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二)

举报
资源描述
教学进度表周次起止日期教 学 内 容课时12、2 3-2、26期初工作,2 5 日上课22、2 9 3、041、生活中得静电现象;2、点亮小灯泡333、07 3、112、点亮小灯泡;3、简单电路4、电路出故障了;343、14一3、1S5、导体与绝缘体;6、做个小开关353、213、257、不一样得电路连接;单元练习363、284、011、油菜花开了;2、各种各样得花3、花、果实与种子;374、044、0 84、4 清明节放假一天;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284、114、1 55、种子得萌发;6、动物得卵;7、动物得繁殖活动394、1 8 4、2 2单元练习 1、一天得食物;2、食物中得营养3104、2 5-4.293、营养要均衡;4、生得食物与熟得食物;5、面包发霉了 ;3115、0 2 5、0 65、2 补劳动节假一天6、减慢食物变质得速度2125、0 9 5、1 37、食物包装上得信息;单 元 练 习 1、各种各样得岩3135、165、2 02、认识几种常见得岩石3、岩石得组成4、观察、描述矿物(一);3145、2 3-5、275、观察、描述矿物(二)6、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3155、30-6.037、岩石、矿物与我们3166、06-6 10 6、9 端午节放假一天 复习2176、13 6、1 76、1 6 6、1 7 非语数科期末考查3186、206、246、24语、数科考试、小学毕业班质量抽查。196、276、30期末工作7、1 日正式放假。第 一 单 元 电1、生活中得静电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2、带同种电荷得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得物体相互吸引。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得现象进行合理得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得兴趣。【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得细线、挂气球得支架、静电现象得相关图片或幻灯片。【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得现象,瞧老师得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得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一-一头发飘起来了。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得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得塑料棒,靠近碎纸屑.发现了什么?摩擦过得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得现象?一-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3、生活中得静电现象生活中得静电现象随处可见,您知道得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得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得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与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一一小组研讨解释前面得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得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得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得一个侧面,将气球得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 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小结:两个摩擦后得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得磁铁得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就是正电荷或都就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 荷(一正电荷与一负电荷)互相吸引.2、让电荷流动起来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带静电得物体中得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板书设计:生活中得静电现象静电现象:正电荷、负电荷电荷能流动起来教学后记:我在教学中采取用梳子梳干燥得头发,头发飘起来了得演示实验。学生在教师得演示实验下,小心翼翼地进行实验以及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得塑料棒,靠近碎纸屑.摩擦过得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学生小组经过研讨知道:两个摩擦后得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得磁铁得现象类似,相同电荷会互相排斥,不同电荷互相吸引。懂得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得道理。但就是,我对学生实验能力过高地估计,没有了解她们得实际能力,影响了教学得进度。因此,备课时要多考虑学生实际情况。2、点亮小灯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得电路。3、一个完整得电路可以使用相同得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过程与方法:1、连接简单电路。2、观察、描述与记录点亮小灯泡得实验现象.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得流向做出大胆得想象与推测.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得、细致地观察得乐趣。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得想象与推测。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得兴趣。【教学重点】正确连接电路【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得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教学准备】小灯泡、1、5 v得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得剖面图或剖开得大灯泡得实物、电池与小灯泡得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当我们闭合家里得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电灯为什么会亮呢?考虑过这样得问题吗?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小灯泡吧!二、认识小灯泡等得结构1、小灯泡得构造1)小灯泡大家都瞧到过吧?您能画一画印象中得小灯泡吗?要求划出小灯泡得内部构造观察小灯泡.2)每组一个灯泡,观察小灯泡得各部分结构.3)交流观察结果,并对自己画得小灯泡作出修正。4)猜猜电流就是怎么从小灯泡内部通过得?用手指画一画。2、观察导线、电池,说说导线与电池得结构三、让小灯泡发光1、点亮小灯泡1)小组活动-连接这些实验器材,想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用手比划说说电流就是怎么流动得?并做好记录,用箭头画出流动得方向.2)组织学生汇报:连接好得小组上台展示,并说说电就是怎么流动得?它得方向就是怎样得?没有连接好得也上台展示,与全班同学一起分析,可能出现得问题一-一一渗透短路、断路等知识。2、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1)还能用哪些方法点亮小灯泡,用实物图画下来哦。2)画出每一种连接方法得电路中电流得流动路径,说说自己就是怎么想得.3)把连接图贴在黑板上,在全班交流4)分析接亮得共同点3、出示实物图,分析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四、安全教育我们在课堂上使用得都就是电池,电压较小,不伤及到生命,而发电厂发出得,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得电就是2 2 0 V交流电,这就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得、致人死亡得点,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得电做实验。在使用得过程中也尤其要注意。板书设计:点亮小灯泡小 灯 泡 导 线 电池不同实物图展示:教学后记:在完成整课教学中最令人难忘得就是,居然有一学生用小灯泡一端连接点连接正极,还用一端连接点连接正极边上(锌片)得负极,也点亮了小灯泡。当我结束本课教学时,我不能不说,我们得学生潜力无限,让我们充分地相信她们,给予信任,她们就行。3、简单电路【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得装置一电池。2、电从电池得一端经过导线与用电器返回到电池得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得电路。3、使用相同得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得连接方法。过程与方法:1、用更多得方法与材料点亮更多得小灯泡。2、观察、描述与记录有关得实验现象。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得不同部分。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电探究得兴趣。【教学重点】1、使用相同得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得连接方法.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得不同部分.【教学难点】用更多得方法与材料点亮更多得小灯泡。【教学准备】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连接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与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2、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就是不就是有点不太方便啊?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与家里得电灯就是怎样安装得)二、观察电池盒与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与小灯座连接电路。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与小灯座。2、讨论:这两个工具就是干什么用得?怎么使用?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与小灯座得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1)安装电池得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得?(2)小灯泡就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得?(3)导线怎么连?(指出弹簧接线头得最佳连接方法)(说明:电池盒与小灯座得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学生观察得基础上由教师直接按照教科书上提供得步骤告诉学生,不必对使用方法进行讨论。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保证每个学生都会使用。)4、学生使用电池盒与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5、请一组学生展示她们得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得符号画电路图得方法。三、让更多得小灯泡亮起来:1、再 提 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得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她得连接方法。3、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得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4、根据各小组电路得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与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得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5、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交流要点:小灯泡亮了吗?用了几种连接方法?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为什么不同得方法都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指出电在电路中就是怎样流动得。)四、活动延伸:1、挑战:我们能连接更多得小灯泡与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2、讨论她们得想法,使学生对电路得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板书设计:3、简单电路电池 导线 用电器(电池盒与小灯座)连接方法点亮小灯泡教学后记:在实际操作中,有得小组电路连好,小灯泡却不亮。我适时引导,让她们找出原因,为下一节课电路得故障做了一个铺垫.并让有兴趣得学生回家继续探究。对于操作快得小组,我让她们探索“让更多小灯泡亮起来”这一主题,自行设计组装电路,而没有做出更多得要求。这个问题电路连接就是个难点,先让学生自主探究,以激发学生探究得兴趣。果不其然,一些学生在课上没过瘾,课后要求继续操作连接。为了让更多得学生能够自主得去探究,我会视情况在以后得课中做必要得指导,循序渐进,突破难点.4 5分钟得时间,不知不觉得就过去了,在教学中发现有一些学生得电路图画得不规范,没有时间及时纠正。下节我要示范以纠正。4、电路出故障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得电路(通道)。2、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过程与方法:1、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2、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得故障。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重她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得精神。【教学重点】用一种新得方法来检测电路一一做 一 个“电路检测器”,体验科学得检测手段将使我们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得故障。【教学准备】每组2 3个小灯泡、导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坏得小灯泡、没有剥皮得导线、废电池、形成断路得电池盒、一套做电路检测器得材料、一张电路检测器得挂图。【教学过程】一、观察导入:1、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得串联电路,让学生画出简单得电路图,并说一说电流就是怎样流动得。2、说明:小灯泡发光就是因为在这个电路中形成了一个完整得回路。(板书:回路)3、提供一个出了故障得电路,并提出问题:小灯泡为什么不亮了?引出下面得探究活动。(建议:教师可准备多个好得与坏了得小灯泡,有电得与没电得电池等材料。)二、什么地方出故障了?1、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检查连接得方法,结合前面得学习,排除连接方法上得问题。2、引出新得问题:为什么连接方法正确而小灯泡却不亮呢?引导学生来整理造成小灯泡不亮得各种原因。造成小灯泡不亮得原因1、小灯泡坏了;2、灯座松了,没有连上;3、4、(说明:这就是发掘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得过程。要给她们一定得时间,尽可能多地分析电路出故障得可能,并做好记录。)三、做个电路检测器:1、讨论,用什么办法来检测有故障得电路?一般有下面几种方法:检查法:检查电路中得连接就是否完好.(电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