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宜陵中学高一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宜陵中学高一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生活在人大肠内的微生物           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          ④一根枯木及其上所有生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②①        D.③①④ 参考答案: D 2. 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下列研究成果与运用的主要方法不相符的是(  )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采取了假说一演绎法 B.沃森和克里克在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过程中使用了模型建构法 C.萨顿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D.格里菲斯和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参考答案: D 【考点】7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7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 【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4、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解答】解: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采取了假说一演绎法,A正确; B、沃森和克里克在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过程中使用了模型建构法(物理模型),B正确; C、萨顿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C正确; D、格里菲斯和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没有运用同位素标记法,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3. 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是两种重要的物质运输方式,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都需要载体蛋白 C.都能将物质由低浓度一侧运向高浓度一侧 D.都需要能量 参考答案: B. A、水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A错误; B、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都需要载体蛋白,B正确; C、主动运输将物质由低浓度一侧运向高浓度一侧,而协助扩散将物质由高浓度一侧运向低浓度一侧,C错误; D、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而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D错误. 4.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A. 活细胞中O的含量最高,H的数目最多 B. Mg是合成光合色素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C. 高等动物血液中Ca2+含量过低会导致肌无力 D. C是构成细胞内化合物的骨架 参考答案: A 【分析】 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详解】细胞鲜重中O的含量最高,H的数目最多,A正确。 Mg是细胞中的大量元素,B错误。 高等动物血液中Ca2+含量过低会导致抽搐,C错误。 C相连形成的碳链是构成细胞内有机大分子的骨架,D错误。 【点睛】C、H、O、N、P、S、K、Ca、Mg是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 技巧:活细胞中H2O最多,所以O含量最多,H的原子量最小,所以数目最多。 5. 右图表示酶活性是温度的函数。在温度X下发生下列哪种情况 A.底物能量太高所以不能与酶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B.反应自发进行,不需要酶参加 C.反应产物变得不稳定          D.酶的热变性开始发生 参考答案: D 6.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C.测交后代形状的分离比为1:1 D.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参考答案: D 【考点】85: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据此答题. 【解答】解: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是孟德尔的实验现象,A错误; B、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是通过数学统计学原理得到的实验现象,B错误; C、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是孟德尔对假说进行验证的结果,C错误; D、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彼此分离,这是分离定律的实质,D正确. 故选:D.   7. 右图为动物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关系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粒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AB段 B.BC段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 C.CD段发生在有丝分裂的中期 D.DE段细胞中央会出现细胞板 参考答案: B 8. 用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粉离体培育获得的植株 A.为三倍体   B.结实率降低,但果实大   C.为纯合子   D.其体细胞含三个染色体组 参考答案: D 9. 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叙述,合理的是   A.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   B.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   C.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   D.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参考答案: B 10. 构成生物大分子和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分别是    A.C和磷脂双分子层         B.C和蛋白质  C.O和磷脂双分子层        D.N和蛋白质 参考答案: A 11.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参考答案: B 12. 下图是细胞中一种常见的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丙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羧基和一个游离的氨基 B. 乙与其他氨基酸的区别在于羧基的数量 C. 甲是生物体中分子量最小的氨基酸 D. 生成物H20的H来自甲的氨基和乙的羧基 参考答案: A 【分析】 图示表示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 【详解】根据丙的结构示意图,丙含有两个游离的羧基(-COOH)和一个游离的氨基(-NH2),A正确;乙与其他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B错误;甲的R基是-CH3,分子量最小的氨基酸是甘氨酸,R基是-H,C错误;生成物H20的H来自甲的羧基和乙的氨基,D错误。故选A。 【点睛】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掌握氨基酸的结构,脱水缩合过程以及游离的氨基和羧基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3. 植物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结构是:(   ) A.线粒体、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液泡 C.液泡、叶绿体                        D.叶绿体、内质网 参考答案: C 14.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导致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分析其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双亲遗传物质融合                           B.染色体数目变化     C.同源的父方/母方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参考答案: B 15. 观察与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四位同学在实验室中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后的记录,你认为具有科学性的是        A.有丝分裂实验中,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B.在高倍镜下可看到,黑藻具有双层膜结构的叶绿体 C.将在蔗糖溶液中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若观察的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为了取得明显的效果,应调节出较暗的视野 参考答案: D 16. 细胞中脂肪的主要作用是    (    )   A.激素的主要成分    B.储能的主要物质   C.储能的唯一物质    D.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参考答案: B 17. 下列各图中,图形分别代表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在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时,各部分之间需要连接。下列连接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B 18. 南宋诗人杨万里有这样一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使荷叶呈绿色,荷花呈红色的物质各分布在 A.叶绿体和细胞质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叶绿体和液泡    D.细胞核和细胞质 参考答案: C 19. 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②基因也能复制 ③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它们是一一对应关系 ④基因在DNA双链上成对存在  ⑤它的化学结构很稳定,不会发生变化  ⑥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⑥           D.①③⑤⑥ 参考答案: C 20. 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所代表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三种  B.过程①②发生于人整个生命过程中 C.肌细胞与神经细胞内所含的核基因相同  D.细胞一生要经过的阶段是未分化、分化、衰老、死亡 参考答案: A 21. 斐林试剂与下列糖类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     A、果糖         B、蔗糖             C、淀粉         D、纤维素 参考答案: A 22. 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B.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和糖原 C.固醇类物质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 D.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 参考答案: B 23. 下列对DNA的正确叙述是 ①在某人的白细胞中,DNA上含有某人的全部遗传信息(   ) ②同一物种个体之间的DNA是完全相同的       ③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④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许多性状          ⑤转录时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参考答案: D 略 24. 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A中的膜除了酶以外还具有色素,而B中的膜则不具有色素 B.图B中的[H]主要来自于丙酮酸的分解,其反应速率受温度影响 C.图A、B两种生物膜所在的细胞器中含有少量的遗传物质 D.由于氧气分子可能自由进出图A、B两种膜,因此这两种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参考答案: D 25. 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一些细胞器,放入含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