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二十三职业高中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二十三职业高中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各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 min,加入NaOH溶液至碱性,     再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检验葡萄糖的生成 B.苯中混有苯酚可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分液除去 C.使CHBr和NaOH溶液混合后水解,取上层清液,滴加AgN0溶液检验溴元素     D.只用溴水一种试剂即可鉴别甲苯、己烯、乙醇、四氯化碳四种液体 参考答案: C 2. 下列制取气体的方法在实验室不可取的是   ⑴铜和稀硝酸反应,排空气法收集NO  ⑵锌和稀硝酸反应制氢气   ⑶氮气和氧气反应制NO        ⑷加热氯化铵制取氨气 A.⑴⑵                  B.⑵⑶                   C.⑴⑵⑷               D.全部 参考答案: D 略 3. 为了除去氯化镁酸性溶液中的Fe3+离子,可在加热搅拌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    )    A.稀氨水        B.氢氧化钠              C. 碳酸镁        D. 碳酸钠 参考答案: C 略 4. 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X(g)+Y(g)Z(g)+W(s)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参考答案: B 略 5. 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A. a=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c(H+)=   D.混合溶液中,c(H+)+ c(B+)= c(OH-)+ c(A-) 参考答案: C 略 6.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 1/2O2(g)  SO3(g)  △H = ―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A.<196.64kJ       B.196.64kJ/mol                                    C.196.64kJ          D.>196.64kJ 参考答案: A 略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7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B.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H<0、△S>0     C.白色污染、绿色食品中的“白”“绿”均指相关物质的颜色     D.Ksp不仅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且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参考答案: B 8. σ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及一个原子的p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则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                      A.H2          B.HCl        C.Cl2           D.F2 参考答案: B 9.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定条件下用H2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B.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丙醇和2—丙醇   C.间二溴苯仅有一种空间结构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D.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参考答案: B 略 10. 已知:CO2(g) + 3H2(g)  CH3OH(g) + H2O(g)  ΔH =-49.0 kJ?mol-1。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升高温度能使  增大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为75% C.3 min时,用CO2的浓度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等于 用CH3OH的浓度表示的逆反应速率 D.从反应开始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 υ(H2)=0.075 mol?L-1?min-1 参考答案: B 略 11. 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 A.2.5μmol·L-1·min-1和2.0μmol·L-1  B.2.5μmol·L-1·min-1和2.5μmol·L-1 C.3.0μmol·L-1·min-1和3.0μmol·L-1    D.5.0μmol·L-1·min-1和3.0μmol·L-1 参考答案: B 略 12. 下面的烷烃是单烯烃R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则R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A.4种                  B.5种              C.6种           D.7 参考答案: C 略 13. 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g钠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个数为 B、将水解制成胶体,所得胶体的微粒数为 C.1mol Na2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D.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4 参考答案: A 略 14.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①M(s)+N(g)R(g)△H=﹣Q1 kJ?mol﹣1,②2R (g)+N(g)2T (g)△H=﹣Q2 kJ?mol﹣1.  Q1、Q2、Q3均为正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R(g)的能量总和大于1 mol M(s)与1 mol N(g) 的能量总和 B.将2 mol R (g)与1 mol N(g)在该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Q2 kJ C.当1 mol M(s) 与N(g)完全转化为T (g)时(假定无热量损失),放出热量Q1+ kJ D.M(g)+N(g)R(g)△H=﹣Q3 kJ?mol﹣1,则Q3<Q1 参考答案: C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反应焓变为负值,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 B、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 C、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分析判断; D、固体变化为气体吸收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 解答:A、反应焓变为负值,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1mol R(g)的能量总和小于1mol M(s)与1mol N(g)的能量总和,故A错误; B、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将2mol R(g)与1mol N(g)在该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Q2 kJ,故B错误; C、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分析判断,①+得到,M(s)+N(g)T(g)△H=﹣(Q1+)kJ/mol,则C正确; D、固体变化为气体吸收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M(g)+N(g)R(g)△H=﹣Q3 kJ?mol﹣1,则Q3>Q1,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盖斯定律计算应用,注意焓变为负值是放热反应,题目难度中等. 15. 门捷列夫在描述元素周期表时,许多元素尚未发现,但他为第四周期的三种元素留下了空位,并对它们的一些性质做了预测,X是其中的一种“类硅”元素,后来被德国化学家文克勒发现,并证实门捷列夫当时的预测相当准确。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有关X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X单质不易与水反应          B.XO2可被碳或氢还原为X C.XCl4的沸点比SiCl4的高       D.XH4的稳定性比SiH4的高 参考答案: 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探究小组用硝酸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硝酸浓度为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每次实验硝酸的用量为25.0 mL、大理石用量为10.00 g。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 编号 T/K 大理石 规格 实验目的 ① 298 粗颗粒 2.00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硝酸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______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______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       ③       ④       (2)实验①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下图: 依据反应方程式CaCO3+HNO3===Ca(NO3)2+CO2↑+H2O,计算实验①在70~90 s范围内HNO3的平均反应速率(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写出计算过程)。 (3)请画出实验②、③和④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参考答案: (1) 实验 编号 T/K 大理石 规格 实验目的 ① 298 粗颗粒 2.00 (Ⅱ)①和③ (Ⅲ)①和④ ② 298 粗颗粒 1.00 ③ 308 粗颗粒 2.00 ④ 298 细颗粒 2.00 (2)反应时间70~90 s范围内, Δm(CO2)=0.95 g-0.84 g=0.11 g, Δn(CO2)=0.11 g÷44 g·mol-1=0.002 5 mol, HNO3的减少量:Δn(HNO3)=0.002 5 mol×2=0.005 0 mol HNO3的平均反应速率:(HNO3)==1.0×10-2 mol·L-1·s-1。 (3)   解析:(1)依据题给实验目的,可推知反应条件的差异,注意该类探究实验过程应只改变一个条件。 (3)作图要点:因为实验①、③、④中HNO3不足,大理石足量,故实验①、③、④反应完全时纵坐标对应的数值相同,实验③④的图像类似,但反应条件改变,升高温度、增大大理石表面积均可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反应时间缩短。实验②中硝酸浓度是①的一半,所以生成CO2的量应减半,并且反应速率慢。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写出结构简式:2,4,6-三硝基甲苯    参考答案: 18. 三国时期,诸葛亮领兵南征,遇到了“哑泉”,士兵饮后腹痛,致哑,甚至死亡.又有一“安乐泉”,饮后可解“哑泉”之毒.2003年,经科研人员研究,“哑泉”水溶液中有硫酸铜,“安乐泉”水质偏碱性. (1)请你说出“哑泉”使人中毒的原因. (2)“安乐泉”能够解毒的原因是什么? (3)现代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哑泉”中毒的现象,你能用什么办法尽快解毒? 参考答案: (1)“哑泉”中的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能够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而使人中毒;(2)“哑泉”中的Cu2+与“安乐泉”中的OH﹣离子结合生成了Cu(OH)2 沉淀,不再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3)尽快大量饮用含有丰富蛋白质的牛奶、豆浆等解毒. 考点: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1)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