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章节教案

举报
资源描述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适当的尝试,获得直接的经验,体验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运算规律,总结运算法则;2、使学生能正确区别各单项式中的系数,同底数幕和不同底数幕的因式;3、让学生感知单项式法则对两个以上单项式相乘同样成立,知道单项式乘法的结果仍是单项式。教学重点:对单项式运算法则的理解和应用。教学难点:尝试与探究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运算规律。教 学 方 法:讲授法教 学 用 具:多媒体课件、黑板课 时 安 排:一课时教 学 过 程:一、复习回顾:(查漏补缺和复习并指名学生回答)1、指出下列名称的公式及运算法则同底数幕相乘:幕的乘方:积 的 乘 方:a a =a a)=a (ab)n=anbn2、只要认真,你就能全部判断正确,看谁一遍做对。(1)m2.m3=m(2)(a5)2=aJ(3)(a Z?2)3=ak(4)m5+m5=m (5)(-x)3(-x)2=-x53、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一系数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 题:光的速度约为3x 10s千 米/秒,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大约是5x l()2秒,你知道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多少千米吗?启发思考:在 这 里,求 距 离,会遇到什么运算呢?导入新课:因式都是单项式,它们相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出示课题和教学目标。三、探索研究:(1 )W i+W(3x l 05)x(5x l 02)?计算过程中用到哪些运算律及运算性质?(2)如果将上式中的数字改为字母,比如(a c 5)3c 2),怎样计算这个式子?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15x l 07=1.5x l 08(千 米)3?”(反2)是两个单项式05与/?。2相 乘,我们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同底数幕的运算性质来计算:(6Z C5)X(Z?C2)=(a*b)(C5-C2)=ab(+2=abd 0例1、把下面的计算表示成更简单的结果。(1)4)(-6x)42.化简 x(x 1)+2x(x+1)3z(2x 5).由学生根据自己学习能 力,恰当选做,既面向全体 学 生,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整式的乘法(2)单项式相乘,把它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探索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乘法法则。2.能灵活地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乘法法则的过程,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以及,整体,和,转化,的数学思想;2、通过对乘法法则的探索,归纳与描述,发展有条理思考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学习和把握数学问题的方法,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及其应用。教 学 难 点:探索多项式的乘法法则,灵活地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关 键:多项式的乘法应先转化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进行运算,进一步转化为单项式的乘法,紧紧扣住这一线索。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一、课前练习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整式的乘法,快速做一做,看看你掌握的怎样?计 算:(l)-2x2-3孙2(2)-2x(1-x)4,+x)(4)(4x2-x-l)-9x9生:交流答案师:同学们看这道题怎样做?+。+。)(多媒体展示)他和我们以前所学的有何不同?生:现在是多项式乘多项式师:那多项式乘多项式如何去计算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二、学习目标(多媒体)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学习哪些知识呢?生:交流师:(多媒体呈现)1、探究并了解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2、熟练的运用法则进行运算三、探求新知问题助学一:动手做一做:利用如下的长方形卡片拼成更大的长方形(多媒体)u 口bm(学生活动)小组内展评作品,推选出最优秀的同学的作品给全班学生展示。nmh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此长方形的面积吗?生 1 :(m+n)(a+b)生 2:m a+m b+n a+n b生 3:(m+n)a+(m+n)b(m+n)(a+b)=(m+n)a+(m+n)b=m a+m b+n a+n b问题助学二:(多媒体)1、你能试着说说(研6)(麻 3)=加(加a)+b(m於怎么来的吗?2、进一步完成加(加a)+伏而a)的 计 算,并说说你的依据引导学生把其中一个因式(4+8)看作一个整体,再利用乘法分配律来理解(加+)与(a+b)相乘的结果,从而导出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四、诊断指导归纳、小结多项式乘法法则(1)文字叙述: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2)用字母表示法则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在学生归纳法则的过程中,结合学生讨论的 情 况,播放法则的形成动画,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启发讲解,让学生明白两个“每一项”的含义。五、点拨提升第一关:(1)(1-x)(0.6-x)(2)(2x +力(力设计意图:第 一 关,目的加强对公式的熟练运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即先自己动手做一做,再小组讨论兵教兵。最后一起交流小组学习的收获和应该注意的问题。随后在课本随堂练习中做了两道题来检测学生小组学习的情况。第二关:(1)(a+3)(b+5);(2)(3x-y )(2x+3y);设计意图:第 二 关,题目的设置难度稍微加深,并设置了选做题(多媒体卜第三关:(1 第三-2)(2x-3)(x+2);(2)(a-b)(a+b)(a2+b2)第 三 关,小组竞赛,题目难度有所提升,目的是检测小组整体合作学习水平,并提高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通过结果评选出优胜小组,奖励相应的分数。六、课堂小结1、多项式乘法是用“换元”的方法,将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转化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2、运用法则时,要有序地逐项相乘,做到不重不漏。3、在含有多项式乘法的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计算结果要化简。七、课堂小测1、(x+a)(x +。)2、(ax+b)(cx+d3、(-2x +3)2 4、(x 2)(y +3)(x +l)(y 2)选 作 题:已知(x+ay)(x+by)=x2-4xy+6y2,求代数式3(。+b)-lab 的值.八、板书设计多项式乘多项式(亦拉(m*a)=+ma+如+ba九、作业布置必做题:随堂练习1 ;选做题:配套练习册;自留作业积的乘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幕的意义.2.理解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在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2 学习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体会探究数学法则的乐趣,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教学重点】积的乘方法则的应用.【教学难点】积的乘方法则的推导.了教学亘程一、情 境 导 入,初步认识教师带领学生依据乘方的意义及前面积累的经验,推导积的乘方公式,并由学生表述文字语言和数学公式.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幕相乘.公 式 为:(ab)n=anbn(n为正整数).【教学说明】1.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式的积的乘方也具有这一性质,如(abc)n=anbncn(n为正整数).2.积的乘方法则可以逆用,即an-g=(ab)n (n为正整数).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例1计算下列各题.(1)(-2 )4;(2)-(-2a264)3;(3)(,+i c/2n +1)2;(4)(-3 x l O3)3.【分析】应用积的乘方公式时,要分清底数含有几个因式,确保每个因式都进 行 乘 方,注意系数的符号,特别不能忽视系数为-1时的计算.解:(1)原 式=(-2)4(a3)4(62)4=1612b(2)原式=-(-2)3(1)3(6 4)3 =8Q6-2/-FB*2n+2 4n+2 6n+4(3 )原 仄=a a -a .(4)原式=(-3)3 x(IO3)3=-27 x 109=-2.7xlO10.【教学说明】在-(-2a2b4)3中,指 数3对第一个负号不起作用,对第二个负号起作用.例2计算下列各题.(1)(3 x l O2)3 x (-103)4;(2)3(7 7?+7?)2 3 -2(7 7 7 +7?)3 2;(3)(-2 x y2)6+(一3x2)4)3;(4)(-2a)6 (31)2+一(2a)23.【分析】按顺序进行计算,先算积的乘方,再算累的乘方,最后算同底数哥相乘.解:(1)原 式=33 X (102)3 x (103)4=27 X1018=2.7 X 1019.(2)原 式=3(机+)6 (-2)2 (m +z z)6=27(7 +九)6 4(m +)6=108(77?+n)1 2.(3)原 式=(-2)6./产 +(-3 尸其6.2 =64x6y12-27x6y12=376y12(4)原 式=(-2)6a6-(一 3战6 +(一1尸 (2a”=64(/-9a6-64a6=-9a6.【教学说明】可类比实数运算法则来安排上述各题的运算顺序.例3计 算:(1 )(-0.125)2012 x (-8)2013(2)(3,)3x(-)3 1x l y.【分析】每个幕的指数都较大,应观察题目特点,结 合1 ,-1和0的乘方的规 律,寻找简便运算.根据积的乘方公式的逆用,即“同指数累相乘,指数不变,底数相乘”来把原式进行转化.解:(1)原 式=(5产2 x (-8)2013=O(!产 x(-8产 x(-8)=0 x(-8)产O OX (-8)=12012 X (-8)=-8.(2)原 式=(学)3。X(-奈尸】X竽 二/10、3。(3、3。1/3、10 3 10(?)x(一 1 5)-x()义 广 一 小7-3-一 7,【教学说明】逆用幕的乘法公式(包括同底数幕的乘法,幕的乘方,积的乘方)是解数学题的一种常用技巧.本题即是依据题中指数大,底数中有互为倒数(互为倒数的积为1)的 特 征,通过对题目结构转化,逆用积的乘方公式求解的.在 转 化 时,注意性质符号.运算符号的变化不能出错,不能因转化而改变了原式的大小.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写出下列各题的结果.(1)-(-y-T2y)2;(2)(3x/)n;(3)(-2.rn +1)3.2.计算下列各题.(l)3(a2)4 (a3)3-(-a)(a4)4+(-2a )2,(-a)3 (a2)3.(2)(j x l O5)3 (9 x l O3)3.(3)(-3?y)2+(2%2)3-(-/)+4x6y2.(4)(-2a)6-(-3a)+_ -(2a)3 J.3.某工厂要做一种棱长为2.5x103mm的正方体箱子,求这种箱子的容积(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4.写出下列各题的结果.(1)(0.125)16 x (-8)17.(2)()2013x(-2-j-)2014.(3)89Ox(1)9Ox(-1)180.5.试问:N=212x58是一个几位的正整数?【教学说明】上述习题可由学生分组集体讨论求解,题 1 是巩固积的乘方法则;题 2 是幕的乘法与其他运算的综合,强调学生看清题目特点,合理选用法则,并特别注意符号与运算形式转化不能出错题3 是积的乘方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 用,注意解答过程完整;题 4,题 5 是积的乘方等公式的逆用,要发掘技巧,形成能力.【答案】1.(1)-y.r4/;(2)3V y2n/n;(3)-8x3n+32.(1)0;(2)2.7 x l 025;(3)5x6y2;(4)119a6.3.1.5625 x l Ol o(m m3).134.(1)-8;(2)y;(3)l.5.212 x 58=24 x 58 x 28=24 x (2 x 5)8=1.6 xI O:即 N 是一个10位的整数.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本节所学的积的乘方公式是什么?如何用文字表达?应用时要注意些什么?说出你的收获与思考.2.对比幕的乘方,同底数幕的乘法、积的乘方公式的联系与区别,与同伴交流你的感受.;,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部分题.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教学反思本课时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