参考答案: C 略 2.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L氯气和16.8L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分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H2O所含有原子数为3NA C.NA个N2分子所占的体积与0.5 NA个H2分子所占的体积比一定是2:1 D.1 mol/L NaCl溶液含有NA个氯离子   参考答案: A 略 3. 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蒸馏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碎瓷片        B.蒸馏结束时,先停止通冷却水,再熄灭酒精灯        C.冷水从冷凝管的下口入,上口出        D.收集冷凝水时,应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 参考答案: B 略 4. 某学生用优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对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OA段因为盐酸浓度最大,所以该段反应速率最快      B.BC段表示反应速率最快,在该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最多       C.OC段表示随时间增加,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D.AB段反应快是因为反应放热导致的 参考答案: D 略 5.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a中的物质 b中的物质 c中收集的气体 d中的物质 A 浓氨水 CaO NH3 H2O B 浓盐酸 MnO2 Cl2 NaOH溶液 C 稀硝酸 Cu NO2 H2O D 浓硫酸 Na2SO3 SO2 NaOH溶液   参考答案: D 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c中的导管应改为短进长出,故A错误;B.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氯气时需要加热,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能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氯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B错误;C.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产物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氧化钠不能吸收一氧化氮气体,故C错误;D.浓硫酸可以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S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能使用向上排空气法,SO2气体能与氢氧化钠迅速反应,所以吸收装置中要防倒吸,图示收集装置和完全吸收装置都合理,故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原理(气体的制备)、实验装置、仪器的使用。注意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取原理、收集方法及尾气吸收方法,该考点是高考的热点。本题的易错点是D,注意二氧化锰制备氯气需要加热。 6. 主链含5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的烷烃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参考答案: A 解:主链5个C,则乙基只能在中间C上,甲基可以在中间C上,也可以在2号C上,所以有如下2种:、. 故选A. 7.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由于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 使用容量瓶前应先检查其是否漏液 D. 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 参考答案: A 【详解】A.酒精和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故A错误; 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正确; C. 容量瓶有塞子,使用容量瓶前应先检查其是否漏液,故C正确; D. 蒸发操作时,有大量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故D正确。 故选A。 8. 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成功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太空行走,使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宇航员出舱时,呼吸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太空服中的呼吸面具。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用于呼吸面具中供氧的是       (  ) A.HNO3   B.H2O2   C.KClO3   D.Na2O2 参考答案: D 略 9. 电解饱和食盐水,先要精制盐水,以除去SO42-、Mg2+、Ca2+,可依次加入的溶液是 A.Na2CO3、BaCl2、NaOH、HCl B.BaCl2、NaOH、Na2CO3、HCl C.BaCl2、Na2CO3、HCl、NaOH D.Na2CO3、BaCl2、HCl、NaOH 参考答案: B 略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 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B. 摩尔既是物质的量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量的质量单位 C.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 kg 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 D. 物质的量是用来描述微观粒子的物理量 参考答案: D A、如果用g作单位,1 mol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A错误;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B错误;C、阿伏加德罗常数应该是12g 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C错误;D、物质的量是用来描述微观粒子的物理量,D正确,答案选D。 点睛:选项A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易混点:相对原子(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以g为单位时)不是同一个物理量,单位不同,只是在数值上相等;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 11. 下列各组中的两组有机物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葡萄糖与果糖           B、CH3CH2COOH和CH3COOCH3    C、正丁烷和异丁烷         D、淀粉和纤维素   参考答案: D 略 12.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结论 A 将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H2SO4 HClO酸性比H2SO4强 B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铝箔表面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C SiO2可以和NaOH溶液及HF溶液反应 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 D 将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参考答案: B A、利用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不是利用酸性强的制取酸性弱的,故A错误;B、铝属于活泼金属,在酒精灯加热时容易转化成氧化铝,现象是熔化而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故B正确;C、两性氧化物是与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iO2与HF生成SiF4和H2O,SiF4不属于盐,因此SiO2不属于两性氧化物,故C错误;D、发生SO2+Br2+2H2O=H2SO4+2HBr,体现SO2的还原性,不是漂白性,故D错误。 13. 下列有关碱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均为ⅠA族元素,最外层均有1个电子 B. 单质的还原性:Li>Na>K>Rb>Cs C. 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 D. 由Li到Cs,核电荷数依次增加,电子层数、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参考答案: B A.碱金属位于周期表第ⅠA族,主族序数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A正确;B.同主族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失电子能力越来越强,还原性增强,单质的还原性:Li<Na<K<Rb<Cs,故B错误;C.同主族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失电子能力越来越强,金属性越强形成的碱的碱性越强,LiOH<NaOH<KOH<RbOH<CsOH,故C正确;D.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大,核电荷数依次增加,电子层数、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D正确;故选B。   14. 下列实验中没有白色沉淀或晶体析出的是(    ) A.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B.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人过量的CO2 C.氯化钙溶液中通人少量的CO2      D.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 参考答案: C 略 15.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2.4L水含有NA个水分子 B.1gH2含有NA个H2分子 C.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32/NAg D.在标准状况下,4.48L CH4中含0.2NA CH4分子 参考答案: 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用18.4mol/L的浓硫酸稀释成0.92mol/L的稀硫酸100ml,回答下列问题: (1)需取浓硫酸___________ ml(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2)配制操作可分解成如下几步: A 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蒸馏水,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B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将溶液注入容量瓶,并重复操作两次 C 将已冷却的硫酸注入容量瓶中 D 根据计算,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E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F 盖上容量瓶塞子,振荡,摇匀,装瓶 G 用胶头滴管继续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H 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蒸馏水,使液面接近刻度线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3)下列操作结果,使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                A  没有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B  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处理     C  转移过程中有少量的溶液溅出 D  摇匀后立即观察,发现溶液未达刻度线,没有再用滴管加几滴蒸馏水至刻度线 参考答案: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矿泉水一般是由岩石风化后被地下水溶解其中可溶部分生成的。此处所指的风化作用是指矿物与水和CO2同时作用的过程。例如钾长石(KAlSi3O8)风化生成高岭土[Al2Si2O5(OH)4],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 KAlSi3O8 + 2 CO2 + 7 H2O === 2K++ 2 HCO3- + 4 H2SiO3 + Al2Si2O5(OH)4 ,这个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因为碳酸酸性比原硅酸强,较强的酸与较弱酸的盐反应可得到较弱的酸。 18. 某不锈钢(主要成分为Fe)样品中含有铝、铜等(其它成分忽略),为了测定该合金中铁的含量,有人设计如下工艺流程:     (1)滤液C中溶质含有_       _ (写化学式); (2)如何验证滤液A中含Fe2+,而不含Fe3+____    _____。 (3)对所得Fe2O3固体称量得质量为b g,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