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第四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第四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人类已知的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是 A.第I A族元素的化合物             B.第III A族元素的化合物 C.第IV A族元素的化合物            D.第VII A族元素的化合物 参考答案: C 2. 22688Ra可用于辐照治疗癌症,下列关于22688Ra说法正确的是 A. 核电荷数为138    B. 核外电子数为226 C. 中子数为50    D. 与22888Ra互为同位素 参考答案: D 【分析】 22688Ra的质量数为226,质子数为88,中子数为138。 【详解】A项、22688Ra的质子数为88,核电荷数为88,故A错误; B项、22688Ra的质子数为88,核外电子数为88,故B错误; C项、22688Ra的质量数为226,质子数为88,中子数为(226—88)=138,故C错误; D项、22688Ra与22888Ra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 故选D。 3. 同温同压下,气体A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体积比为1∶4,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B.17      C.44     D.64 参考答案: D 略 4.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图 ① 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B.用图 ② 所示实验装置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        C.图 ③ 表示可逆反应“CO(g)+H2O(g)      CO2(g)+H2(g)”为放热反应        D.图 ④ 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也相同 参考答案: AC 略 5.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CO2的电子式:      B.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1737Cl C.NH4Cl的电子式:     D.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参考答案: D 略 6. 肼(N2H4)是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反应时N2O4为氧化剂,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N2O4(g)△H=+8.7kJ/mol;N2H4(g)+O2(g)=N2(g)+2H2O(g)△H=-534.0kJ/mol.下列表示肼跟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N2H4(g)+N2O4(g)=3N2(g)+4H2O(g)△H=-542.7kJ/mol B. 2N2H4(g)+N2O4(g)=3N2(g)+4H2O(g)△H=-1059.3kJ/mol C. 2N2H4(g)+N2O4(g)=3N2(g)+4H2O(g)△H=-1076.7kJ/mol D. N2H4(g)+N2O4(g)=N2(g)+2H2O(g)△H=-1076.7kJ/mol 参考答案: C 已知:①N2(g)+2O2(g)=N2O4(g)△H=+8.7kJ/mol ②N2H4(g)+O2(g)=N2(g)+2H2O(g)△H=-534.0kJ/mol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将方程式②×2-①即得到肼和N2H4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2H4(g)+N2O4(g)=3N2(g)+4H2O(g)△H=-1076.7kJ/mol,或N2H4(g)+N2O4(g)=N2(g)+2H2O(g)△H=-538.35 kJ/mol,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出反应热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区别。另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一是化学原理是否正确,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否符合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二是状态是否标明;三是反应热ΔH的符号和单位是否正确;四是反应热的数值与物质的系数是否对应。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夏天混用不同品牌的墨水书写时,钢笔的笔尖容易发生堵塞是因为胶体发生了聚沉 B. 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其阳离子只有氧化性 C. 实验室用托盘天平称量烧碱时,为防止腐蚀托盘,需在托盘上垫上小纸片 D. 合金的硬度一般小于它的成分金属,熔点高于它的成分金属 参考答案: A 【详解】A.不同牌号墨水所带电荷不同,混合使用发生胶体聚沉,钢笔堵塞,故A正确; B.金属原子只能失电子表现还原性,金属阳离子可以表现氧化性也可以表现还原性,如Fe2+,可以被氧化为Fe3+,也可以被还原为Fe,故B错误; C.一般药品称量时要在托盘上垫一张纸,但氢氧化钠易潮解、有腐蚀性,若也垫上纸,氢氧化钠潮解后会将纸润湿而进一步腐蚀托盘,所以像氢氧化钠这种易潮解及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烧杯里进行称量,如用小烧杯,故C错误; D.合金的硬度一般情况下比它的各成分金属大,合金熔点低于成分金属,故D错误。 故选A。 8. 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能放出x kJ能量 C.断裂2 mol A—B键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 D.2 mol AB的总能量高于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 参考答案: C 略 9. 下列关于物质所属类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 B.液氯属于混和物 C.Na2SiO3属于强电解质 D.纯碱属于盐 参考答案: B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分析】A.两性氧化物指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与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与水的氧化物; B.混合物指由多种物质组成,液氯是氯气的液态形式; C.钠盐属于强电解质; D.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 【解答】解:A.氧化铝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故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故A正确; B.液氯是氯气的液态形式,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 C.Na2SiO3属于钠盐,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C正确; D.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故D正确; 故选B.   10.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一般条件下都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 B. 原子半径大小:XW C. 化合物Z2Y和ZWY3都只存在离子键 D. Y、W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X为C元素,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则Y为O元素,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W为F或Cl元素,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Z为Na元素,W只能为Cl元素,A.X与Y形成的化合物有CO、CO2等,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CO和NaOH不反应,故A错误;B.一般说来,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大小X>Y,Z>W,故B错误;C.化合物Z2Y和ZWY3分别为Na2O、NaClO3,NaClO3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故C错误;D.Y的单质臭氧,W的单质氯气,对应的化合物ClO2,可作为水的消毒剂,故D正确。故选D。 11. 黑火药是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的成分是硝酸钾、炭粉和硫粉的混合物,点火爆炸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硫化钾和氮气。在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为             A.S                B.C                 C.N                D.S和N 参考答案: D 略 12.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HNO3                      B.C2H5OH            C.NH4NO3              D.CO2 参考答案: D 略 1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0mL0.1mol/L 的NaCl溶液中,Na+与Cl﹣离子总数为0.2NA B.2NA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为44g C.NA个氢气分子所占的体积为22.4L D.17g氨气中所含原子数为NA 参考答案: A 解:A、1000mL0.1mol/L 的NaCl溶液,氯化钠的物质的量=1L×0.1mol/L=0.1mol,氯化钠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氯离子。两者总数为0.2mol,故A正确; B、2NA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2mol×44g/mol=88g,故B错误; C、标况下,任何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此题未说明气体所处的状态,故C错误; D、17g氨气的物质的量未1mol,含有原子数为3+1=4mol,故D错误,故选A。   14.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 B.S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C.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 D.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R原子表示为:R 参考答案: C 略 15. 下列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A. 河流入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洲 B. 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制成豆腐 C. 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 D. 清晨,人们经常看到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参考答案: C 【详解】A.河流中的水含有泥沙胶粒,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等电解质,二者相遇是可以发生胶体凝聚,就形成三角洲,与胶体有关; B.豆浆具有胶体的性质,向其中加入盐卤,盐卤中含丰富的电解质硫酸钙等,可以使豆浆凝聚,与胶体有关;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FeCl3+3NaOH=Fe(OH)3↓+3NaCl,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与胶体性质无关; D.清晨的雾属于胶体,人们经常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森林时产生美丽的景象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和胶体性质有关;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明确胶体常见的性质有丁达尔现象、胶体的聚沉、电泳等以及利用胶体性质对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进行解释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ClO2作为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将逐渐用来取代Cl2成为自来水的消毒剂。已知ClO2是一种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的气体,实验室制备ClO2的原理是用亚氯酸钠固体与氯气反应 :2NaClO2 + Cl2 ===2ClO2 + 2NaCl。 下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备和收集一定量较纯净的ClO2的装置(某些夹持装置和垫持用品省略)。其中E中盛有CCl4液体(用于除去ClO2中的未反应的Cl2)。 (1)仪器P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装置A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装置中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F为ClO2收集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