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鞍山市鞍钢集团矿业公司东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辽宁省鞍山市鞍钢集团矿业公司东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检验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 A.加入硝酸酸化了的硝酸钡溶液       B.先加某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 C.先加某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   D.加入盐酸酸化了的氯化钡 参考答案: C 略 2. 参考答案: B 3. 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氮气的电子式:             B.次氯酸的化学式:HClO C.溴化钠的电子式:      D.乙烷的结构式:C2H6 参考答案: B 略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 B、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C、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D、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参考答案: B 略 5. 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相邻。X的核电荷数是Y的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与M可形成化合物M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 B.简单离子的半径:M的离子>Z的离子>Y的离子>X的离子 C.X的阴离子和Y的阴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4 参考答案: D 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相邻.X的核电荷数是Y的核外电子数的一半,推测X为氧元素,则Y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Y与M可形成化合物M2Y,则M为K元素;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Z(Cl)<Y(S),故A错误;B.离子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的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的半径:S2->Cl->K+>O2-,故B错误;C.X的阴离子为O2-,核外电子数为10、Y的阴离子为S2-,核外电子数为18,故C错误;D.Z为氯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ClO4,故D正确;故选D。 【点睛】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常用规律:(1)同周期元素的微粒: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或最高价阳离子或最低价阴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如Na>Mg>Al>Si,Na+>Mg2+>Al3+,S2->Cl-。(2)同主族元素的微粒: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增大,如Li<Na<K,Li+<Na+<K+。(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包括阴、阳离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O2->F->Na+>Mg2+>Al3+。(4)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如Fe3+<Fe2+<Fe,H+<H<H-。(5)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可通过一种参照物进行比较,如比较A13+与S2-的半径大小,可找出与A13+电子数相同的O2-进行比较,A13+<O2-,且O2-<S2-,故A13+<S2-。 6.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H+ + OH- = H2O B.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镁溶液混合:Ba2++SO42- = BaSO4↓ C. 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CO32- + 2H+ = H2O + CO2↑ D. 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2O3 + 6H+ = 2Fe3+ + 3H2O 参考答案: D A、氢氧化铜为难溶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不可拆开,故A错误;B、漏掉了镁离子与氢氧根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Mg2++2OH﹣=Mg(OH)2↓+BaSO4↓,故B错误;C、HCO3﹣为多元弱酸的酸式根离子,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D、电荷守恒、拆分正确、产物正确,故D正确。故选D。 7. 短周期元素A、B、C,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B、C三种元素原子质子数之和为32。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   B         A.A、C、D原子半径大小:C>A>D B.A、B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均能与它们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B的氢化物比其上周期同族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沸点高 D.四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C元素形成的氢化物的最稳定 参考答案: 略 8. 温度为T时,向V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B(g)C(s)+xD(g) △H>0,容器中A、B、D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在前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B)=0.15mol/(L·min) B.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C. 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压缩容器体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反应至15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是降低温度 参考答案: C 【详解】A.由图象可知,10min时到达平衡,平衡时D的浓度变化量为3mol/L,故v(D)= ==0.3mol?L-1?min-1,故A错误;B.由图可知,平衡时A、D的浓度变化量分别为1.5mol/L、3mol/L,故1:x=1.5mol/L:3mol/L,所以x=2,C为固体,可逆反应A(g)+B(g)?C(s)+xD(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故B错误;C.由图可知,平衡时A、D的浓度变化量分别为1.5mol/L、3mol/L,故1:x=1.5mol/L:3mol/L,所以x=2,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故C错误;D.由图可知,改变条件瞬间,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变,平衡向逆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改变的条件应是降低温度,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像及有关计算,根据图像数据确定x值是解题的关键。不同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C的状态。   9. 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w.w.w.k.s.5.u.c.o.m                          A.NO2        B.NO          C.O2            D.Cl2 参考答案: B 10. 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A. H2    B. NH3    C. NO    D. O2 参考答案: B A、氢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A错误;B、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正确;C、NO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C错误;D、氧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掌握气体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注意了解气体的收集方法:1.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例如氢气,氧气;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比空气密度大,溶于水的气体,例如二氧化碳,氯气;3.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比空气密度小,溶于水的气体,例如氨气。 11. P单质在反应4P+3KOH+3H2O3KH2PO2+PH3中是     A.被氧化           B.被还原     C.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 参考答案: C 12. 为了除去粗盐中Ca2+、Mg2+、SO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④⑤②①③ 参考答案: C 略 13. 已知: 2H2 (g)+O2 (g)=2H2O(l)   △H= a kJ/mol,  2H2 (g)+O2 (g)=2H2O(g)   △H= b kJ/mol, 则a、b的大小关系是 A.a=b     B. a>b    C.a<b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C 略 14. 在2A(g)+B(g)=3C(g)+4D(g)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A)=0.5mol?L﹣1.mim﹣1 B. v(B)=0.3mol?L﹣1.mim﹣1 C. v(C)=0.8mol?L﹣1.mim﹣1 D. v(D)=1.0mol?L﹣1.mim﹣1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比较化学反应速率时,首先看单位,题中所给的四个选项的单位相同,均为mol?L﹣1.min﹣1;再看是否是同一种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四个选项所给的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四种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则根据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可以四种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转化为同种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比如都转化成B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A.v(B)=0.25mol?L﹣1.min﹣1;B.v(B)=0.3mol?L﹣1.min﹣1;C.v(B)=mol?L﹣1.min﹣1;D.v(B)=0.25mol?L﹣1.min﹣1;再比较四个数值的大小,可知,B项的反应速率最快。故答案B。 15.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能得到对应结论的是(    )   操作 现象 结论 A. 铝片放入浓硫酸中 无明显变化 铝与冷的浓硫酸不发生 化学反应 B.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箔在洒精灯上加热 铝熔化但不滴落 Al2O3的熔点高于Al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有Na+,无K+ D. 将Cl2通入盛有湿润的红色布条的 洗气瓶中 红色布条褪色 Cl2具有漂白性   参考答案: B A.铝片放入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为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故A错误;B.将铝箔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形成氧化膜,三氧化二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包住了熔化的铝,所以加热铝箔的时候铝熔化了但是不会滴落,故B正确;C.观察K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由现象不能确定是否含K+,故C错误;D.氯气不具有漂白性,红色布条褪色,是因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故D错误;故选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为了讲授“氯气的性质和用途”,李老师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为主要原料制取氯气,并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其中A是连有注射器针头的橡皮管,针头已插入并穿过橡皮塞)进行教学.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丙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写出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漂白液在生活中消毒杀菌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2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C           、F           、H           、     甲           、乙           。  (2)按要求书写下列方程式     反应⑧的离子方程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