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四中学顺义分校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北京第四中学顺义分校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2倍,甲从H米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米高处与甲同时自由下落,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 下落过程中,下落1s末时,它们速度相同 C. 甲乙落地的速度相同 D. 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参考答案: B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解:AB、因为甲乙物体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任意时刻的速度为:v=gt,所以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等,故A错误,B正确. C、由位移速度关系式:v2=2ax,可解得落地时速度不同,故C错误. D、因为甲乙物体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为g,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与乙的加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2. (单选)下列情形下,物体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A.研究自行车车轮转动时,可以把自行车看作质点 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运动时,可以把乒乓球当作质点 C.研究“辽宁舰”在太平洋上的位置时,可以把它当作质点 D.确定一列火车通过某一电线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当作质点 参考答案: C 3. (单选)爱因斯坦说:“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在科学史上,伽利略享有“近代科学方法论的奠基人”的美誉。根据你对物理学的学习和对伽利略的了解,他的物理思想方法的研究顺序是(    )                          A.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 B.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提出假说 C.实验验证,合理外推,提出假说,数学推理 D.合理外推,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 参考答案: A 4. “请确定物体在5s时的位置”,这里的“5s时”应理解为(    ) A.0到5s这一段时间                B.4s末到5s末这一段时间 C.5s初,即4s末这一时刻           D.5s末这一时刻 参考答案: D 5. .质量一定的物体 A、速度发生变化时,动能一定发生变化 B、速度发生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发生变化 C、速度不变时,其动能一定不变 D、动能不变时,速度一定不变 参考答案: BC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4分)图描述的是生活中的两个情景,写出它们运用的物理知识 甲:                          ;乙:                         参考答案: 惯性;利用滚动摩擦减小摩擦(言之有理均可) 7. 某同学采用半径R=25cm的1/4圆弧轨道做平抛运动实验,其部分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实验中,通过调整使出口末端B的切线水平后,让小球从圆弧顶端的A点由静止释放.图乙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照片中的每个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代表的实际长度为4.85cm.已知闪光频率是10Hz.则根据上述的信息可知 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B时的速度大小vB=______m/s,小球在D点时的竖直速度大小vDy=________m/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 参考答案: )解析:(1)小球每两个相邻位置之间距离为4格,时间为0.1 s,故平抛运动的水平初速度v0===1.94(m/s),抛出后,对竖直方向上小球的运动进行分析,vD=CE==1.94 (m/s),当地重力加速度g===9.7 (m/s2). 8.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为R1,公转周期为T1,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半径为R2,公转周期为T2,则太阳和地球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 如图所示,有两条黑、白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部用线与墙壁连接,黑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设线均水平,若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及毛巾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欲将黑、白毛巾分离开来,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加的水平力为     . 参考答案: 5μmg.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滑动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滑动摩擦力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根据受力分析,分别对白毛巾,黑毛巾进行力的分析,由公式f=μmg与平衡条件,即可求解. 【解答】解:根据受力平衡,则有黑毛巾匀速拉出时,黑毛巾有四个面受到摩擦力,平衡时 F=f1+f2+f3+f4=μ?mg+μmg+μmg+μ2mg=5μmg, 故答案为:5μmg. 10.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理想的纸带,按每打5个点(时间间隔T=0.1s)取一个计数点的方法标出计数点.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测得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纸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打计数点3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m/s 参考答案: 1.92 m/s2, 0.576  m/s. 11. 某同学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每次相对应的弹簧的长度L作出的F-L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弹簧的原长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劲度系数为_330N/m____,弹簧的原长为__7.0cm___ 12. 宇宙中存在由质量相等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四星系统离其他恒星较远,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四星系统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稳定的四星系统存在这样一种形式:有三颗星位于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项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而第四颗星刚好位于三角形的中心不动. 已知每颗星体质量均为m, 引力常量为G,星体运动的周期T=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3. 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在0~10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方向________;在10~40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在40~60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方向________。 参考答案: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下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 (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             cm, (3)打第3个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                m/s。 参考答案: (1) 0.74  (2)4.36  (3) 0.47  15. 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1.00 k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连续点中的三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0 m/s2,那么:  (1)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点到________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从O点到(1)问中所取的点,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____ J,  动能增加量ΔEk=________ J (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3)若测出纸带上所有各点到O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及物体下落的高 度h,则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1.88 1.84 (3)A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已知某行星质量为m,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太阳的半径是R,则太阳的质量是多少?(万有引力常量为G) 参考答案: 解:行星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故: G=m()2R, 联立解得:M=; 答:太阳的质量是.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行星绕着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可得太阳的质量. 17. 一汽车以0.5m/s的初速度,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汽车在第3s末的速度是多少? (2)汽车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解:(1)由速度公式:  vt=v0+at            (3分)                   得3s末速度: v1=6.5m/s           (3分) (2)解法一:4s末速度:v2=8.5m/s        (3分)   则4s内的平均速度:       (3分) 解法二:汽车在前4s内的位移:       (3分)         代入数据得:x=18m        则前4s内的平均速度:       (3分) 18. (8分)以15m/s的速度行使的无轨电车,在关闭发动机后,经过10秒停下来。电车的质量是4.0×103 kg,求电车所受阻力? 参考答案: a==m/s2=-1.5 m/s2 -f=ma  N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