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提升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梳头(shū)   秩序(chì) B.卓越(zhuó)   小楷(kái) C.澎湃(bài)   硕果(shuò) D.赫然(hè)       漂白(piǎo)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累赘             臂如             如释重负 B.朦胧             简陋             晶莹惕透 C.竹篾             修茸             悲天悯人 D.锲约             循环             颠沛流离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使我们深受感动。 B.课堂上我们要敢于向老师提问,这种不耻下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 C.在抗战时期,不知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颠沛流离。 D.我们的党员干部在群众面前必须艰苦奋斗,以身作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小学安全教育能否深入人心,除了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关键在于每个学生要树立起尊重生命的意识。 B.第六届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参赛队员,除四川本省的运动员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余名运动员也参与了奖牌角逐。 C.由于当今日本青年对动漫明星、萌元素等更有兴趣,使日本民间出现了对历史反思相当冷淡的现象。 D.《大国崛起》本着“为国人打开视野为人类共同进步提供思考”的创作宗旨,引导人们以开放的心态汲取历史的智慧。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诗文默写。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2)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4)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完成下面有关课内文言文《河中石兽》的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靠近) B.二石兽并沉焉(一起) C.渐激渐深(猛烈) 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 2.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众人服从了讲学家的话,因为它是正确的结论。)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河兵的说法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D.竟不可得。(最终没有找到。) 3.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寺僧判断石兽在下游,“顺流下矣”,但到下游寻找了“十余里,无迹”。 B.讲学家判断石兽应在原处沙下,理由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C.老河兵判断石兽在“上流”,是因为“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D.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懂得用书本知识分析问题有时比实际经验更可靠。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最苦与最乐》,完成下面小题。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来的责任。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③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 ④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⑤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⑥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选自《饮冰室全集》)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说说文中第④段加点的两个“苦”字的含义。 (1)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2)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 3.本文的语言虽凝重却也十分流畅,请从修辞角度对下面这段话加以赏析。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这首诗突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一手法。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1)可爱者甚蕃        蕃:____ (2)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____ (3)出淤泥而不染        染:_______ (4)濯清涟而不妖        濯:_____        妖:_____ (5)香远益清               益:_____ (6)亭亭净植                       亭亭:_____        植:_____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______ (8)陶后鲜有闻                    鲜:_____ (9)宜乎众矣                       宜:_____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回忆研制核潜艇经历时说:潜艇的重心和重量直接关系它的不沉性, 所以要求特别苛刻,当时我们没有高科技手段控制,就想了个“土办法”——在船台入口处摆了 个磅秤,只要拿进船台的不管是什么都要过秤并记录在案;同样的,施工过程中拿出船台的任何 东西也要称一称……几年来天天如此。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⑴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⑵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⑶不得抄袭、套作。⑷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卷面书写要求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