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龙口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澄清(chéng)     发髻( jì)     看护(kàn) B.着落(zháo)      伦敦(dūn)     镶边(xiāng) C.贮蓄(chǔ)       狭窄(zhǎi)    暖和(huo) D.害羞(xiū)       水藻(zǎo)     更换(gēng) 2、字词积累——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热枕  凌乱  逐磨   冷冷清清 B.突兀  殖民  废墟   精益求精 C.极端  遛达  惊荒失措 见异思迁 D.纯粹  帐蓬  畏惧   麻木不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持续多天的低温阴冷天气,使融水县摩天岭上的雾凇景观美不胜收。 B.为迎接“世界环境日”的到来,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百日大会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C.大型音画舞蹈《梦在这里飞扬》,将老干部们发挥余热的场面展现得琳琅满目。 D.初夏时节,拥有着美丽传说的凤凰山花团锦簇,树荣草盛,令游客们流连忘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风风雨雨,她每天都在地坛里寻呀找呀,她用如水柔情唤醒了儿子沉落的心,她用惊人的毅力激发了儿子生存的欲望。 B.通过母亲的不懈努力,使史铁生认识到不好好地生活是错误的。 C.母亲患肝癌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过度、精神紧张、饮食不当等诱发的。 D.为了防止儿子的坏心情,母亲始终没告诉他自己已经病人膏肓。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 (3)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我们常借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含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与友期行       遏遏无期       不期而遇       殷切期待 B.时年七岁       时隐时现       时不我待       审时度势 C.日中不至       仁至义尽       无微不至       实至名归 D.太丘舍去       悻悻而去       去国怀乡       去意已决 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 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正午已过(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丢下(朋友)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 理解:把事情的时间、起因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且,在这些交代中,还把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个守信,一个不守信)一下子推到了读者面前,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乙】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走进了大门,不再顾及他。 理解:“惭”“下”“引”三个动词,把友人知错欲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对元方鄙弃“无信”的那股倔强劲儿,也用“入门不顾”四个字,描绘得惟妙惟肖。 3.“诚信为人之本”,意思是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不讲诚信的人,竟为元方这样一个七岁的孩子所不齿。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诚信为人之本”的信条在蔡璘和季扎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一】 蔡璞,吴县人。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①。亡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③”而致④之。 (取材于《清稗类钞·敬信》) 【材料二】 季扎将使于晋,带宝剑以过徐⑤。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季子为有晋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反⑥,徐君已死。于是以创带⑦徐君墓树而去。 (取材于《新序·杂事卷七》) 【注】①券:古代的契据,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②亡:通“无”,没有。③辇:本意是指古时用人拉或推的车,也指乘车,载运,运送。④致:送给,给予。⑤[徐]国名。⑥[反]通“返”。返回。⑦带:围绕,环绕。这里指挂。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最后一天 夏日炎炎,黑狗炭头是那样走路的——蹑手蹑脚,舌头伸得好长,好长,几乎要触到路面了,哈。 大太阳让上学的路变得漫长。 炭头一路上“嗬嗬嗬”地努力呼吸,直至走到学校门口,女孩拿手上的野芒草抽一抽它的头说,去吧,放学时再来。炭头才转身往回家的路上“嗬嗬嗬”地走。夏日的阳光让炭头看来比平日黑得更纯粹一些,皮毛发亮,长尾巴竖起来摇啊摇的,像在赶苍蝇,也像妈妈坐在病榻上摇蒲扇的动作和节拍。 炭头是在妈妈犯病后才来的。 女孩那时误以为是只小猫,把它捡回来。爸爸不喜欢炭头,他说狗毛会让妈妈的病加重。女孩听话把小狗丢弃,可它自己循路回来,女孩就再也舍不得了。不依不依不依!她一脸倔强,把小狗紧紧揣在怀中,爸没辙。邻居说自来狗是好兆头,而小狗还真适时地在家里发现了借宿的毒蛇,汪汪汪,算是救了大家的命。妈先心软了,爸也就无话。从此家里多了条狗,黑不溜秋的,叫炭头吧。 炭头真黑,浑身不夹半丝杂毛。只有眼珠略带棕褐,像两枚琥珀色纽扣钉在一团黑绒上。这双眼睛就那样看着女孩一年一年长大,也陪女孩一起凝视妈妈染在墙上的身影,以及爸爸愈来愈精瘦黝黑的背脊。 妈妈到医院去的次数日愈频繁,留诊的时间愈来愈长。上门来讨债的人似乎多了些,勤了些。也有热心的邻里打听了各种偏方,或送来一些奇怪的野味与草药。爸爸傍着炉灶静静地熬药和抽烟。隔壁家的大娘经常过来,还在说着一大堆偏方的名目,不时瞟一眼炭头,还差一味黑狗血啊。 女孩听得毛骨悚然。她回过身来狠狠地瞪着那大娘。爸爸却沉静地看着自己吐出来的烟雾。夏日,只有知了在外头穷嚷嚷,像无休止的抱怨。 知了的喧闹,在课堂里也听得到。女孩有点烦。好不容易等到放学的钟声响起,她收拾书包走到门口,那里人很多,人声比知了的叫声鼎沸。她没听到炭头的吠声,没像往常一样,有一只黑狗摇着尾巴向她奔来。女孩只看见爸爸站在前面的树阴下,难得地,没有抽烟。 那一天,爸爸陪她走回家的路。 女孩什么也没问,沉默地让爸爸牵着她的手。只有在半路时她忽然想起炭头伸长舌头蹑手蹑脚走路的样子,才忍不住把手抽回,咬着唇狠狠地擦眼泪。 1.阅读全文,概括本文叙述的主要内容。 2.读文中写女孩两次“狠狠地”的句子,从词语的运用方面做简要分析。 3.文中三次出现了知了的叫声,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4.文中女孩的童年尚未结束,为什么文章题目时“童年的最后一天"? 五、诗歌鉴赏(共5分) 读课内古诗,回答后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次北固山下”中“次”的意思是__________,“乡书何处达”中“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的妙处。(提示:从炼字、修辞、蕴含哲理等方面赏析)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语言运用——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___吹面不寒杨柳风____不错的___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野花遍地是___杂样儿__有名字的___没名字的___散在草丛里,像眼睛__像星星__还眨呀眨的。 七、作文(共40分) 【写法借鉴】课文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特点,如:“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皇帝爱新衣成癖、骄奢淫逸的本性。 【片段仿写】请你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几句话,突出人物的某个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