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小组合作模式新教案(一)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多彩的民族文化 单元教材分析:专题:多彩的民族文化(民间故事)课题及分类:精读课文:1 神鸟 3 冬不拉 4 火把节略读课文:2*格萨尔王的故事 5*刘三姐综合能力训练:语文百花园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一组成。这个单元以“多彩的民族文化”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单元前面编排了导语,并配有情景图,以渲染“神话”的气氛,并向学生做出阅读欣赏这些神话的提示。这五篇都是围绕这个专题选编的,神话内容不仅生动有趣,而且耐人寻味,从不同角度给人以启迪 神鸟这篇课文是蒙古族民间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只聪明伶俐会说话的神鸟,许多国家的国王、大臣和富翁都想得到它,但都没有捉到。依尔特戈尔可汗三次捉到神鸟,神鸟却用讲故事的方法三次逃脱了。神鸟分别讲了狗、猫、乌鸦三个善良的小动物被错杀的故事,刻画了三个忠于职守、勇于救人的形象,同时也告诉人们处理事情要经过仔细调查,否则会伤及无辜甚至会伤害忠良。格萨尔王的故事选自规模宏伟的藏族英雄史诗 格萨尔王的传。说的是格萨尔王名字叫觉如,是藏族传说中的神灵和英雄。他按天神的旨意从岭部落来到玉隆,消灭恶魔,杀死强盗,使那里的商人生意兴隆。有一年,岭部落遭遇连日不停的大雪,人畜很难存活。觉如答应岭部落迁移到玉隆,使岭部落的百姓在那里开始了新的生活。觉如也成了他们的领袖。这个故事展现出藏族人民心目中一位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英雄形象。冬不拉是一篇哈萨克族民间传说,讲的是关于哈萨克族的一种民间乐器“冬不拉”名字来历的动人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体形庞大性情凶恶的瞎熊,经常伤害哈萨克族的人和牲畜,一位叫冬不拉的王子自告奋勇去除掉瞎熊。他勇敢地与瞎熊进行了激烈地搏斗,最后,杀死了瞎熊,自己也牺牲了。一个叫阿肯的老牧民,用琴声把这个悲壮的故事讲述给国王听。无比悲痛的国王为儿子的英勇和人民对儿子的怀念而感到欣慰。为了纪念王子,牧民们把阿肯弹拨的这种乐器叫“冬不拉”,把使用这种乐器的艺人叫做“阿肯”。这个凄凉而悲壮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勇敢、善良、勇于为民除害牺牲自己的品德的赞美之情。火把节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闹场面和彝家火把节的来历,修 订 栏展现了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和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刘三姐这篇课文写的是聪明伶俐的壮族姑娘刘三姐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她用山歌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深受乡亲们爱戴,歌颂了刘三姐勇敢、正直的人品,同时反映了人民群众爱憎分明和机智勇敢的品质。本单元以“要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多彩的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为专题。分别讲述了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彝族、壮族的民间传说故事,每篇课文后的思考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让学生通过感悟、理解、有感情朗读,来品味优美词句,感受到我国各族人民的勇敢、淳朴、善良的美德,同时也会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语文百花园一”包 括“温故知新”“口语交际”“习作”三个栏目。“温故知新”中 的“理解与积累”编排的是理解成语和枳累成语的练习,使学生能掌握自学词语的能力,并对本单元出现的大量成语进行积累。“拓展与交流”以总结交流的形式,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评价与交流,使学生在阅读中对内容的把握、语言的品味、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有一个质的提高。“阅读平台”提供的 短 文 泼水节描写的是傣族新年泼水节的狂欢场面,主要还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多彩的民族文化。“积少成多”编排了一组少数民族谚语,告诉人们要做一个善良有志气有作为的人的道理。“口语交际”和“习作”也是围绕民间故事来进行的。“民间故事或民间歌谣交流会”是本单元课文学习的一个延续,使学生共享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及给他们带来的有益的启迪。习作续编神鸟的故事是在本单元学习阅读了大量的民间故事的基础上的一次习作实践,也是一次想象作文的训练。单元教学目标:1 .随课文识字3 2个,会写生字3 8个。(1 5课)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课、第4课)背 诵优美语段(第3课 的1 5、1 6自然段)3.引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第1课、第2课、第5课)4.引导学生初步搜集、整理民间故事,学习民间故事的表现手法,展现想象的翅膀,学写故事。(百花园一)单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间文学的魅力。单元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习民间故事的表现手法,展开想象,学写故事。修订栏单元课时划分:修 订 栏1神鸟(2课时)2*格萨尔王的故事(1课时)3冬不拉(2课时)4火把节(2课时)5*刘三姐(1课时)语文百花园一(4 课时)1神鸟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学会生字新词,采用不同方法识记会写字,读会会认字,利用多种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3 .能理清课文条理,知道神鸟的特点和三个故事内容。4 .搜集蒙古族的民间故事。学习重点:1 .掌握本课生字词,读 准”淙、傍、可汗”的读音,能正确书写“婉、救、贼、袱;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婉转、聪明伶俐、粗枝大叶”的意思。2 .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1 .“救、婉、澈”这三个字的正确写法,“淙、傍、可汗”的读音2 .理清课文条理,概括主要内容。预习设置的内容、形式及方法:1 .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与童话的区别。2.自 学 1 3个一类字,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5个生字,在本上写三遍,将易错点用红笔标出。(常规要求)3.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家长和学生评价相结合)4 .画出描写神鸟特点的词语,并想想意思;标出神鸟讲的三个故事的段落并试着进行概括。(书中完成)5.这篇课文先讲了神鸟是一只()、()的鸟,许多国家的国王、大臣、富翁等想得到,但(),后来,可汗三次捉到又让神鸟()的故事。教学过程:一、预习交流:1 .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一个有5 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我们要学习的第一单元都是民间传说故事。那么,什么是民间传说故事。(1)交流什么是民间传说故事。(2)今天我们要学的是蒙古族民间传说故事,能用你们搜集到的资料介绍一下蒙古族吗?(交流自己预习的有关蒙古族的资料,让学生明白蒙古族的居住地、生活习俗、历史、语言等方面。)(3 )同学们,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板题)2.交流生字词:以小组合作形式来进行二、预习反馈:1 .同桌合作朗读课文,进行评价。预设:篇幅较长,学生较难认真完成。后教:学生读完后,教师随机点名检查,对完成较好的学生加星鼓励。2.小组汇报生字学习情况。预设:“淙、傍”的读音要加强;“婉”的字形书写。后教:对于读音不准的字要反复训练;“婉”字的识记可利用形近 字“宛”来比较。3 .预习设置4预设:学生找的段落不够准确后教: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更有目标性,重点指导学困生发言4.预习设置5预设:学生的语言不够简练后教:抓住段落中的重点词,进行提取三、出示达标检测题:1 .看拼音写词语(基础题)修 订 栏l i n g l i w a n z h u a n g f e n f t i q T n g c h e d i s h e n g t a n q i(2.燥躁噪3.淙傍埋)()()()()形近字组词(基础题)()()唉(挨()()选择正确读音(基础题)(c 6 n g(b a n(m a n碗(婉(宛()c h 6 n g )淙b a n g )晚m d i)怨寒(x u d n x u a n更(g d n g g e n g4 .填 空(提高题)神 鸟 是 一 只(暄夫修 订 栏)的鸟,课文讲了关于)三种动物的故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神鸟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2.引导学生探究三个善良小动物被错杀的原因,从而得到启示做人要善良。3.引导学生懂得“人们处理事情要经过调查,否则会伤及无辜甚至会伤害忠良”的道理。教学重点:读课文,了解神鸟的神,从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从神鸟讲的三个故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达出来的。预习设置的内容、形式及方法:1 .神鸟是如何一次又一次逃脱的?2 .找出描写可汗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特点,在书上批注。3 .评价文中印象深刻的人物或动物。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预习交流:小组合作交流三、预习反馈1 .预习设置1 交流:“预设:这个问题设计到了三个故事和神鸟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既又”的句式特点。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方式概括答案。2.交流预习设置2文中有一处心理描写,三处语言描写的句子,学生汇报时要指导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如重点词、标点等练习朗读。3.交流预习设置3预设:可学习先从词评价,再扩展到句子的评价如:狗、忠实的狗、这只忠实的狗真可怜!四、出示探究题:神鸟的“神”表现在哪儿?思考:神鸟为什么要让可汗抓住?神鸟讲故事的目的是什么?预设:学生的回答一定不全面,引导学生从它的“聪明伶俐”和“教育人们要善良入手”,明确文章的中心。五、总结写法你学文后,有什么发现?(大故事里有小故事,有详有略,蕴含道理)六、达标检测题1 .填 空(基础题)课 文 讲 了()的故事,神鸟分别讲了()、()、()三个小故事,告诉我们()。2.课后练习题3(造句)3 .选择课文中的个人物或动物进行评价。(拓展题)七、板书设计:1 神鸟C忠实的狗聪明伶俐J 尽职的猫处 事 多 思 勇于救人的乌鸦知识链接:1,教参书第 3 1 页(民间传说故事)2.同步读本 成吉思汗和鹰2*格萨尔王的故事学习目标:1 .能快速默读课文,知道文章讲了一个关于格萨尔王的什么故事。2 .学会生字新词,读会会认字,利用多种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3 .能理清课文条理,知道格萨尔王为民除害的英雄形象。学习重点:1,掌握本课生字词,读 准“哈达、犊、缴”的读音,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岭地、饥馍、驰骋”的意思。2 .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过程。(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教学难点:理清课文条理,概括主要内容。预习设置的内容、形式及方法:1 .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的基础匕试着默读课文1 2 遍。(家长和学生评价相结合)修 订 栏2.按常规要求学习生字,区 分“哈”的两个读音。3.标出文中四字词语,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意思。(书中完成)4.理清文章叙述顺序,写出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 .(板 书“格萨尔王”),同学们,谁愿意读?(然后齐读)能用你们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介绍一下“格萨尔王”吗?2 .交流介绍“格萨尔王”。格萨尔王是藏族人民心中的英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为人民做了一些什么事?他是怎么对待自己人民的?二、预习交流:1 .交流内容为预习设置1、2、32.以小组合作形式来进行三、预习反馈:1 .指名交流预习1 ,进行评价。预设:篇幅较长,学生较难认真完成。后教:先让学生指出易错的词句单独练习,然后连起来读,最后教师随机点名检查,对完成较好的学生加星鼓励。2 .交流预习设置2、3。预设:学生能较好掌握生字词,对于四字词语要灵活掌握意思。后教:采用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的形式认读生词。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词语。3.交流预习设置4预设:学生找的段落不够准确后教: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更有目标性,重点指导学困生发言四、出示探究题:1 .你喜欢觉如吗?为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的好品质。引导学生领略格萨尔王的英雄形象。(1 )他非常勇敢,为民除害。觉如到了玉隆,用法力消灭危害牲畜的地鼠恶魔;杀死了抢劫商人的的强盗,帮商人夺回了被抢的财务。(2 )他非常善良,热爱人民,造福百姓。商人们为了感谢觉如,一定要将财物分一半给他,觉如不肯接受。觉如说:“将来无论你们到什么地方,我都会保护你们的。”由于觉如的关心和照顾,他们的生意一直很兴隆。当岭地的人畜难以存活时,觉如答应岭地部落迁移到玉隆,使岭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