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卧虎沟乡初级职业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辽宁省朝阳市卧虎沟乡初级职业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多选题)图甲为某标有“35μF  5%”的电容器,图乙为标有“3.7V  1350mAh”的某品牌 手机电池板.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和手机电池的充电过程都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该手机电池铭牌上的 1350mAh  指储存的电量,当以 135mA 的电流工作时,可连续放电10 小时 C.该电容器只有在正常工作时电容才是 35μF 左右 D.该手机电池能储存的最大电能约为 0.5kwh 参考答案: BD 【考点】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分析】明确电容器和性质,知道电容器将电能转化为电场能; 明确电动势的定义,知道电池容量单位的意义,能根据W=Uq计算电能大小. 【解答】解:A、电容器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电场能,而手机电池的充电过程都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故A错误; B、由q=It可知,该手机电池铭牌上的 1350mAh  指储存的电量,故t==10h,因上当以 135mA 的电流工作时,可连续放电10 小时,故B正确; C、电容器的电容是电容器本身性质决定的,任何时刻均为35μF 左右,故C错误; D、由W=UIt可知,该手机的最大电能为:W=3.7×1350×10﹣3≈0.5kwh,故D正确. 故选:BD. 2. 如图,直线Ⅰ为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相连组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可知(     ) A、电源的电动势为3V,内阻为0.5Ω          B、电阻R的阻值为lΩ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2W                    D、电源的效率为66. 7% 参考答案: ABD 由图象Ⅱ可知,外电阻R==Ω=1Ω,故B正确.由图象Ⅰ可知,电源电动势E=3.0V,短路电流I短=2.0A,电源内阻r==Ω= 0.5Ω,故A正确.由两图象的交点坐标,可得电源的路端电压为2V,干路电流为2A,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UI=2×2W=4W,故C错误.由两图象的交点坐标,可得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电源的效率为=66. 7%,故D正确.故选ABD. 3. (单选)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为10kg的物块A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正在以v=2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对物块的弹力大小为10N,物块相对于小车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突然以a=2m/s2的加速度刹车时(   ) A.物块A相对小车仍静止             B.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将减小 C.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D.物块A受到的弹簧弹力将增大 参考答案: A  解析: 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表现为拉力,对A有:F=f=10N,知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等于10N,当小车刹车时,加速度方向向右,则A的合力F合=ma=10×2N=20N,弹簧的拉力为10N,则静摩擦力为10N,方向水平向右.知物块相对于小车仍静止,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弹簧的弹力大小不变.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 下列器物与电磁波的应用有关的是 A.无线电收音机          B.磁悬浮列车        C.电磁起重机            D.交流发电机 参考答案: A 5. (多选)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半圆柱体P和 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纵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 N对Q的弹力逐渐增大            B.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P、Q之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 参考答案: AB  解析: 先对Q受力分析,受重力、P对Q的支持力和MN对Q的支持力,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N1= N2=mgtanθ 再对P、Q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支持力、MN挡板对其向左的支持力和地面对其向右的支持力,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N2         N=(M+m)g 故:f=mgtanθMN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移动过程中,角θ不断变大,故f变大,N不变,N1变大,N2变大,P、Q受到的合力为零;故A正确,B正确,C错误,D错误;故选AB.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磁电式电流表(表头)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磁铁和放在磁铁两极之间的线圈,由于线圈的导线很细,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弱,所以在使用时还要扩大量程.已知某一表头G,内阻Rg=30Ω,满偏电流Ig=5mA,要将它改装为量程为0~3A的电流表,所做的操作是 并 联(填“串”或者“并”)一个 0.05 Ω的电阻. 参考答案: 考点: 磁电式电表原理.版权所有 分析: 把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应给电流表并联一个电阻,阻值R并=,I为量程. 解答: 解:改装成电流表是要扩大电流的量程,使用并联电路的分流原理; 要并联的阻值为:R并===0.05Ω; 故答案为:并,0.05. 点评: 改装成电流表要并联电阻分流,电阻值等于满偏电压除以所分最大电流, 改装成电压表要串联电阻分压,电阻值等于量程除以满偏电流减去原内阻. 7. V表示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为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______,标准状态下相邻水蒸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_____. 参考答案:        8.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体a和b,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与   地面问的动摩擦因数相等,a、b间接触面光滑,在水平力F作用下,一起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时,a、b间的作用力=_________,如果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变小,两者一起沿水平地面作匀加速运动,则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F/2(2分),不变(2分) 9. 如图,将酒精灯和装有适量水的试管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橡胶塞子塞住(不漏气)试管口,现让小车处于静止,点燃酒精灯给试管中水加热。当加热一段时间后,橡胶塞子向右喷出时,可以观察到小车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小车(含酒精灯和装有适量水的试管)对橡胶塞子的作用力与橡胶塞子对小车的作用力方向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整个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方向向_______(选填“左”、“右”、“上”或“下”)。 参考答案: 左,相反,左。 解析:塞子喷出瞬间,小车与塞子瞬间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故小车向左运动,整个小车(含酒精灯和装有适量水的试管)对橡胶塞子的作用力与橡胶塞子对小车的作用力为相互作用力,方向相反,所以小车受到的合力向左。 10. 质量为0.2kg的小球以10m/s速度竖直下落到水泥地面,然后向上弹起.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小球与地面碰撞前后动量的变化量为3.6kgm/s,则小球与地面相碰前瞬间的动量为 ﹣2 kgm/s,小球向上弹起的速度大小为 8 m/s. 参考答案: 解: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与地面相碰前的动量P0=mv0=﹣0.2×10=﹣2kg?m/s; 在碰撞过程中动量的变化为:△p=mv2﹣P0=3.6kg?m/s. 解得:v2=8m/s; 故答案为:﹣2   8 11. (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站在自动扶梯上,扶梯正以加速度a向上匀加速运动,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人所受的支持力大小为           ,摩擦力大小为            。     参考答案:      mg+masinθ    macosθ 12. (单选)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速度同时经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车一直匀速运动,乙车先匀加速后匀减速,丙车先匀减速后匀加速,他们经过第二块路标时速度又相等,则先通过第二块路标的是 A、甲车    B、乙车     C、丙车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B 13. 大量氢原子处于不同能量激发态,发生跃迁时放出三种不同能量的光子,其能量值分别是:1.89eV、10.2 eV、12.09 eV。跃迁发生前这些原子分布在       个激发态能级上,其中最高能级的能量值是          eV(基态能量为-13.6 eV)。 参考答案: ①2    ,   ②E= -13.6-(-12.09)= -1.51eV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或直接测量而得到的物理量是          ①时间间隔;②位移;③加速度;④平均速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A 15. (10分)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挂于某一悬点,其中悬线的上部分在带孔的薄挡板上面(单摆的下部分露于板外),如图(甲)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振动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挡板,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挡板到摆球球心之距l,并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再以T2为纵轴、l为横轴做出函数关系图象,就可以通过此图象得出悬点到挡板的高度h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①现有如下测量工具:A.时钟;B.秒表; C.天平;D.毫米刻度尺。 本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                  :(填测量工具代号) ②在实验中,有三名同学分别得到了T2—l关系图象如图(乙)中的a、b、c所示,那么, 正确的图象应该是                ; ③由图象可知,悬点到挡板的高度h=             m; ④由图象可知, 当地重力加速度g=                m/s2;(第④小题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⑤如果某同学用此装置测出的重力加速度的结果比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偏大,他在 实验操作上可能出现的失误是 A.测量l时没有加上摆球半径 B.选用摆球的质量偏大 C.在时间t内的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 D.在时间t内的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 参考答案: ①BD ②a  ③0.4  ④9.86或9.87  ⑤C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所示,坐标系xOy在竖直平面内,水平轨道AB和斜面BC均光滑且绝缘,AB和BC的长度均为L,斜面BC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θ=60°,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小球(可看成质点)被放在A点.已知在第一象限分布着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场强大小,磁场为水平方向(图中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在第二象限分布着沿x轴正向的水平匀强电场,场强大小.现将放在A点的带电小球由静止释放,求: (1)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 (2)小球需经多少时间才能落到地面(小球所带的电量不变)? 参考答案: 考点: 功能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动量定理;带电粒子在混合场中的运动. 专题: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专题. 分析: (1)小球加速,只有电场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即可; (2)小球直线加速过程可以根据动量定理求加速时间,小球在复合场中,合力等洛伦兹力,做圆周运动,画出轨迹,求出圆心角,得到运动时间. 解答: 解:(1)设带电小球运动到B点时速度为vB,则由功能关系,得到: E1qL=m  ① 解得: vB= 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