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璧山县正则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重庆璧山县正则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工程,成功地把一位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进行改造,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那么,她后来所生的儿子中 A.全部正常     B.一半正常      C.全部有病          D.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 C 2.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在视野范围内共看到64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为40×时,则在视野中最多可看到的完整细胞是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参考答案: B 3. 如图为人体神经﹣肌肉突触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为神经元细胞短的树突;  ②e为组织液,当其中的Ca2+含量过低时容易导致肌肉不能正常发挥功能; ③c中的物质释放到e需要消耗能量并依赖于d的流动性; ④f处的载体能将c释放的物质运进肌肉细胞,引起肌肉收缩.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B 【考点】突触的结构;神经元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突触的结构和兴奋的传导,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根据具体描述做出判断. 【解答】解:①观察题图可知,a是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所以①描述错误. ②观察题图可知e在细胞与细胞之间是组织液当其中的Ca2+含量过低时容易导致肌肉不能正常发挥功能.所以②描述正确. ③由题图可知c是突触小炮,其内的神经递质分泌到e属于胞吐,需要消耗能量并依赖膜的流动性.所以③描述正确. ④由题图知,f是突触后膜,其上有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引起肌肉收缩,神经递质一经作用就被分解,不能进入肌肉细胞.所以④描述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中描述正确的有②③. 故应选B. 4. 下列有关健康成年人脑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B.大脑皮层言语区的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温度感受器位于下丘脑 D.下丘脑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参考答案: C 【考点】脑的高级功能;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低级中枢位于脊髓. 【解答】解:A、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低级中枢位于脊髓,A正确; B、大脑皮层言语区的W区为书写中枢,受损后患者不能写字,B正确; C、温度感受器位于皮肤或内脏器官表面,C错误; D、血糖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故下丘脑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D正确. 故选:C. 5. 对于杂交育种来说,有性生殖的主要优点是 A.能产生健康的后代           B.能产生更多的后代 C.能产生更多样的变异         D.能产生发育更快的后代 参考答案: C 6.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核苷酸    D.水 参考答案: B 7. 人类神经性肌肉衰弱症是线粒体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右图所示的遗传图谱中,若I—l号为患者(Ⅱ一3表现正常),图中患此病的个体是(   ) A.Ⅱ— 4、Ⅱ— 5、Ⅲ一7       B.Ⅱ—5、Ⅲ—7、Ⅲ—8 C.Ⅱ—4、Ⅱ—5、Ⅲ—8         D.Ⅱ—4、Ⅲ—7、Ⅲ—8 参考答案: C 8. 若在下图中的丙和丁两点的细胞膜外表面上安放电极,中间接记录仪,当刺激甲点后,信号在神经细胞间传递时记录仪检测到的结果应是 参考答案: B 9. 某草原牧区,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又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做了一定控制。这种做法体现了(   ) A.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 B.低消耗,多效益原则 C.遵循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 D.建立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 参考答案: C 10. 细胞衰老时,细胞内蛋白质和RNA的总量均会下降。将一完整的烟草叶片,一半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另一半用水处理,放置暗处一段时间后,测得叶片中蛋白质和RNA的含量如图所示。由实验结果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  ) A.蛋白质量的变化和RNA量的变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B.N、P等的缺乏可能会加速叶片的衰老 C.细胞衰老是由基因决定的,与环境因素无关 D.细胞分裂素能延缓细胞衰老,可用于某些蔬菜的保鲜 参考答案: C 由图可知,用水处理后的叶片其蛋白质含量和RNA含量都下降,说明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和运输氨基酸的工具,故选项A、B正确。由图中结果可知,细胞分裂素能延缓细胞衰老,可用于蔬菜保鲜。细胞衰老与基因有关,也与环境因素有关。 11. 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    A.糖类           B.核酸           C.脂类             D.蛋白质 参考答案: D 12.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参考答案: C 13. 下列变异不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A.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         B.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 C.DNA分子中碱基对的缺失         D.DNA分子中基因的增添 参考答案: D 14. 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的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光照、食物      D.湿度、温度 参考答案: C 15. 限制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Ⅰ、EcoRⅠ、HindⅢ及BglⅡ的辨识序列及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 其中哪两种限制酶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结合,其末端互补序列是(  ) A.BamHⅠ和EcoRⅠ;末端互补序列:—AATT— B.BamHⅠ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C.BamHⅠ和BglⅡ;末端互补序列:—GATC— D.EcoRⅠ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参考答案: C 16. 下列四组结构对血糖的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的是                     A.胰岛、肝、肾小管         B.胰岛、肝、肠腺 C.胰岛、胆囊、甲状腺       D.胰岛、胆囊、肾小管 参考答案: A 17. 《物种起源》出版已有150多年,但依然深深影响着现代科学研究,达尔文(  ) A. 提出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 B. 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 C. 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 提出了获得性遗传的观点 参考答案: A 在生存斗争中,具有对生存有利的变异的个体适应环境而得到保存和发展,具有对生存不利的变异个体由于不适应环境而大量死亡,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的适应性就是这样形成的。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A正确;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是拉马克的观点,B错误;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说的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C错误;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的观点,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识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知道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内容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18. 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的化学组分是蛋白质和核酸,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B. HIV 病毒是一种无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C.噬菌体内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所以其生活方式为寄生生活 D.获取大量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丰富且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参考答案: A 19. 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参考答案: B 20.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注: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 A.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c1表示次级消费者中被三级消费者所同化的量 C.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是包含在c中的 D.c和e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参考答案: C 21. .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最可能的是(     ) A. 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 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 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D. 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参考答案: A 【分析】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其中某个碱基对的改变可能只会改变其中一个氨基酸或不会导致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密码子的简并性);某个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会导致突变位点之后的所有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据此答题。 【详解】(1)突变基因1决定的氨基酸序列与正常基因决定的氨基酸序列相同,说明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没有导致相应氨基酸发生改变;(2)突变基因2决定的氨基酸序列与正常基因决定的氨基酸序列只有一个氨基酸不同,说明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因此只改变其中一个氨基酸;(3)突变基因3决定的氨基酸序列与正常基因决定的氨基酸序列相比,从第3个氨基酸开始,之后的序列均发生改变,说明基因突变3可能为一个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掌握基因突变的类型,能正确理解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改变引起的变化,再对比正常氨基酸序列和突变后的氨基酸序列,再作出准确的判断。 22. 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A.竞争             B.互利共生            C.寄生            D.捕食 参考答案: A 23. 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A.由一条染色体复制成的两条染色体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C.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染色体 参考答案: D 略 24. 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