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边耀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山西省朔州市边耀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B.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 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都是极性键 参考答案: B 略 2. 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H2=CH—CH=CH2(g) + 2H2(g) → CH3CH2CH2CH3(g) + 236.6 kJ CH3-C≡C-CH3(g) + 2H2(g) → CH3CH2CH2CH3(g) + 272.7 kJ 由此不能判断 A.1,3-丁二烯和2-丁炔稳定性的相对大小 B.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子储存能量的相对高低 C.1,3-丁二烯和2-丁炔相互转化的热效应 D.一个碳碳叁键的键能与两个碳碳双键键能之和的大小 参考答案: D 3. 下列化学与生活知识中叙述正确的是(  ) A.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可作光导纤维 B.目前,我国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KIO3 C.酸雨是指pH<7的雨水,主要由于空气中SO2含量偏高引起 D.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SO2、氮氧化合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均属于空气污染指数 参考答案: B 考点:硅和二氧化硅;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专题:化学应用. 分析:A、二氧化硅晶体可作光导纤维; B、KIO3较稳定,易被人体吸收; C、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 D、CO2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 解答:解:A、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硅不能作光导纤维,二氧化硅晶体可作光导纤维,故A错误; B、KIO3较稳定,易被人体吸收,所以目前,我国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KIO3,故B正确; C、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普通雨水中因为溶解有二氧化碳也显酸性,故C错误; D、CO2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日报中SO2、氮氧化合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均属于空气污染指数,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硅与二氧化硅的用途、碘酸钾的用途、酸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侧重于考查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4. 警察常从案发现场的人体气味来获取有用线索。人体气味的成分中含有以下化合物:①辛酸;②壬酸;③环十二醇;④5,9-十一烷酸内酯;⑤十八烷;⑥己醛;⑦庚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⑥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10,③、④、⑤分子中碳原子数大于10 B.①、②是无机物,③、⑤、⑦是有机物 C.①、②是酸性化合物,③、⑤不是酸性化合物 D.②、③、④含氧元素,⑤、⑥、⑦不含氧元素 参考答案: AC 略 5. 下图是NaCl、NH4Cl和NaH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别将70℃时的NH4Cl 和NaCl饱和溶液降温至40℃, 析出的NH4Cl晶体质量大于NaCl晶体 B.t1℃时,饱和NaCl 和NH4Cl 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 C.t1℃时,饱和NaCl 和NH4C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D.工业上制纯碱最关键的转化是向饱和的NaCl 溶液中通入NH3和CO2,有NaHCO3 固体析出。是因为NaHCO3 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且比NaCl 和NH4Cl的溶解度小很多。   参考答案: C 略 6. 一些烷烃的燃烧热(KJ/mol)如下表: 化合物 燃烧热 化合物 燃烧热 甲烷 891.0 正丁烷 2878.0 乙烷 1560.8 异丁烷 2869.6 丙烷 2221.5 2-甲基丁烷 3531.3   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B.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1560.8KJ C.正戊烷的燃烧热大约在3540 KJ/mol左右 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参考答案: C 7.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参考答案: D 略 8.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图1从食盐水中分离出氯化钠晶体  B.通过图2装置实现化学反应:Cu +2Fe3+ =Cu2+ + 2Fe2+ C.实验室可用硝酸铵和消石灰混合加热制取氨气 D.同浓度的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可滴加酚酞进行鉴别 参考答案: D 略 9. O2和O3的混合气体2 L,若在同温同压下,O3完全转化为O2后气体体积变为2.2 L。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40            B.36.7           C.35.2        D.43.7 参考答案: C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目的是避免蛋白质变性 B. 宣纸、棉衬衣和草帽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 C. 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D. 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合成纤维均难以自然降解 参考答案: D 【详解】A. 疫苗中含有蛋白质,一般应冷藏存放,目的是避免蛋白质变性,故A正确; B. 宣纸的原料是木材、棉衬衣的原料是棉花,草帽的原料是稻草,它们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故B正确; C. 食用油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故C正确; D. 新型高分子材料中的可降解塑料、可降解合成纤维是可以自然降解的,故D错误, 故选D。   11.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参考答案: B 12.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B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D 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 该物质一定属于醛类 参考答案: B 略 13. 下表中所示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图的是     X Y Z A 钠元素 主族元素 短周期元素 B 氢氧化铁 胶体 分散系 C 电解质 化合物 纯净物 D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放热反应     参考答案: C 略 14. 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A.Mg2+、Al3+、Fe2+      B.H+、Mg2+、Al3+ C.H+、Ba2+、Al3+        D.只有Mg2+、Al3+ 参考答案: B 略 15.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B 解析: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是CO2,也可能是SO2,故该盐溶液中可能含有HCO3-、CO32-、 HSO3-、SO32-,错误;B.KIO3溶液中加入HI溶液,反应生成I2,根据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KIO3的氧化性比I2强,故B正确;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时应根据非金属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进行比较,错误;D、此固体加入盐酸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证明溶液中没有Fe3+,如果溶液中含有四氧化三铁,CO还原氧化铁生成的铁可能与Fe3+而生成Fe2+,错误。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Y和W,X和Y同主族,Y和W的氢化物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在中学范围内X的单质只有氧化性,且是空气的主要成份之一。 (1)写出实验室制取W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研究YX2和W2的性质。 ①分别通入YX2和W2,在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若装置D中装的是铁粉,当通入足量W2时观察到的现象为                                                 ;若装置D中装的是五氧化二钒,当通入足量YX2时,打开K通入适量X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②若装置B中装有5.0mL 1.0×10-3mol/L的碘水,当通入足量W2完全反应后,转移了5.0×10-5mol电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某同学将足量的YX2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再向该试管中加入过量的下列溶液也无沉淀生成的是                (填字母)。 A.氨水   B.稀盐酸    C.稀硝酸  D.氯化钙   E.双氧水    F.硝酸银 参考答案: (1) MnO2 + 4H+ + 2Cl-  Mn2++Cl2↑+2H2O (2)①相同  产生棕黄色的烟     2SO2+O2 2SO3     ②5Cl2+I2+6H2O=2HIO3+10HCl (3) B、D(错选、漏选不得分)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科学家从蛋白质的水解液中分离出一种分子中只含1个氮原子的氨基酸,进行分析时,从1.995g该氨基酸中得到168mL(标准状况)的氮气;另取26.6g该氨基酸恰好与1.6molL ﹣1250mL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 (1)求该氨基酸的摩尔质量. (2)试确定此氨基酸的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 (1)其摩尔质量是133 g?mol﹣1; (2) 【考点】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分析】(1)n(N2)==0.0075mol,根据N原子守恒知,n(氨基酸)=2n(N2)=0.0075mol×2=0.015mol,其摩尔质量M===133g/mol; (2)26.6g该氨基酸物质的量==0.2mol,n(NaOH)=1.6mol/L×0.25L=0.4mol,则氨基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0.2mol:0.4mol=1:2,说明氨基酸中含有两个羧基,结合相对分子质量判断其结构简式. 【解答】解:(1)n(N2)==0.0075mol,根据N原子守恒知,n(氨基酸)=2n(N2)=0.0075mol×2=0.015mol,其摩尔质量M===133g/mol, 答:其摩尔质量是133 g?mol﹣1; (2 )26.6g该氨基酸物质的量==0.2mol,n(NaOH)=1.6mol/L×0.25L=0.4mol,则氨基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0.2mol:0.4mol=1:2,说明氨基酸中含有两个羧基,该氨基酸中还含有一个氨基,则还有C原子个数==2…3,所以还含有2个C原子、3个H原子,其结构简式为, 答:其结构简式为 .   18. 测知某CaO和CaCO3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取此混合物4g,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冷却;在t℃时,把剩余固体全部加入50.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