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莲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莲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二氧化硫      B.碳酸氢铵    C.醋酸     D.氯气 参考答案: A 略 2. 常温下,A溶液的PH=4,B溶液中的c(OH-)=1×10-12mol/L,C溶液中的c(H+)=1×10-3mol/L,D溶液中=1×104,则此四种溶液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DACB          B.BCAD          C.CADB          D.ABCD 参考答案: B 3.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     A.K+、Ca2+、HCO3-、CH3COO-           B.酸性溶液中:I-、Cl-、Ba2+、Fe3+     C.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14mol·L-1的溶液中:I-、NO3-、K+、Mg2+         D.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Cl-、HCO3-、SO42-、K+ 参考答案: A 略 4.  历史上最早应用的还原性染料——靛蓝,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靛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靛蓝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它的分子式是C16H10N2O2     C.该物质是高分子化合物                D.它是不饱和的有机物 参考答案: C 略 5.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将氯化镁溶液直接蒸发至干,可获得纯净的无水MgCl2固体 B.用二氧化锰和0.5mol/L盐酸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C.用KSCN溶液检验硫酸亚铁溶液是否氧化变质 D.用苯萃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的溴 参考答案: C 略 6. 等体积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等物质和量浓度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1:2:3             B.3:2:1            C.6:3:2           D.1:1:1 参考答案: C 略 7. 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气)+B(气)   2C(气),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min-1       B.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1·s-1       C.2 s 时物质 A的转化率为70%  D.2 s 时物质 B的浓度为 0.7 mol·L-1 参考答案: D 略 8. 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熟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参考答案: A 略 9. 规范市场、诚信交易对科学生产和消费都十分重要。下列使用化学物质处理食品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工业酒精兑白酒         B.腌制食品中添加的NaNO2不需严格控制用量 C.用NaHCO3焙制糕点         D.用“福尔马林”溶液保鲜,浸泡海参、鱿鱼等海产品   参考答案: C 略 10. 在标准状况下,三个干燥的烧瓶内分别装入:干燥纯净的NH3、含有部分空气的HCl气体、体积比为4:1的NO2与O2的混合气体。分别做喷泉实验,最终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溶液不外渗)之比为 A.2:1:2          B.5:5:4          C.1:1:1          D.4:4:5   参考答案: 略 11. 下列晶体中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 A. 氖    B.食盐    C.干冰    D.金刚石 参考答案: D 略 12. 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CO2和H2O的物质的量    随着混合烃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混合烃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可能有C2H4 ②一定有CH4 ③一定有C3H8 ④一定没有C2H6 ⑤可能有C2H6 ⑥可能有C2H2    A.②⑤⑥     B.①②④       C.④⑥        D.②③ 参考答案: B 略 13. 把①蔗糖,②淀粉,③蛋白质,④油脂,在稀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分别进行水解,最后生成物只有一种有机物的是(   )     A.①和②             B.只有②            C.②③④          D.只有④ 参考答案: B 略 14. 已知反应:2CH3COCH3 (l) CH3COCH2COH(CH3)-2 (l)。取等量CH3COCH3,分别在0℃和20℃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b代表0℃下CH3COCH3的Y-t曲线 B. 反应进行到20min末, CH3COCH3的V(0oC) / V(20oC)>1 C. 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D. 从Y=0到Y=0.113, CH3COCH2COH(CH3)2的△n(0oC)/△n(20oC)=1 参考答案: D 略 15. 有机物                       的正确命名为   A.2-乙基-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3,3,4-三甲基已烷                   D.2,3,3-三甲基已烷 参考答案: C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常见实验。测定某浓硫酸样品的物质的量浓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A.冷却至室温后,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配成100mL稀硫酸。 B.量取20.00mL稀硫酸于锥形瓶中并滴入几滴指示剂。 C.将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并用各待盛溶液润洗。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1.50mol/L标准NaOH溶液装入碱式滴定管,调节液面记下 读数V1。 E.继续滴定至终点,记下读数为V2。 F.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把锥形瓶移到碱式滴定管下小心滴入NaOH标准溶液, 边滴边摇动锥形瓶。 G.量取浓硫酸样品5mL,在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 H.重复以上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为    → A→    →    →D→    →   → H(用编号字母填写)。 (2)量取5mL浓硫酸的仪器是    ;量取20.00mL稀硫酸的仪器是     。 (3)选用的指示剂是       。滴定过程中,视线应注视          ; 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4)下表是实验测得的有关数据:   滴定序号 待测稀硫酸的体积(mL) 所消耗NaOH标准溶液液的体积(mL) V1 V2 ① 20.00 0.50 22.60 ② 20.00 6.00 27.90 请计算出该浓硫酸样品的浓度为       mol·L-1(不必写出计算过程,3分)。   参考答案: ⑴ G-A-C-B-D-F-E-H ⑵ 量筒  酸式滴定管 ⑶ 酚酞试液   锥形瓶中颜色的变化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⑷ 16.5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已知100g CaCO3(S)分解生成CaO(S)和CO2(g)需要吸收178kJ热量,12gC(S)燃烧生成CO2(g)放出393.5kJ热量,如果把0.5t CaCO3煅烧成CaO(S),在理论上要用C(S)燃料多少kg? 参考答案: 解:设在理论上要用C(S)燃料X kg (0.5t×1000×103g/t) ×( 178 kJ/100g)= X×1000×(393.5kJ/12g) X=27.14 kg           答:(略) 略 18. 煤中含有硫,燃烧时会产生有害的SO2,用生石灰可以消除SO2,减少污染,其反应为CaO(s)+SO2(s) == CaSO3(s)   298 K、1.01×1.01×105Pa时,此反应的△H== —402.0 kJ·mol-1,?S== —345.7 J·mol-1·K-1,在室温下自发进行。则保持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最高炉温是多少(焓变△H及熵变?S受温度的影响可忽略)? 参考答案: 1162.9℃ 19. (7分) 已知可逆反应:在t℃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 1 mol/L, c(N)=2.4 mol/L ;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以上t℃下,写出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并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降温时,K将     (填“增大”或“减小”) (2)若在t℃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 4 mol/L,c(N)= a mol/L;达到平衡后,c(P)=2 mol/L。求a的值。 参考答案: (1)K=0.5   减小(2)A=0.6 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