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萃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广东省梅州市萃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x,y)|},正确的是(  ) A.(﹣1,1),(0,0) B.{(﹣1,1),(0,0)} C.{x=﹣1或0,y=1或0} D.{﹣1,0,1} 参考答案: B 【考点】集合的表示法. 【分析】解方程组,能用列举法表示所求集合. 【解答】解:集合{(x,y)|}={(﹣1,1),(0,0)}, 故选:B. 2. 设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S,且3∈S,4?S,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A. B.C.         D.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 C 【考点】其他不等式的解法;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已知中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S,且3∈S,4?S,将3,4分别代入可以构造一个关于a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求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S, 若3∈S,则,解得a∈(﹣∞,)∪(9,+∞) 若4?S,则16﹣a=0,或,解得a∈[,16] ∵[(﹣∞,)∪(9,+∞)]∪[,16]= 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定,其中根据已知条件构造关于a的不等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易忽略4?S时,包括4使分母为0的情况,而错解为 3. 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略 4. 设[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例如:[5.5]=5,[一5.5]=﹣6),则不等式[x]2﹣5[x]+6≤0的解集为(  ) A.(2,3) B.[2,4) C.[2,3] D.(2,3] 参考答案: B 【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 【分析】先将[x]看成整体,利用不等式[x]2﹣5[x]+6≤0求出[x]的范围,然后根据新定义[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得到x的范围. 【解答】解:不等式[x]2﹣5[x]+6≤0可化为: ([x]﹣2)([x]﹣3)≤0 解得:2≤[x]≤3, 所以解集为2≤[x]≤3, 根据[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得不等式的解集为:2≤x<4 故选B. 5. 直线与互相垂直,则的值是(  ) A.                             B.1                              C.0或                      D.1或 参考答案: D 6. 在数列{an}中,已知a1 = 2,,则a4等于(  ) A.4             B.11            C.10            D.8 参考答案: B 略 7. 在△ABC中,a=6,B=30°,C=120°,则△ABC的面积是(  ) A.9              B.9          C.18             D.18 参考答案: B 8. 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在该几何体的各个面中.面积最小的面的面积为(  ) A.4 B.4 C.4 D.8 参考答案: B 【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分析】作出直观图,根据三视图数据计算各个表面的面积比较得出. 【解答】解:根据三视图作出物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显然S△PCD>S△ABC. 由三视图特征可知PA⊥平面ABC,DB⊥平面ABC,AB⊥AC,PA=AB=AC=4,DB=2, ∴BC=4,∴S△ABC==8,S△PAC==8,S△BCD==4.S梯形PABD==12. ∴△BCD的面积最小. 故选B.      9. 如图是某条公共汽车线路收支差额y与乘客量x的图象(实线),由于目前本线路亏损,公司有关人员提出两种扭亏为盈的方案(虚线),这两种方案分别是(  ) A.方案①降低成本,票价不变,方案②提高票价而成本不变; B.方案①提高票价而成本不变,方案②降低成本,票价不变; C.方案①降低成本,票价提高,方案②提高票价而成本不变; D.方案①提高成本,票价不变,方案②降低票价且成本降低 参考答案: B 【考点】函数的图象. 【分析】根据题意知图象反应了收支差额y与乘客量x的变化情况,即直线的斜率说明票价问题;当x=0的点说明公司的成本情况,再结合图象进行说明. 【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知,方案①:两直线平行即票价不变,直线向上平移说明当乘客量为0时,收入是0但是支出的变少了,即说明了此建议是降低成本而保持票价不变; 由图看出,方案②:当乘客量为0时,支出不变,但是直线的倾斜角变大,即相同的乘客量时收入变大,即票价提高了,即说明了此建议是提高票价而保持成本不变, 故选:B. 10. 设集合A={4,5,7,9},B={3,4,7,8,9},全集U=AB,则集合中的元素共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参考答案: A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是一切实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 12. 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                  . 参考答案: 13. 已知、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那么等于    . 参考答案: 略 14. 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cos A=,cos B=,b=3,则c=________. 参考答案: 15. (3分)已知函数g(x)=ax2﹣2ax+1+b(a>0)在区间[2,3]上有最大值4和最小值1,则a+b的值为         . 参考答案: 1 考点: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 专题: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 首先把函数g(x)=ax2﹣2ax+1+b(a>0)转化为顶点式g(x)=a(x﹣1)2+1+b﹣a,从而确定函数的对称轴方程x=1,又因为a>0,所以x∈[1,+∞)为单调递增函数,函数在区间[2,3]上有最大值4和最小值1,所以g(2)=1,g(3)=4,进一步建立方程组求的结果. 解答: 函数g(x)=ax2﹣2ax+1+b转化为: g(x)=a(x﹣1)2+1+b﹣a ∴函数的对称轴方程x=1, ∵a>0, ∴x∈[1,+∞)为单调递增函数 在区间[2,3]上有最大值4和最小值1, ∴ 即 解得 ∴a+b=1 故答案为:1 点评: 本题重点考查的知识点:二次函数的顶点式与一般式的互化,单调性在函数值中的应用,及相关的运算问题. 16. 一个数分别加上20,50,100后得到的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其公比为      . 参考答案: 略 17. 某单位有工程师6人,技术员12人,技工18人,要从这些人中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如果采用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无须剔除个体;如果样本容量增加1个,则在采用系统抽样时需要在总体中先剔除一个个体,则n的值为    . 参考答案: 6 【考点】分层抽样方法;系统抽样方法. 【分析】由题意知采用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不用剔除个体;如果样本容量增加一个,则在采用系统抽样时,需要在总体中先剔除1个个体,算出总体个数,根据分层抽样的比例和抽取的工程师人数得到n应是6的倍数,36的约数,由系统抽样得到必须是整数,验证出n的值. 【解答】解:由题意知采用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不用剔除个体; 如果样本容量增加一个,则在采用系统抽样时, 需要在总体中先剔除1个个体, ∵总体容量为6+12+18=36. 当样本容量是n时,由题意知,系统抽样的间隔为, 分层抽样的比例是,抽取的工程师人数为 ?6=, 技术员人数为 ?12=,技工人数为 ?18=, ∵n应是6的倍数,36的约数, 即n=6,12,18. 当样本容量为(n+1)时,总体容量是35人, 系统抽样的间隔为, ∵必须是整数, ∴n只能取6. 即样本容量n=6. 故答案为:6.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参考答案: 见解析. 解: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  解得:,,, ∴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故答案为:. 19. 如图是一个面积为1的三角形,现进行如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别连结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构成4个三角形,挖去中间一个三角形(如图①中阴影部分所示),并在挖去的三角形上贴上数字标签“1”;第二次操作:连结剩余的三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再挖去各自中间的三角形(如图②中阴影部分所示),同时在挖去的3个三角形上都贴上数字标签“2”;第三次操作:连结剩余的各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再挖去各自中间的三角形,同时在挖去的三角形上都贴上数字标签“3”;…,如此下去.记第n次操作中挖去的三角形个数为an.如a1=1,a2=3. (1)求an; (2)求第n次操作后,挖去的所有三角形面积之和Pn? (3)求第n次操作后,挖去的所有三角形上所贴标签上的数字和Qn. 参考答案: 【考点】数列的求和. 【分析】(1)由题意知,数列{an}是以1为首项,以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进而可得an; (2)记第n次操作中挖去的一个三角形面积为bn,则{bn}是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进而可得第n次操作后,挖去的所有三角形面积之和Pn; (3)由题意知,第n次操作中挖去的所有三角形上所贴标签上的数字之和为n?3n﹣1,利用错位相减法,可得挖去的所有三角形上所贴标签上的数字和Qn. 【解答】解:(1)由题意知,数列{an}是以1为首项,以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an=3n﹣1.﹣﹣﹣﹣﹣﹣﹣﹣﹣﹣﹣﹣﹣﹣﹣﹣﹣﹣﹣﹣﹣﹣﹣﹣﹣﹣﹣﹣﹣﹣﹣﹣﹣﹣﹣﹣﹣﹣﹣﹣ (2)记第n次操作中挖去的一个三角形面积为bn, 则{bn}是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bn=, 故第n次操作中挖去的所有三角形面积为3n﹣1﹣=,﹣﹣﹣﹣﹣﹣﹣﹣﹣﹣ 从而第n次操作后挖去的所有三角形面积之和Pn==.﹣﹣﹣﹣﹣ (3)由题意知,第n次操作中挖去的所有三角形上所贴标签上的数字之和为n?3n﹣1,﹣﹣ 所以所有三角形上所贴标签上的数字的和Qn=1×1+2×3+…+n?3n﹣1,① 则3Qn=1×3+2×32+…+n?3n,② ①﹣②得,﹣2Qn=1+3+32+…+3n﹣1﹣n?3n=,﹣﹣﹣﹣﹣﹣﹣﹣﹣﹣﹣﹣﹣﹣ 故Qn=.﹣﹣﹣﹣﹣﹣﹣﹣﹣﹣﹣﹣﹣﹣﹣﹣﹣﹣﹣﹣﹣﹣﹣﹣﹣﹣﹣ 20.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矩形,侧棱垂直于底面,、 分别是、的中点。 (1)求证:; (2)求证:平面。 参考答案: 证明: (1)∵PA⊥底面ABCD ∴AD是PD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 ∵CD平面ABCD且CD⊥AD ∴CD⊥PD. (2)取CD中点G,连EG、FG, ∵E、F分别是AB、PC的中点 ∴EG∥AD,FG∥PD ∴平面EFG∥平面PAD,故EF∥平面PAD 略 21. 已知函数,且. (Ⅰ)判断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Ⅱ)判断在区间上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Ⅲ)若在区间上,不等式恒成立,试确定实数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解:(Ⅰ)由得:         ∴,其定义域为          又         ∴函数在上为奇函数。  (II)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