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和溪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和溪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电梯在启动过程中,若近似看作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第1s内的位移是2m,第2s内的位移是2.5m.由此可知(   ) A.这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25m/s      B.第3s末的瞬时速度是2.25m/s C.电梯的加速度是0.125m/s2           D.电梯的加速度是0.5m/s2 参考答案: AD 2. 参考答案: ACD 3. 如图,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用不可伸长的细软轻线连接,跨过固定在地面上、半径为R的光滑圆柱,A的质量为B的两倍。当B位于地面时,A恰与圆柱轴心等高。将A由静止释放,B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A.2R B.5R/3 C.4R/3 D.2R/3 参考答案: C 4. 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B.加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D.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是变化的 参考答案: C 【考点】曲线运动. 【分析】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它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就是在做曲线运动. 【解答】解:A、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如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平抛运动加速度不变,但是曲线运动,故B错误; C、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故C正确; D、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可以不变,如平抛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5. 以下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速度   B.位移   C.加速度   D.功率 参考答案: D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完成平衡摩擦力的相关内容: ①取下砂桶,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高,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选填“静止释放”或“轻推”)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 ②如果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则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木板的倾角,反复调节,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               ,平衡摩擦力才完成. (2)某同学实验时得到如图(c)所示的a—F图象,则该同学验证的是:在小车质量一定的条件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力成正比. 参考答案: (1)①轻推;减小;②间隔均匀(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 7. 如图所示,从地面上方某点将一物体以 20m/s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抛出点距离地面的高度h为20m。则物体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为        m;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m/s。(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m/s2) 参考答案: 8. (填空)(2014秋?城东区校级月考)一木块恰好能沿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匀速下滑,则木块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μ=      .  参考答案: tanα 牛顿第二定律;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以木块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正交分解,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mgsinθ=f N=mgcosα 又:f=μN 联立三个方程得:μ=tanα 故答案为:tanα 9. 24.一个质量为m的硬币放在一转盘上,距离轴心r。转盘由静止开始转动,角加速度为α。若硬币保持随转盘一起转动且无滑动,若t秒后硬币恰好开始滑动,则硬币与转盘间的静摩擦系数为       参考答案: 10. 如图所示是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记录的一段轨迹。  已知物体是从原点O水平抛出,经测量C点的坐标为(60,45)。则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m/s,该物体运动的轨迹为一抛物线,其轨迹方程为               参考答案: 11. 一质量为m的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形向下凹的轨道滑行,如图所  示,经过最低点的速度为v,物体与轨道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则它在最低点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参考答案:    12.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对现象的一般观察,提出假设,制  定验证方案,通过实验搜集数据进行验证,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 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有同学在学了摩擦力后,想到自己骑车时,感觉到空气对他有阻力。 B.该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C.他和同学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波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及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D.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位移一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1、2、3、4、5所示(图线1是一只纸杯,图线5是五只纸杯)。 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          回答下列提问: (1)与上述过程中B、D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             、                                                                                       。 (2)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           直线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       m (3)图(b)中各条图具有共同特点, “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             直线运动,最后“小纸杯”做              直线运动(填“匀速”、“加速”或“减速”)。 x/m   v/m/s     (4)比较图(b)中的图线1和5,发现当一只纸杯与五只叠在一起的纸杯匀速下落后速度不一样,V1      V5(此空填“>”、“<”或“=”),由此归纳出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所受空气阻力越        。 参考答案: 13. (4分)图描述的是生活中的两个情景,写出它们运用的物理知识 甲:                          ;乙:                         参考答案: 惯性;利用滚动摩擦减小摩擦(言之有理均可)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位移     B.速度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A 15. 以下是一位同学做“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 下表是这位同学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 弹力(F/N) 0.5 1.0 1.5 2.0 2.5 弹簧原来长度(L0/cm) 15 15 15 15 15 弹簧后来长度(L/cm) 16.2 17.3 18.5 19.6 20.8 弹簧伸长量(x/cm)           ①算出每一次弹簧伸长量,并将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格内 ②在图-9的坐标上作出F-x图线。 ③写出曲线的函数表达式。(x用cm作单位): ④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参考答案: F=0.5X    弹簧的劲度系数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质量均为m的物体A和B分别系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绳两端,绳子跨过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顶端的定滑轮上,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开始时把物体B拉到斜面底端,这时物体A离地面的高度为0.8米,如图所示.若摩擦力均不计,从静止开始放手让它们运动。取g=10m/s2求: (1)物体A着地时的速度; (2)物体A着地后物体B能沿斜面继续上滑的最大距离.(斜面足够长) 参考答案: 17. 有一种圆珠笔,内部有一根小弹簧。如图所示,当笔杆竖直放置时,在圆珠笔尾部的按钮上放一个200g的砝码,砝码静止时,弹簧压缩量为2mm。现用这支圆珠笔水平推一本放在桌面上质量为800g的书,当按钮压缩量为2.4m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时,这本书恰好匀速运动。试求: (1)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 (2)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 参考答案: )解:(1)由于砝码处于静止,则                    所以有    (4分)              (2)要使书恰好能匀速运动,则    得   18. 质量M=3kg的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11N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如图所示,当速度达到lm/s时,将质量m=4kg的物块轻轻放到木板的右端,已知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  求:    (1)物块经多少时间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    (2)在这一时间内,物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多大? 参考答案: ⑴物块放到木板上到它们达到相对静止,水平方向上只受滑动摩擦力Ff=μmg=8N。由Ff=ma1得 a1=Ff/m=8/4=2m/s2(2分) 在这一时间内,设木板的加速度为a2,则  F-Ff=ma2,a2=(F-Ff)/M=1m/S2(2分) 木板向右做v0=1m/s,a1=1m/s2的匀加速运动,物块与木板达到相对静止即具有相同的速度所需时间为t.则a1t=v0+a2t,(2分) ∴t=v0/(a1-a2)=ls.(2分)    ⑵在1s内,物块相对木板向后滑行. 设滑行距离为△s,则 s1=a1t2/2(1分)     s2=v0t+a2t2/2(1分)   △s=s2-s1=(v0t+a2t2/2)-a1t2/2.(2分) 代入数据得△s=0.5m.(2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