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行业上下游情况

举报
资源描述
工业自动化行业上下游情况 一、 工业自动化行业上下游情况 工业自动化行业的上游行业产品主要是工控类组件、电子元器件、气动元器件、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和机加工件等。从整体来看,上游行业均属于成熟行业,生产技术较稳定,供应量较为充足,产品质量满足本行业需求,本行业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需求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对于部分技术含量较高的零部件,我国企业制造水平仍显不足,主要依赖进口。进口零部件的供应持续性和价格稳定性会对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产生一定影响。 工业自动化行业的下游行业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和工业电子等。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波动、下游产品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随着下游各行业技术水平的日益发展,对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生产环节的需求领域和范围会不断拓宽,自动化设备在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水平需同步提升来积极应对,对本行业的技术研发及生产工艺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下游行业生产效率和生产精度进一步提高,将推动本行业向技术密集、规模化方向发展。 二、 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 新能源汽车是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目前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具有节能、环保、静音等优点,有助于减少化石燃料消耗、缓解汽车尾气污染。近年来,我国正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各级政府出台了购车补贴、优先上牌等鼓励政策,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快速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8.39万辆,同比增长近4倍;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34.05万辆和33.11万辆;2016年1-8月新能源汽车生产25.8万辆,销售24.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1.0%和115.6%。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在新能源洗车行业的率先发展为相关部件产品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 工业节能产业链梳 工业节能设备主要包括工业动设备以及余热利用设备。其中工业动设备的节能以节能电机和压缩机为主,余热利用设备主要包括余热锅炉以及热泵等。工业节能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主要包括能耗较大的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制造业等行业。 十二五以来我国加大工业绿色发展,成果显著。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05-2021年中国累计消耗能源约683亿吨标煤,2021年能源消费52.4亿吨标准煤,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一,煤炭消费占全球的一半以上。随着工业结构调整及国家节能减排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十五期间能源消耗增长12.5%,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15年间能源消耗年均增速显著放缓,分别为6.7%、3.8%和2.8%。 十四五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也是工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五年。2021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节能目标:到2025年,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20年降低13.5%。十二五、十三五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28%、16%,2021年下降5.6%。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06吨标准煤,与2010年的1.59吨标准煤相比下降了三分之一。预计2022-2026年国内工业领域年节能量将超过2000万吨标准煤以上,较2019~2021年平均16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量增长25%。 十四五时期,制造业用能需求将刚性增长,制造业能耗控制压力仍然较大。2020年制造业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5.6%,电力、采掘业分别占我国能源消耗的10.7%、5.3%。生活能源消费和交通运输业耗能分别占比12.9%和8.3%,其余12%的能源被建筑业、农业、餐饮住宿等行业所消耗。具体的子行业来说,钢铁、化工、建材、石化、电力、有色、煤炭、纺织等八大重点耗能行业的年耗电量占据了工业行业耗电量的80%以上。 从能源消耗的种类上来看,我国工业耗能主要包括三大类:煤炭、石油以及电力。以2021年的数据为例,其中工业煤炭消费量占我国煤炭消费总量超过80%,工业耗电占我国用电总量超过70%,工业石油消耗量也达到了我国石油总消耗的三分之一以上。近年来,在国家工业节能的战略方针下,工业用电占比由2003年的73%下降到2020的67%,但工业煤炭消耗量仍然居高不下。 电力供需紧张或将成为常态,工业企业迫在眉睫的是实现自身的能耗优化和整体的转型升级。随着电力供需紧张,燃料成本居高不下,高频率的月度交易电价近期也创出新高,但是受限于20%的涨跌幅限制,难以更加有效调动发电厂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广东暂时取消现货交易天花板,希望通过价格波动区间更大的现货交易激发火电厂还可以调度的电量。2022夏季用电高峰受高温及干旱影响电力硬缺口彰显,未来源/网/荷/储投资力度预计会进一步加大以夯实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根据中电联预测,今年除川渝外,贵州/湖南/江西/安徽等地用电紧张,明后年河南/湖北也有较大压力。随全球极端天气情况频发和冬季到来,供热需求有望继续提升,能源紧张可能继续发酵。 根据2022年6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大力提升重点行业领域能效:推进重点行业节能提效改造升级;重点领域能效提升绿色升级,主要指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推进跨产业跨领域耦合提效协同升级;2)持续提升用能设备系统能效:围绕电机、变压器、锅炉等通用用能设备,持续开展能效提升专项行动,加大高效用能设备应用力度,开展存量用能设备节能改造。3)统筹提升企业园区综合能效:推动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加强全链条、全维度、全过程用能管理,协同推进大中小企业节能提效,系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综合能效水平;4)有序推进工业用能低碳转型:加强用能供需双向互动,统筹用好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不同能源品种,积极构建电、热、冷、气等多能高效互补的工业用能结构。5)积极推动数字能效提档升级: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工业能效提升的赋能作用,加速生产方式数字化、绿色化转型;6)持续夯实节能提效产业基础:着力提升节能技术装备产品供给水平,大力发展节能服务。 四、 医疗设备电源 医疗设备与现代医疗诊断、治疗关系日益密切,任何医疗设备都离不开高效稳定的电源,一台医疗设备在医院是否能够发挥最大效能,除了与机器本身的技术性能有直接关系外,还与供电电源的质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电源品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医疗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健康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全球医疗设备市场在近几年保持持续增长。根据EvaluateMedTech的统计预测,2020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将达到4775亿美元,2016-2020年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1%。全球医疗设备电源市场在医疗设备行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也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根据MarketsandMarkets统计及预测,2012年全球医疗设备电源市场规模约为6.42亿美元,到2017年市场规模可达8.67亿美元左右,年复合增长率为6.2%。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发达国家逐渐将其医疗设备等高端设备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为我国医疗设备电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由于政策扶持、人口老龄化及新医改等因素的驱动,我国医疗设备市场发展强劲。 在政策扶持方面,科技部印发的《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新增医疗器械设备产值2,000亿元,出口额占国际市场总额比例5%以上的目标。卫生部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提到,未来将推出投资额高达4,000亿元的100个重大医疗专项。 在人口老龄化方面,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作出的中性预测,2015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1.33亿人,此后我国将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预计204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2.91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进一步上升至20.99%。 在新医改方面,十二五医改规划提出加快国内医疗设备产业的发展、落实统一采购的制度、国内医疗机构应优先选购国产医疗设备三项目标,对国内医疗设备厂商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 五、 中国自动化设备制造业发展趋势 (一)工业自动化设备呈现高精度化、高集成化的趋势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造业向着高、精、尖方向发展,因此高精度、高效率、高性能已是自动化制造的必然发展趋势。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工业自动化设备的重要性将凸显出来。与此同时,自动化装备技术集中并融合了多个专业学科,发展自动化技术,可以带动众多的技术向前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工业的调整。 (二)工业自动化设备国产化进程加快 近几年,中国在国外发达国家把持关键技术和国内厂商缺乏竞争力的双重压力下,不断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在自动化装备制造的投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进技术产业化,加快自动化装备国产化进程。随着政策的推进,技术的创新,国产工业自动化设备制造业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进口替代趋势越发明显。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加快提高生产自动化 工业自动化设备是高端装备的典型代表,是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实现生产线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工业基础,其最大优势在于解决生产的高效性和一致性问题,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后工业时代,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工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技术密集型和高端装备产业的占比加大。与此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会促使企业加快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工业企业通过大量运用自动化、智能化装备,来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效果。 (四)高端装备领域国产化需求迫切,技术实力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要素 高端装备领域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中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此,《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助力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高端装备领域国产化需求迫切。在政策鼓励、市场需求迫切的情况下,未来业内企业的竞争将体现为技术积累的竞争,技术实力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要素。 我国机械制造工业发展应用自动化技术,不但要起点高,瞄准世界先进水准,而且必须包括各种灵活的低成本、见效快的自动化技术,坚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方针,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应应用才能健康地走上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之路。 机械制造指从事各种动力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化工机械、纺织机械、机床、工具、仪器、仪表及其他机械设备等生产的工业部门。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机械制造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离散为主、流程为辅、装配为重点。机械制造业在国家行业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它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支柱型行业,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六、 机械制造工业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工业现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发展很快,制造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并且也由最初的单纯关注产品质量转变为在重视质量的基础上关注产品技术创新。尽管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可是拥有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却十分有限。通过深入分析我国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发现,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整体水平仍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长三角地区在我国各个方面的资源优势都非常显著,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均衡,动态联系紧密,对外联系与金融发展水平居于全国之首,同时政策面上对于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信号也相当明确。珠三角9市占据了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数量近9成,达到449家。其中,广州和深圳两个城市拥有全省数量最多的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同时也是广东制造业百强企业主要集聚地。环渤海地区作为中国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制造业基地,目前环渤海地区智能制造产业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核心区域。 工业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