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岑溪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岑溪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混合物是(   ) A.液溴和四氯化碳            B.苯和蒸馏水  C.乙醛和乙醇                D.溴苯和苯 参考答案: B 略 2.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B 略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植物油能使溴水褪色     B. 植物油、牛油、甘油、汽油统称为油脂     C. 葡萄糖可水解生成乳酸(C3H6O3)     D. 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参考答案: A 略 4. 有一种锂电池,它是用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化铝锂(LiAlCl4)溶解在亚硫酰氯(SOCl2)中形成的,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8Li+3SOCl2=6LiCl+Li2SO3+2S。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锂作电池的正极,石黑作电池的负极   B.电池工作过程中,亚硫酰氯(SOCl2)被还原为Li2SO3   C.电解质溶液中混入水,对电池反应无影响   D.电池工作过程中,金属锂提供的电子与正极区析出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参考答案: D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往右越来越大 B.同族元素原子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越来越大 C.同周期元素原子的电负性从左往右越来越大 D.同族元素原子从上到下电负性越来越大 参考答案: C 略 6. 下列过程中需要通电才可以进行的是(  ) ①电离     ②电解      ③电镀      ④电化学腐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全部 参考答案: C 略 7. 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向剩余溶液中加入适量水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浓度的是     A. CuSO4    B. Na2SO4    C. CuCl2    D. NaCl 参考答案: B 略 8. 分子式为C7H15Br,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参考答案: B 略 9. 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3H4Cl2         B.C3H8          C.C2H6O         D.C3H6 参考答案: 略 10. 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F是弱酸的是    ①常温下NaF溶液的pH大于7;      ②用HF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③HF与NaCl不能发生反应;       ④常温下0.1mol/L的HF溶液的pH为2.3 ⑤HF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  ⑥HF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 ⑦1mol/L的HF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A.①②⑦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④ 参考答案: D 11. A、B、C都是有机化合物,且有如下转化关系:ABC,A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2,C的相对分子量比B大16,C能与过量的NaOH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气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乙炔,B是乙烯 B.A是乙烯,B是乙烷 C.A是乙醇,B是乙醛 D.A是环己烷,B是苯 参考答案: C 考点:有机物的推断.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A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2,说明A发生去氢生成B,C的相对分子量比B大16,则B为醛,C为酸,C能与过量的NaOH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气体,应为乙酸钠和NaOH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甲烷的反应. 解答:解:A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2,说明A发生去氢生成B,C的相对分子量比B大16,则B为醛,C为酸,C能与过量的NaOH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气体,应为乙酸钠和NaOH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甲烷的反应,则A为乙醇,B为乙醛,C为乙酸,发生: CH3CH2OHCH3CHOCH3COOH,CH3CHO的氧化是醛基C﹣H断裂,被氧化成羧基.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题给信息,突破口为C能与过量的NaOH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气体,该反应在现行教材中已经删去,同学们仅作了解. 12. 50℃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4的醋酸中:c(H+)= 4.0 mol·L-1 B.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Na+)= c(HCO3-) C.饱和食盐水中:c(Na+)+ c(H+)= c(Cl-)+c(OH-) D.pH=12的纯碱溶液中:c(OH-)=1.0×10-2 mol·L-1 参考答案: C 13. 从下列叙述中能肯定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  B.混合体系中气体密度发生变化 C.正、逆反应速率改变        D.反应物的转化率改变 参考答案: D 略 14. 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NH4+)=c(SO42﹣) B.c(NH4+)=2c(SO42﹣) C.2c(NH4+)=c(SO42﹣) D.c(OH﹣)+c(SO42﹣)=c(H+)+c(NH4+) 参考答案: B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原则分析,溶液中存在c(OH﹣)+2c(SO42﹣)=c(NH4+)+c(H+),溶液pH=7,则c(OH﹣)=c(H+),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25℃时,溶液pH=7,则有c(OH﹣)=c(H+), 溶液呈电中性,则有c(OH﹣)+2c(SO42﹣)=c(NH4+)+c(H+), 所以有:2c(SO42﹣)=c(NH4+), 故选B. 15. 下列关于物质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IA族和VI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共价型化合物 B.某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a倍,则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a+2 C.D2O分子与H2O分子是所含电子总数不相等的极性分子 D.离子化合物NaxNO4中,NO4X-中的各原子最外层都达8电子稳定结构,则x=3 参考答案: 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6分)下图为苯和溴取代反应的改进实验装置。其中A为带支管的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铁屑。 填写下列空白: (1)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  ,该反应的类型为  ▲  反应。 (2)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  ▲  ;反应开始后,观察D试管,看到的现象为  ▲  ;能说明苯与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的现象为     ▲     。 (3)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作用的仪器有   ▲   (填字母)。 (4)改进后的实验除①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成功率高;②各步现象明显;③对产品便于观察这三个优点外,还有一个优点是    ▲    。 参考答案: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苯、四氯化碳、乙醇、汽油是常见的有机溶剂,能与水互溶的是          ;不     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纯净物是               。     (2)含有的化合物与CH2=====CH2一样,在一定条件下可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广泛用作农用薄膜的聚氯乙烯塑料属于                   型结构高分子,是由聚合而成的,其化学方程式是                                   。 参考答案: 略 18.  按要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每条2分),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1)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___________ ____;氧化剂是         。 (2)是分解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剂是         。 (3)有氢气生成的置换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剂是         。 (4)有水生成的置换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剂是         。 参考答案: (1)H2 + O2 = H2O (2)2H2O2 = 2H2O + O2 ↑ (3)Zn + H2SO4 =ZnSO4 + H2↑ (4)H2 + CuO = Cu + H2O   略 19. (12分)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L.Pauling)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的概念。电负性(用X表示)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下表给出的是原子序数小于20的16种元素的电负性数值: 元素 H Li Be B C N O F 电负性 2.1 1.0 1.5 2.0 2.5 3.0 3.5 4.0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K 电负性 0.9 1.2 1.5 1.7 2.1 2.3 3.0 0.8    请仔细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分析,同主族内不同元素X值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元素电负性X的大小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之间的关系                                                         。 (2)预测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应为        ,电负性最小的元素为          (放射性元素除外)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        < X <      。 (3)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 为        ,其理由是                                                    。 参考答案: ⑴从上向下,X值减小;元素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弱,反之亦然。 ⑵F  Cs  0.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