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镇江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江苏省镇江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 1.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把记忆分为()。 A.瞬时、短时、长时记忆 B.识记、保持、再认记忆 C.形象、逻辑、情绪记忆 D.意义、机械、联想记忆 2.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价值不同,动机可划分为(  )。 A.A.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B.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C.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D.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 3.在人际关系取向上,有三种需要,分别是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  )。 A.自我实现需要 B.生理需要 C.情感需要 D.安全需要 4. 有一位先哲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说明人格具有(  )。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5.小明在很多人观看时,表演节目表现极好,这种现象属于( ) A.群体心理 B.社会促进作用 C.社会促退作用 D.群体规范 6.在人际关系取向上,有三种需要,分别是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情感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7. 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  ) A.自愿、自主、自立 B.自主、自立、自理 C.自愿、灵活、实践 D.自主、自立、灵活 8.“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9. 第 4 题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  ) 10.提出自我效能的心理学家是(  )。 A.费斯廷格 B.韦纳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11.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的,对环境中一定动因所做的一定的有规律的反应,叫(  )。 A.反馈 B.反映 C.反射 D.感应 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注意品质的范畴(  )。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敏捷性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13.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 A.意志 B.能力 C.气质 D.兴趣. 14.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最经常的途径是(  )。 A.校外活动 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活动 D.教学 15. 第 9 题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16.下列选项哪种是一般能力( )。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智力的是(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意志力 18.中国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 A.元末 B.明末 C.清末 D.民国初期 19. 第 20 题 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别人接受这个小的要求后马上提出一个别人要付出更大代价的要求。这称为(  ) 20.教师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 A.运用教育教学规律 B.进行科学发现 C.进行科学发明 D.探索未知领域 二、填空题(20题) 21. 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______的特点。 22.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 23.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24. 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25. 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26.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是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以__为基础,受意识能动调节支配和__。 27.记忆过程包含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28.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29. 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___________构成。 30. ______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31. 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和_______的特点。 32. 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33. 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34.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 35. 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36.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将学校教育和__教育、__教育相配合,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37.我国1902年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 38.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 39. 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_和_______。 40.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5题) 41.简述考试焦虑的危害及矫正方法。 42.简述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主要形式。 43.简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观点。 4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45.简述学制的建立依据。 四、论述题(5题) 46. 47.试述如何促进问题解决。 48.论述人的发展的基本特性及其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49.试论述启发性教学原则及其贯彻要求。 50.试从教学过程的某一规律出发,评析“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 五、辨析题(5题) 51.教育学等同于教育方针政策。 52.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总能带来行为效率的提高。 53.“谈梅生津”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54.集体舆论是班主任倡导的言论。 55.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 六、(0题) 5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多次变化,说明了教育目的受(  )。 A.A.文化传统的制约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制约 C.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 D.外国教育目的的制约 参考答案 1.A根据记忆的内容与经验的对象可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可把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把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2.B 根据此题可以举一反三,即要了解动机的分类及每个分类的依据。 3.C 人们对人际关系的需求包括包容需要、控制需要、情感需要。 4.D 5.BB [解析] 社会促进作用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 6.C 7.C 8.C 9.C 10.D 11.C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的、对环境中一定动因所做的一定的、有规律的反映。例如,窗外传来声音,我们立即向声源转过头去;食物放进嘴里,立即引起唾液分泌等。 12.B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13.A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心理过程又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所以选择答案A。其他都是个性心理的成分。 14.D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所以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15.D 16.A 17.D 18.CC [解析] 清时期废除了科举制度,当时引入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 19.B 20.A创造性指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与其他劳动所体现的创造性有着明显的不同。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从总体来讲,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方面。 21.生活化生活化 22.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23.认识 24.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 25.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 26.随意运动 克服内外困难 27.识记 保持 28.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29.制度文化 30.学科课程学科课程 31.强制性强制性 32.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33.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34.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35.强化强化 36.社会 家庭 37.壬寅学制 38.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39.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 40.概念,判断,推理 41.考试焦虑的危害: (1)严重的考试焦虑会降低学习效率。 (2)严重的考试焦虑会影响考试成绩。 (3)严重的考试焦虑会形成焦虑性人格。 考试焦虑的矫正: (1)自信训练。 (2)放松训练。 (3)系统脱敏。 42.(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2)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43.(1)加德纳认为,智力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项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2)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戚分是: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 44.(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5.(1)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2)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4)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经验。 46. 4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的知觉特点。 (2)定式与功能固着。 (3)已有知识经验。 (4)情绪与动机。 (5)个性差异(能力、气质、性格)。 举例说明。 此题不难,答题要点明确,但要注意举例说明。 48.(1) 教育制约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又制约教育,这种教育和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 入的发展的基本特性及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是: 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②教育要适应入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强学生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教育。 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在教育内部和方法上相应变化,加速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49.(1)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涵义: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教师要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③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0.(1)教育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又要培养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师中心论”片面强调教师权威,无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儿童中心论”则是片面强调学生的地位,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影响学生系统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最终使教育目的落空。 51.错误。 教育学不等同于教育方针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