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灯塔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匿名(nì)          禁锢(kù)            周济(jì)            杳无消息(yǎo) B.蛮横(hènɡ)       炽热(zhì)          酒肆(sì )          颔首低眉(hàn) C.吹嘘(xū)          佃农(diàn)        不逊(xùn)          深恶痛疾(è) D.诘责(jié)        滞留(zhì)          和蔼(ǎi)            广袤无垠(mào)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绎站,写道:日暮里。 B.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C.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奇形。 D.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遥无消息了。 3、下列句子组成语义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果你没有过走进别人内心世界的机会,你就永远不会理解历史和个体的复杂性。 ②只要你进入过一次别人的内心世界,你再看待其他人的时候,你就会去考量:是不是我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了人家身上? ③我们以前老讲“要推己及人,要学会宽恕”,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一个态度问题,即要学会去体谅别人。 ④实际上,态度固然重要,但更核心的是能力问题。 ⑤因为人都以自我为中心来看世界,所以才看不到别人经历的东西。 A.③①②④⑤ B.③④⑤②① C.③④①⑤② D.①②⑤③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避免用户信用卡的信息不被犯罪分子盗用,各大银行采取了许多相应的安全措施。 B.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 C.在如何上好阅读课的问题上,语文老师广泛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 D.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词名句填写。 (1)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4)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5)《赤壁》诗中作者通过所见之物来评价赤壁之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本语段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A.岂不诚大丈夫哉(     )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 C.往之女家(     )             D.与民由之(     ) 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运用比喻论证,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分析文中“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一句,喻指儒家思想的哪些传统美德? 5.请你谈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何现实意义?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藤野先生 ①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②A“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③“可以抄一点。” ④“拿来我看!” ⑤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⑥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B“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⑦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⑧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⑨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⑩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C“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⑪…… ⑫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⑬…… ⑭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⑭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7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十月十二日(一九二六年)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三件事。 2.从本文中A、B、C三处语言描写中任选两句,分别指出其所表现的藤野先生的品质。 3.品味语言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句中加点点的词语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4.阅读课文中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部分,说说为什么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5.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藤野先生的话要是说出来,会是怎样的?请你以藤野先生的口吻写下他想说的话。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巻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面选项中,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首联写景也是写事,渲染战前敌军压境,我军英勇应战的危急、紧张气氛。 C.颈联中“鼓寒”指的是战鼓声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无力击鼓,斗志难振。 D.前六句视觉上写斑斓的色彩,听觉上写角声、鼓声,营造了一个悲壮的氛围。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联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十五从军征》中一样有反映战争的残酷的诗句,但两首诗歌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从流飘荡(      ) (2)猛浪若奔(      ) (3)互相轩邈(      ) (4)经纶世务者(      ) (5)皆生寒树(      ) (6)蝉则千转不穷(      ) (7)窥谷忘反(      ) 七、作文(共40分) 题一: 有人说生活太平淡,幸福很遥远。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手机里一张欢聚的照片,餐桌上一盘温暖的饭菜;一次春雨的漫步,一次醉心的阅读,一次成功后的欢呼……同学们,用心捡拾生活中的幸福吧。 请以“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