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南县青树嘴镇沙港市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南省益阳市南县青树嘴镇沙港市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具有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黑色;具有b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褐 色另有I(i)基因与狗的毛色形成也有关,当I基因存在时狗的毛色为白毛。这两对 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以下是一个狗毛色的杂交实验:   P   褐毛狗   ×   白毛狗                    ↓ F1        白毛狗           ↓互交 F2  白毛狗   黑毛狗   褐毛狗     12  ∶  3  ∶  1   (1)F2中,黑毛狗的基因型是            ;如果让F2白毛狗随机交配,理论上其后代 中褐色狗的概率是        。如果让 F2中褐毛狗与 F1交配,理论上其后代的表现 型及其数量比应           。 (2)B与b基因的本质区别是                       。狗的毛色遗传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是                      。 (3)右图为F1的白毛狗的某组织切片显微图像,该图像来自于雌性亲本,依据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③与细胞②、①相比较,除细胞大小外,最明显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Bii和Bbii    1/36    白毛狗:黑毛狗:褐毛狗=2∶1∶1  (2)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两对基因决定一种性状 (3)图中标号②的细胞的不均等分裂   (4)细胞③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数目减半 2. 如表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  ) 实验编号 实验名称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①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 不能观察到位于两个细胞之间的脂肪滴 实验②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蚕豆叶下表皮细胞和蛙间皮细胞均能观察到细胞核和核糖体 实验③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某一时刻观察发现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 实验④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分生区中多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清晰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参考答案: C 【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检测脂肪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分析】1、质壁分离实验中,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不同,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 2、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时间长,分裂期所占时间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少;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解答】解:①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两个细胞之间的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①错误; ②核糖体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②错误; ③由于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不同,因此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某一时刻观察发现不同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③正确; ④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长,因此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视野中间期细胞多,分裂期细胞少,因此观察到染色体的细胞少,④错误. 故选:C.   3. 下列有机化合物或结构中,化学元素种类上与其它几项不同的是 A. 基因         B. 染色体       C. 核酸       D. ATP 参考答案: B 4. 在研究同一种哺乳动物的三个个体的两对相对性状时,发现其基因组成是:甲:DBb;乙:DdBB;丙:dBb。由此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三个生物的体细胞在细胞增殖后期染色体数目都相同 B.D与d位于X染色体上,B与b位于常染色体上 C.三者的基因型为甲:BbXDY;乙:BBXDXd;丙:BbXdY D.甲、乙、丙分别形成4、3、4种配子 参考答案: D 5.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       D.走向两极的均为A、a、B、b 参考答案: D 6. 某同学研究各种生态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的曲线图如图甲所示。老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是“曲线画得基本正确,但表达不完整”。下面是四位同学对该曲线图所作的补充,不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D 7. 一个基因型为TtMm(这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的数目、种类表示都正确的是刘文迁     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参考答案: D 8.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精细胞、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却都不断更新    B.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C.进行光合作用离不开叶绿体         D.抑制膜上载体的活性会阻碍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参考答案: C 9. 下图中能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②和③ 参考答案: A 10. 在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人体中,单体b的种类有4种 B.导致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的根本原因是C的结构具有多样性 C.人类的白化病基因起源于图中①过程中 D.图中A和C是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参考答案: B 11. 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分别用含有32P的T2噬菌体和含有35S的T2噬菌体进行侵染实验 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D.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 参考答案: B 12. 呼吸商(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 的一种指标。右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商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 是 A.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 B.呼吸商越大,细胞呼吸产生的CO2越多 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 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参考答案: A 13. 某人因受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A.脑干和脊髓              B.小脑和脊髓 C.小脑和脑干              D.只有脊髓 参考答案: A 14. 如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f表示核糖体,含有蛋白质及RNA B.—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条多肽链 C.图中所述过程越旺盛,核仁就越大 D.图中所表示的翻译过程是从右向左进行的 参考答案: C 解析:A正确,图中f表示核糖体,核糖体由蛋白质及RNA组成正确,一条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条多肽链;C错误,图中所示为翻译过程,不明确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所以不一定存在核仁;D正确,根据b、c、d肽链长度可以判断图中所表示的翻译过程是从右向左进行的。 15. 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其联系,其中“-0-<”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量以电位变化     D.在e点施加一点刺激,同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参考答案: C 16. 如图是某研宄小组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02的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数据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由图1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酶具有催化作用和专一性 B. 图2曲线出现AB段的原因最可能是过氧化氢酶的数量有限 C. 图3所示实验的自变量为溶液中H202量,因变量是酶的活性 D. 用淀粉为实验材料探宄pH对酶活性的影响也可得到图3所示结果 参考答案: B 由图1可以看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明显高于Fe3+,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A错误;图2曲线AB段,随着H2O2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加快,最可能原因是过氧化氢酶的数量有限,B正确;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实验3中自变量是不同的PH,C错误;因为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会被分解,所以不能用淀粉为材料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 17. 下表为一实验设计,表中“+”表示有,“”表示无。与此相关的正确分析是[   ] 试管编号 a b c d e f 2 mL 3%淀粉溶液 + + + - - - 2 mL 3%蔗糖溶液 - - - + + + 1 mL淀粉酶溶液 + + + + + + 反应温度(℃) 40 60 80 40 60 80 斐林试剂 + + + + + + ①本实验试图研究两个问题     ②可以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来检验实验结果 ③虽然不知道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但可以预期b号试管的反应颜色最深 ④设置的b、c、d号试管均可以看作是a号试管的对照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参考答案: C 18. 我国科学家首次阐明超细大气颗粒物(PM)引发呼吸道疾病与细胞自噬(依赖溶酶体对细胞内受损、变性的蛋白质和衰老的细胞器进行降解的过程)有关,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M主要以内吞作用的方式进入呼吸道上皮细胞 B.图中各种囊泡的膜结构相似 C.图中各种囊泡的融合都有赖于膜的流动性 D.若能够增强细胞的自噬作用,就能有效降低呼吸道疾病反应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由图可知,PM主要以内吞作用的方式进入呼吸道上皮细胞,A正确;图中各种囊泡的膜结构相似,都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B正确;图中各种囊泡的融合都有赖于膜的流动性,C正确;由图可知,若能够增强细胞的自噬作用,将激活体内有关免疫反应,引起气道炎症和黏液大量分泌,D错误. 19. 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