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美术第八册教案

举报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标美术第八册第1课聚聚散散教材分析: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的课,引导学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构图中的聚与散的关系。课时:2课时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教具准备: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导入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在大师的作品中 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三、游戏体验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2、师生讨论交流。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四、课后小结第二节一、师生交流: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二、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五、课后拓展: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第2课小圆点的魅力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中的奥妙。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教学思路:本节课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圆点的几种基本形状:圆面、圆圈;发现圆点在纸上不同的位置,给人不同的感觉,产生基本变化:通过对教材创造性的处理,突出一个“玩”字,力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现小圆点的魅力,用圆点来创造美。教学重点: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线条的儿种变化,发现圆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教学难点:让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教学准备:预习: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收集圆的物品,观察寻找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圆的图案。教具:平面构成 圆点的变化”。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课,同学们好!今天的美术课和平时有点不一样,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教室里来了许多老师和我们一起来上这一堂美术课,大家用掌声表示欢迎。其二、就是唐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小伙伴,同学们肯定会喜欢上它的,大家看,它来了展示课件动画图片和播放声音,出现一个小圆点,(说话:同学们,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圆点,我喜欢穿各种色彩的衣服,我的本领可大啦!能大能小,位置和大小的变化还能给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我的身影!大家都称我为魅力的小圆点呢!)“同学们,听完了小圆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那今天,我们就让小圆点来展示一下它的魅力吧!”板书:小圆点的魅力二、讲授新课今天我们在欣赏小圆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怎么样才能算小圆点?谁能告诉老师,圆该怎么画呢?学生来一个画圆,老师用圆规示范画圆的方法。当然我们在画的时候不可能这么标准,做到尽量而已!老师加于讲解:固定圆心,半径相等长度,旋转360度就是一个标准的圆了,如果里面是实心(有色彩)就是圆点,如果里面空心的那就是圆圈了!那今天我们画的圆点就是实心的,因为比较小!所以才叫为小圆点。(一)、大家看见今天的课题肯定会觉得有点奇怪,小圆点的魅力在哪里?怎么体现出来呢?我们马上就可以领略到啦!老师在黑板上贴好一张白纸,粘上一个小黑圆点,并做从上往下移动,出现三种画面效果,让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起来体验小圆点位置变化后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老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加与示范,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圆点,师生一起进行总结出三种感觉:1.下 落 感(悬空的感觉)2.稳 定 感(上下左右的作用力一样,四平八稳。)3.安 定 感(没有地方可以掉了)老师拿出2个小圆黑点 要求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摆放出吸引感和排斥感。(请 出2位同学上来进行摆放)并得出以下两点感觉:4.相互吸引感5.相互排斥感。老师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画画时一,要注意,主体物的位置就象小圆点一样,位置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和心理感觉!(出示课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讲解)(主体物苹果,具有下落感)(二人同学们都知道,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呢?点、线、面,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张贴两张点的范图)1.直线、曲线的感觉圆点越密,线的感觉就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朝其它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曲线。所以点排列在一起会有线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2.移动的感觉圆点从大到小,是一种透视现象,渐变后会产生移动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出示课件一火车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三)、在生活中,小圆点无处不在,看: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图片,联系生活,从身边寻找灵感,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如一衣服、鞋、围棋、人民会堂灯、药丸、被子等等!)老师加于讲解,并渗透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的相关知识。(四)、利用小圆点还可以摆放、拼出很多漂亮的图形呢!大大小小的圆点组合在一块,就成了一张美丽的作品了!出示课件,展示小圆点的美术作品、书本范作。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播放轻音乐,愉悦课堂气氛)四、作业欣赏、评价评价小圆点的美术作品,师生共评、自评,好在哪?不好又在哪?互相提点建议!再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水平。五、总结、拓展小圆点无所不在,美也无所不在,只要我们善于用发现、审美的眼睛去观察、去创造,美就在我们身边!第3课黑与白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黑白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只有尝试才能了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 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教学准备:教具:有关的图片、资料、范图、学具:收集到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二、发展阶段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白正负图形的要领: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三、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画?四、作业要求: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五、展示评价:1、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3、引导作者反思,说说“你觉得自己这幅画有何改进的地方?”六、课后拓展:鼓励学生根据这节课所学的正负形,体会其形式美。pnrwM7rl第4课主体与背景课型:造 型 表 现 欣 赏 评 述教学目标: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范图、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教学过程:1、引入师出示一幅画,问学生: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 物(玩耍)一主体 环境(建筑)背景师揭题:主体与背景(课 件1)2、讲授新课A、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B、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C、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认真观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D、师生共同讨论作画步骤:先小组讨论、思考主体要画什么:主体在哪些情况下出现(背景):小组讨论分工问题。:可由一人或两人来画主体,剩下的同学画背景、上色。要做到主体与背景合情合理。:最后画主体的同学剪下主体,帖于各个背景上。完成整幅图。(分小组讨论交流创作的内容 综合练习,相互学习,培 养 协 调 能)3、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以小组为单位,1人画主体,其余的画背景。4、学生创作、师辅导5、作业展示、评价6、学生收拾与整理第5课 冰 川 与 晚 霞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美术知识:本课为色彩构成知识。1.让学生知道色彩构成的意义。2.理解色相及其推移变化3.色相推移作业的画法要求。美术能力:学会观察分析色相的顺序,并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现代审美意识和设计意识,以及耐心有序的工作习惯。教学重点:做色彩明度推移学习。教学难点:明度深浅对比的变化层次。让学生初步掌握调色的方法和技能及掌握涂色的方法。学法指导: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颜色逐渐加黑,会逐渐变深,逐渐加白会逐渐变浅的效果。2、初步学会使用水粉颜色,并初步掌握调色的比例和方法,能均匀整洁的涂好颜色。3、运用明度推移的方法画出一幅具有推移效果的图案。色彩三要素是色相、明度、纯度。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通常以色彩的名称来表现,比如:红、黄、兰。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当一个基本色加黑就会变深,降低这个基本色的明度,相反,加白色就会变浅,提高这个基本色的明度。纯度是指颜色纯粹的程度,当一个颜色的色素达到极限强度时,正好发挥其色彩的固有特性,这块颜色就达到了饱和程度。教具、学具的准备。教师用具:范画,电脑演示文稿、文字说明等学生用具:16开图画纸,水彩颜料、毛笔、调色碟教学过程:第一节一、导入新课电脑演示一组图片,提出问题:图中色彩有什么变化?欣赏图片并思考问题启发学习动机,初步认识明度和推移效果。得出结果:色彩由深到浅,由浅到深。小结:色彩逐渐变深或变浅。听讲,记忆。二、讲授新课1、板书课题:冰 川 与 晚 霞 2、反馈提问:哪位同学知道本节课要学习什么?3、展出示学习目标。听讲,记忆,表述目标主要内容。明确本课学习目标:理解什么是明度推移?按照明度推移的方法完成一幅作品。知道什么是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即明度。突出本课重点:1、提问:什么是明度?什么是明度推移?2、组织讨论3、电视演示推移的过程。观看录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