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陈潮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尾市陈潮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 ①Al2O3 ②Mg(OH)2 ③Al(OH)3 ④NaHCO3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只有①③    D. 只有②③ 参考答案: B 【详解】①Al2O3是两性氧化物,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故①正确;②Mg(OH)2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②错误;③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硫酸反应,生成铝盐Al3+,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偏铝酸盐AlO2-,故③正确;④NaHCO3属于弱酸的酸式盐,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与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故④正确; A. ①②③不符合题意;B. ①③④符合题意;C. 只有①③不符合题意;D. 只有②③不符合题意;答案:B。 2. 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反应 B、2K+2H2O=2KOH+H2↑ C、硝酸与火碱溶液反应 D、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参考答案: D 略 3. 下列表格中各项都正确的一组是(  ) 类别选项 碱 盐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烧碱 小苏打 BaSO4 干冰 B 纯碱 CaCO3 NH3?H2O Fe C 明矾 食盐 石墨 醋酸 D KOH CuSO4 Na2SO4 KClO3   参考答案: A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分析】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 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盐; 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 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解答】解:A、烧碱为氢氧化钠为碱,小苏打为碳酸氢钠为盐,硫酸钡熔融导电属于电解质,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各物质符合物质类别概念,故A正确; B、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类,铁是单质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明矾是硫酸铝钾属于盐,石墨是单质不是电解质,醋酸是弱电解质,故C错误; D、KClO3是盐,溶于水全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A. 4.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②氨用做制冷剂;③氢氟酸可以用来刻蚀玻璃; ④晶体硅是制备光导纤维的原料;⑤利用氯气的毒性可以消灭田鼠;⑥二氧化硫既可做漂白毛、丝、纸张的漂白剂,又可做食物的增白剂;⑦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光电池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⑤⑦    D. ③④⑤⑥⑦ 参考答案: C 分析:①水玻璃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②氨气易液化;③氢氟酸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④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⑤氯气有毒;⑥二氧化硫有毒;⑦晶体硅属于半导体。 详解:①水玻璃是矿物胶,不燃烧,而将硅酸钠涂在木材表面就阻隔了木材与空气中氧气的直接接触,可用作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正确; ②液氨气化时吸热,因此氨可用做制冷剂,正确; ③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和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所以氢氟酸可以用来刻蚀玻璃,正确; ④纯净的二氧化硅是制备光导纤维的原料,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错误; ⑤氯气有毒,能使田鼠中毒死亡而灭绝,正确; ⑥二氧化硫有毒,不可做食物的增白剂,错误; ⑦硅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处,导致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光电池,7故正确;答案选C。 5. 实验室用MnO2催化KClO3分解制氧气,要分离提纯回收其中的MnO2进行的操作为(  ) A.溶解、过滤、蒸发          B.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溶解、过滤、结晶          D.溶解、结晶、干燥 参考答案: B 解:氯酸钾分解产生了氯化钾和氧气,其中氯化钾可以溶于水,而二氧化锰不能溶于水,所以可以通过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得到二氧化锰,然后对二氧化锰进行洗涤后干燥即可得到二氧化锰,所以正确的顺序为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故选B. 6. 2009年10月24日在京沪高速公路扬州境内高邮段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是由于大雾引起的汽车追尾,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                         (        ) A.乳浊液        B.溶液          C.胶体        D.悬浊液 参考答案: C 略 7.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    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 参考答案: B 略 8. “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无色透明 B.有丁达尔效应 C.所得液体呈胶状 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 参考答案: B 【考点】纳米材料. 【分析】由“纳米技术”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米的材料,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分散质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属于胶体分散系, 由“纳米技术”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米的材料,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分散质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则该混合物属于胶体. A.胶体可能有颜色,故A错误; B.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故B正确; C.胶体不一定呈胶状,故C错误; D.该混合物属于胶体,不属于悬浊液或乳浊液,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分散系的判断及胶体的性质,明确纳米材料的直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9. 在常温、常压下,取下列四种气态烃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CH4        B.C3H8        C.C4H10         D.C2H6 参考答案: C 略 10. 把aL含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液分成两等份,一份需用b molNaOH刚好把氨全部赶出,另一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时,消耗c mol BaCl2,由此可知原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单位:mol·L—1)   A. B.   C. D. 参考答案: D 略 11. 参考答案: B 12. 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   )。 A.Al3+   B.Mg2+   C.Be2+  D.H+ 参考答案: B 略 13.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是(    )。 A. 氯气与氢硫酸能发生置换反应       B. HClO4酸性比H2SO4强 C. 盐酸是强酸,氢硫酸是弱酸          D. 受热时,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参考答案: C 略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一个物理量    B.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 C. 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粒子数目    D. 18 g水中含有1 mol H2O 参考答案: D 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A错误;B、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mol,B错误;C、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不是物质的粒子数目,C错误;D、18 g水的物质的量是18g÷18g/mol=1mol,其中含有1 mol H2O,D正确,答案选D。 点睛:选项A是解答的易错点,使用摩尔时需要注意:①“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只能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适用于宏观物体;②用“摩尔”描述物质的多少时,常用化学式表示。 15. 气体体积的大小,跟下列因素几乎无关的是             (    ) A.分子个数         B.温度          C.压强            D.分子直径 参考答案: 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先有一瓶无色澄清溶液,可能由Na+、K+、NH4+、Fe2+、SO42-、I-、CO32-、Cl-、SO32-、MnO4-中的几种组成,请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及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取适量待测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得到溶液A,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步骤二:向溶液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和BaCl2溶液,得到溶液B、白色沉淀及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步骤三:向溶液B中通入适量Cl2,得到黄褐色溶液C。 (1)下列有关该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一定存在SO42-、I-、NH4+、SO32- B.一定不存在Fe2+、CO32-、MnO4- C.可能存在CO32-、Cl-、Na+、K+、 D.可用AgNO3溶液确认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2)步骤三得到黄褐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向原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的盐酸,再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并加热,也能得出步骤一、步骤二相同的结论。 (4)对于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的阳离子,确认其存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C    (2)Cl2+2I-=I2+2Cl-    (3)Ba(OH)2    (4)通过焰色反应,若呈现黄色,则含有Na+;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焰色反应,若呈现紫色,则含有K+ 【分析】 无色溶液可以知道一定不含Fe2+、MnO4-; 步骤一:取适量待测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得到溶液A,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气体为氨气,一定含NH4+; 步骤二:向溶液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和BaCl2溶液,得到溶液B、白色沉淀及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白色沉淀为BaSO4,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SO2,则一定含有SO42- 和SO32-; 步骤三:向溶液B中通入适量Cl2,得到黄褐色溶液C,C中含碘单质,则原溶液一定含I-,以此来解答。 【详解】无色溶液不含有紫色MnO4-、淡绿色Fe2+。步骤一得到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表明原溶液含有NH4+。步骤二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表明原溶液含有SO42- 、SO32-。步骤三得到的黄褐色溶液C是含有I2的溶液,表明原溶液含有I-。 (1)A.根据以上分析, 一定存在SO42-、I-、NH4+、SO32-,故A正确; B. 根据以上分析,可能存在CO32-,故B错误; C. 可能存在CO32-、Cl-、Na+、K+,故C正确; D. SO42-、SO32-、Cl-均可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不能用AgNO3溶液确认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2)步骤三得到黄褐色溶液的反应是氯气置换碘的反应,离子方程式是Cl2+2I-=I2+2Cl-, 故答案为:Cl2+2I-=I2+2Cl-; (3)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SO32-与盐酸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再加入的物质既能与SO42-反应生成沉淀,又能与NH4+反应生成氨气,所以是氢氧化钡,化学式为Ba(OH)2, 故答案为:Ba(OH)2; (4)可通过焰色反应确定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的阳离子Na+、K+,实验方法是通过焰色反应,若呈现黄色,则含有Na+;透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