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面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确凿(záo)            和蔼             人迹罕至 (hăn)       人声鼎沸 B.搓捻(niàn)          奥秘             不求甚解(shèn)        小心冀冀 C.尴尬(jiè)            弹簧             恍然大悟(huǎnɡ)       饥肠鹿鹿 D.枉然(wànɡ)        悔恨               煞有介事(shà)          戳然不同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恍惚   干涸   账篷   不毛之地 B.热忱   派谴   鄙薄   精益求精 C.纯碎   极端   酬劳   沉默寡言 D.琢磨   呼啸   幻想   宁静致远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日寇在南京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B.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严正指出,美方有些人老是拿航行自由说事,不是杞人忧天,就是挑拨离间,另有所图。 C.他经常迟到,被老师多次批评也不改,真是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D.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时,刘晓灵机一动想出个主意,就抓住了孔令贤同学。 4、下面语段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的一处是( ) A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B好的家训是一代又一代人能否健康成长的保证,时过境迁,许多人不禁发问:家训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在日前举行的郴州市“家训与文化传承”理论研讨会上,专家一致认为。C家训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在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家训。为此,D专家呼吁要重建现代家训文化。 A.A B.B C.C D.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诗歌默写。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蒲松龄《狼》两则,回答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中肉,似甚涎垂,步亦步,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①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②往取肉,(a)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b),则死狼也。仰首(c),见狼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③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 【注】①蚤:通“早”。②昧爽:拂晓。③直:通“值”,价值。 (1)将“审视、遥望、近之”分别填入【乙】文a、b、c三处,正确的顺序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顾野有麦场________          ②一狼洞其中________ ③有屠人货肉归________       ④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②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4)“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作者认为【乙】文中狼“可笑”的原因是什么?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现代文阅读 人为什么要善良 鲁西西 在我家附近,有一个小小修车铺。我第一次去大叔那里补胎,他干完活,满手油污地立在那里,对我说:“好了。” 我问:“师傅,多少钱?”他说:“4块。” 我忍不住惊讶,在这城市,这种脏累的活,时间成本和店租成本,收费却这么低廉。 他老婆闻讯而来,纠正道:“5块。” 大叔不高兴地扭过头,冲他老婆说:“我说4块就4块!” 他老婆说:“你每次都这样!”战火仿佛一触即燃。 不想看两口子因为一块钱而吵架,我连忙喊:“你们不要吵啦!”丢下5块钱跑了。 后来我都把车推到他店里修,等待的时候,就会观察他的店面,不足10平方米,供一家三口做生意、吃饭,阁楼上睡觉。条件很艰苦。 有一次,他修车的时候,我坐在旁边看他修。我才发现他有一只手的手指不太灵活,仔细一看,发现他的四个手指齐齐断过,是重新接过的。 可是,大叔每次修车,要的价格都是那么低。补胎5块,调整刹车5块,家里收到的小书架,抱下来请他帮忙拼装仍是5块。 我常常在想,他一天要赚多少个5块才能维持他的生活呢?我真的情愿多给他一些,但是我从来没有这么做。 有一年春节,他回江西老家过年,我发现他回来以后搬到隔壁更小更偏僻的店面。 我向他买了充电器,用了几个月,充电器被我弄坏了。 我带着旧的充电器跑下去,对他说:“师傅,买个充电器。这个坏了,给你。”(我是想把坏的那个他,好让他回收卖一点钱。 不料,他看了一眼坏的充电器上的字,然后对我说:“你这充电器超过保质期有几天了。不过我还是给你换个好的吧。” 我把钱递给他。他不肯收,他说:“不要钱,我帮你换了。” 那一刻,我心里非常非常感动。为什么一个这么贫穷的人,仍然愿意对陌生人心怀着慷慨。愿意给予。他明明比我更需要钱。 我愣在那里,但我没有拒绝他的好意。只不过是几十块钱,但是我就是愿意承他的情,接受这份庞大的,震撼我内心的善意。 只是后来,我每次去他店里买东西,都是尽量选最贵的。有一次我的车坏了,需要更换刹车零件。他告诉我,店里的刹车零件从20块到100块,价格不等,问我要哪一种。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100块的。因为我以为贵的东西,他赚的利润可以高一些。 事实上,他的价格总是比外面要便宜。 有一天,车在半路上爆胎了,我不想在就近的修车店处理,就气喘吁吁地推到他的店里,花了半个小时,搞得我汗流浃背。 我心里有个可笑的想法,想要让他多赚点。我把车往他店门一扔,交代师傅“我一会儿再回来拿”。等我洗完澡再下来,发现车还没修。我就吃惊地问:“师傅,怎么还没有修啊?” 两口子笑呵呵地站在门口冲我说:“因为要换胎,价钱高,没有经过你同意哪敢换啊。” 我认真地对他说:“师傅,我永远相信你的人品,你觉得怎么修就怎么修,要多少钱就多少钱。”这是我第一次当面赞美他。 真正的善良是大叔这样的人。他的善良,会让我也想做个善良的人。 对于一个善良的人来说,我想,我所能做的最大善良就是坦然接受对方给予的善意。呵护这份善意,不轻易同情与施舍,让善良的人用他们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 (摘自2018年《青年文摘,》有改动) 1.文中的“我”用自己的方式屡次帮助修车的大叔。请概括“我”帮助大叔的三件事以及这样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把文章的标题“人为什么要善良”换成“人要善良”你觉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析句中加点的词,从中可以看出大叔是个怎样的人? 我说4块就4块!你每次都这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文章说说人为什么要善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共5分)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B.次句“影”指人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意言人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 C.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 D.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2.诗中五个地名连用,请分析作用。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请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_______;__________ 。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天空中,恼人的乌云不期而至,阳光没有因此停止脚步,而穿过乌云的阳光更加灿然绚丽了。这一刻,让我们震撼、深思、联想…… 请以“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