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宁塘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广东省梅州市宁塘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一般情况下胶体稳定,胶体粒子不易聚集,主要原因是(  ) A.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B.胶体有布朗运动 C.胶体粒子因吸附带电荷离子而带电,带同种电荷的粒子间相互排斥 D.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粒子小,不受重力作用 参考答案: C 略 2. 取100 mL 0.3 mol·L-1和300 mL 0.25 mol·L-1的硫酸注入5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0.21 mol·L-1                            B.0.42 mol·L-1 C.0.56 mol·L-1                            D.0.26 mol·L-1 参考答案: B 3.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氧化物 参考答案: 略 4. 某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比K层电子数多5个,该元素的最高正价为   A.+7    B.+5    C.+3    D.无最高正价 参考答案: D 略 5. 下列叙述中,金属a的活泼性肯定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C 1mol a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比l mol b从酸中置换生成的多    D.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参考答案: B 6. 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Y、Z、W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其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X与元素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mR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参考答案: C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分析】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为H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Y为O元素;根据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则R为S元素;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则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8+16=24,又Z、W处于同一周期,应为第三周期,原子序数W大于Z,故Z为Na,W为Al元素,结合物质性质与元素周期律解答. 【解答】解: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为H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Y为O元素;根据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则R为S元素;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则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8+16=24,又Z、W处于同一周期,应为第三周期,原子序数W大于Z,故Z为Na,W为Al元素. A.Y是O元素,Z是Na元素,W是Al元素,O2﹣、Na+、Al3+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离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所以离子半径O2﹣>Na+>Al3+,故A错误; B.氢元素与氧元素可以形成H2O、H2O2,故B错误; C.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S,所以氢化物稳定性Y>R,故C正确; D.R为S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硫酸,硫酸是强酸.W为A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表现酸性时为弱酸,故D错误; 故选C.   7.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硅可以用来制造变压器的铁芯片材料    B. 二氧化硅可以用来制造光导纤维 C. 石墨可以用来做绝缘材料    D. 石英玻璃可以用来制造耐高温的化学仪器 参考答案: C 石墨是导体 8.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   NaCl(aq)+H2O(1) △H= +57.3kJ/mol B.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2H2(g)+O2(g)   2H2O(g) △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 D.已知C(s)+O2(g)   CO2(g) △H1 ;C(s)+ 1/2O2(g)=CO(g) △H2 ,则△H1<△H2 参考答案: D 略 9.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投入铝片后(    )  A.①中产生气泡,②中不产生气泡                           B.①和②中都不产生气泡                                                                          C.①和②中都产生气泡,①中是H2,②中是O2     D.①和②中都产生气泡,且都是H2                      参考答案: D 略 10. 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下列假设或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A.探究SO2 和 Na2O2 反应可能有Na2SO4 生成 B.探究Na与水的反应可能有O2 生成 C.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黑色物质可能是CuO              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溶液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还是HClO的漂白性所致 参考答案: B 11. 将下列晶体熔化:氢氧化钠、二氧化硅、氧化钙、四氯化碳,需要克服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①共价键  ②离子键  ③分子间作用力,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②③      B.②①②③     C.②③②①     D.①①②③ 参考答案: B 略 1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B. 实验室提取碘水中的碘可以采取加酒精进行萃取的方法 C. 需要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证明溶液中含有NH4+ D. 做焰色反应时需要用稀硫酸或稀盐酸洗涤铂丝 参考答案: C A.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需要重新配制,A错误;B. 酒精与水互溶,实验室提取碘水中的碘不能采取加酒精进行萃取的方法,应该用四氯化碳或苯,B错误;C. 铵盐能与强碱反应放出氨气,氨气是碱性气体,因此需要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证明溶液中含有NH4+,C正确;D. 做焰色反应时需要用稀盐酸洗涤铂丝,不能用稀硫酸,D错误,答案选C。 13. 在搪瓷和陶瓷器皿具表面的釉质中含有极微量的Pb、Cd、Sb等有毒金属盐类, 为防止中毒,不能长期盛放下列物质的是 A.食盐         B.酱油         C.蔗糖         D.食醋 参考答案: D 略 14. 原子序数为11~17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变小的是   (     ) A.电子层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原子半径     D.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参考答案: C 略 15.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B(g)C(g),若反应物A的浓度从2 mol·L-1降到0.8 mol·L-1需20 s,则反应物A的浓度由0.8 mol·L-1降到0.2 mol·L-1所需的反应时间(       ) A. 等于10 s B. 大于10 s C. 小于10 s D. 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B 【分析】 先根据计算反应物的浓度由2 mol/L降到0.8mol/L时的平均反应速率,再假设以相同的反应速率根据t=计算反应物的浓度由0.8 mol/L降到0.2mol/L所需反应时间,实际上化学反应进行过程中,反应物不断被消耗,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率逐渐变慢,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反应物的浓度由2mol/L降到0.8mol/L时的平均反应速率= = 0.06 mol/(L?s),假设以0.06mol/(L?s)的反应速率计算反应物A的浓度由0.8mol/L降到0.2mol/L所需反应时间t===10s,实际上A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是随着物质浓度的减小而减小,所以反应物的浓度由0.8mol/L降到0.2mol/L时的平均反应速率小于0.06mol/(L?s),所以所用时间应大于10s;B项正确, 答案选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共10分)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反应方程式为2NH3+3CuO  N2+3H2O+3Cu,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检验氨气通常采用的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B中加入的物质是            ,其作用是                          。 (3)实验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中氨的作用是_______剂。 (4)若要检验反应生成的水,可将试管D及烧杯部分改成两个相连的干燥管,第一个干燥管X内装有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干燥管Y内装有碱石灰,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分)(1)2NH4Cl+ Ca(OH)2 =2NH3↑+ CaCl2+2H2O (1分)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1分),试纸变蓝(1分) (2)碱石灰(1分),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1分) (3)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1分),还原(1分) (4)无水硫酸铜,(1分)变蓝(1分) 防止E中的水蒸气进入干燥管X,影响水的检验(1分)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8分)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 CH4  ②3.01×1023个HCl分子 ③13.6g H2S ④0.2mol NH3, 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编号) a.体积          b.密度         c.质量        d.氢原子个数     参考答案: a.②>③>①>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 ( 每空2分,共8分) 略 18. (10分) Ⅰ.如图所示为常见玻璃仪器的部分结构: (1)请写出所列仪器的名称: A______,C_______; (2)仪器 B 上标记有________(填序号); ①质量  ②温度  ③刻度线  ④浓度  ⑤容积 II.已知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