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河洲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市河洲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晶体中可能存在极性共价键        B.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发生断裂 C.原子晶体的熔点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    D.离子晶体中只含离子键,不含共价键 参考答案: AC 2. 下列物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但不放出气体的是(     ) A.  Al         B.  NaHCO3          C.  Al2O3           D.  NH4Cl 参考答案: C 略 3. 已知乙炔(C2H2)、苯(C6H6)、乙醛(C2H4O)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则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A.84%                     B.60%              C.91%              D.42% 参考答案: A 略 4. 已知:4NH3 (g)+5O2 (g)=== 4NO (g)+6H2O (g) ,若反应速率分别用υ(NH3)、υ(O2)、υ(NO)、υ(H2O)(mol/(L·min)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4/5υ(NH3)== υ(O2)              B.5/6 υ(O2)== υ(H2O) C.2/3υ(NH3)== υ(H2O)             D.4/5υ(O2)== υ( NO) 参考答案: D 略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参考答案: B 6.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过程 B.催化剂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 C.使用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改变 参考答案: B 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过程,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改变。故A、C、D三项是正确的。 7. 已知2SO2 (g) + O2 (g) 2SO3 (g)  ΔH = -197 kJ·mol-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 2 mol SO2和1 mol O2    (乙) 1 mol SO2和0.5 mol O2 (丙) 2 mol SO3 。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 > 2P乙 B.SO3的质量m:m甲=m丙 > 2m乙 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 > k乙 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 > 2Q乙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甲) 2 mol SO2和1 mol O2    (乙)通入1mol SO2和0.5molO2,(丙) 2 mol SO3 ,甲和丙等效,甲与乙起始n(SO2):n(O2)=2:1,甲等效为在乙的基础上增大一倍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P甲=P丙 < 2P乙  ,A错误;甲中转化率增大m甲=m丙 > 2m乙,B正确;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均不变,C错误;平衡向正向移动,故Q甲>2Q乙,Q甲+Q丙 =197kJ/mol,故Q甲=Q丙 > 2Q乙不正确,D错误;故答案选B. 考点:平衡移动、化学平衡常数 8. 在下列各瓶物质中,不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显蓝色的是 A.氯水      B.碘水      C.加碘盐水溶液      D.溴蒸气 参考答案: C 9. 下列有关反应类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产物    B、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并且在加热的条件下一定发生消去反应    C、卤代烃一般来说在NaOH的水溶液中能发生取代反应,而在NaOH的醇溶液中不一定能发       生消去反应    D、酯类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水解一定得到相应的羧酸和醇 参考答案: C 略 10.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钠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Na2O或Na2O2时,失电子数目均为NA B.1 mo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时,转移2NA个电子 C.1 mol·L-1的NaOH溶液中含Na+数目为NA D.1 mol Na2O2晶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2NA 参考答案: A 【ks5u解析】A、钠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Na2O或Na2O2时,钠由0价变成+1价,失去一个电子,所以失电子的数目均为NA,故A正确; B、1mo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时,转移1mol电子,所以转移NA个电子,故B错误; C、溶液的体积不知无法求微粒的数目,故C错误; D、Na2O2的构微粒是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所以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所以阴离子数目为NA,故D错误;故选A.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臭氧是饮用水的理想消毒剂之一,原因是臭氧杀菌能力强且又不影响水质 B.“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生成可溶性Ca(HCO3)2的缘故 C.实验室使用“通风橱”是不环保的做法,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 D.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气味,是由于油脂与水发生了水解反应 参考答案: D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将有害物质氧化后自身被还原成氧气,因此是饮用水的理想消毒剂,A选项正确;水中含有溶解的CO2,其与CaCO3反应得到易溶于水的Ca(HCO3)2,B选项正确;实验室使用“通风橱”只是将有毒害的气体抽出实验室,但是未进行处理便排入大气,污染环境,不环保,C选项正确;变质的油脂是由于油脂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D选项不正确。 12.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 A.C(s)+O2(g)===CO2(g)   △H1         C(s)+1/2O2(g)===CO(g)  △H2 B.H2(g)+1/2O2(g)===H2O(l)  △H1       2H2(g)+O2(g)===2H2O(l)  △H2 C.S(g)+O2(g)===SO2(g)  △H1         S(s)+O2(g)===SO2(g)  △H2 D.CaCO3(s)===CaO(s)+CO2(g)  △H1     CaO(s)+H2O(l)===Ca(OH)2(s)  △H2 参考答案: BD 略 13.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陶瓷、水泥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其生产原料都是石灰石 B.钢铁里的铁和碳在潮湿的空气中因构成许多原电池而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C.聚氯乙烯塑料在日常生活中可用来进行食品包装 D.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常温下铝不与氧气反应 参考答案: B 14. 下列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从海带等海产品中获得单质碘          B.用铝土矿冶炼金属铝         C.将原油分馏得到石油气、汽油等产品    D.将煤干馏得到焦炭、煤焦油等 参考答案: C 略 15. 下列各组元素,按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升高的顺序排列的(  )。 A.K、Na、Li      B.C、N、O        C.Cl、S、P      D.Al、Mg、Na 参考答案: A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2分) 某学生为测定某氨水中NH3?H2O的物质的量浓度,进行如下实验(已知硫酸铵溶液呈弱酸性): I.将浓度为0.1000 mol·L-1的标准硫酸溶液装入洗涤、润洗后的酸式滴定管中,调节液面,记录读数; II.用碱式滴定管移取20.00 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III.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记录读数。 IV.再重复上述操作两次。 试填空: (1)装入标准溶液后,调节液面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2) III步操作中的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 (3)滴定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判断滴定终点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4)硫酸溶液读数如下表所示,按所得数据可得氨水中NH3?H2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滴定前 滴定后 第一次 0.70 16.15 第二次 0.05 16.35 第三次 0.35 15.70 (5)下列操作中会使所测NH3?H2O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 a.I步操作中未用标准酸溶液润洗滴定管 b.I步操作中改用酚酞试液做酸碱指示剂 c.II步操作中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d.III步操作后发现滴定管尖嘴部有气泡且未处理 e.读取硫酸体积时,开始时仰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 参考答案: (1)检查并排出尖嘴部分的气泡   (2分) (2)便于观察溶液中颜色的变化,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2分) (3)NH3·H2O+H+=NH4++H2O  (2分) 溶液由黄色刚好变为橙色且保持半分钟不褪色(2分) (4)0.1540 mol·L-1 (2分) (5)bde(2分)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充分燃烧某糖,消耗的O2,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都相等,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它最简式量的6倍,0.1mol该糖能还原银氨溶液生成21.6g银, 0.1mol该糖能与30g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求该糖的:   (1)最简式;   (2)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 (3)若该糖是直链分子,试推导其结构式。 参考答案: 思路分析:因为该糖燃烧消耗的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都相等,所以该糖分子内C,H,O三种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2:2+1—2=1:2:1,故该糖的最简式为CH2O。最简式量为30,依题意,该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30=180,分子式为CH2O6,即C6H12O6.      由于该糖为直链分子,且由于多个-OH连在同一碳原子上不稳定,故该糖的结构简式为:      该糖的结构为五羟基醛,为葡萄糖。      启示:本题着重考察了葡萄糖分子结构和主要化学反应,要求学生所学概念十分清楚,并能用数学手段推导出葡萄糖分子的结构。 18. 一种无色液态有机物具有下列性质:①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②与碳酸钠不发生反应  ③其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7。 (1)推断该物质属于哪一类有机化合物。 (2)计算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 (3)写出该有机物可能有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 参考答案: (1)醇  (2)74  C4H10O (3)CH3CH2CH2CH2OH  (CH3)2CHCH2OH 19. 在0.100 mol·L-1的H3BO3溶液中,[H+]=7.75×10-6,可推知硼酸的电离常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