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举报
资源描述
一、除 法一、教学内容:P 2-P 2 6二、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实际操作,体会应用。2、使学生体验除式与竖式的计算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比除数少的计算办法,体会到余数一定比除数少。三、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2、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余数,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四、教学时数:5课时五、教学进度:第1 2周分苹果一、教学内容:P2P3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少。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三、重点难点: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四、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每个人准备若干圆片五、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二)、探索新知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3)同桌同学合作摆20个圆片,验证推算结果。(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2 0 4-4 =55 商除数一4 J 2 0 被除数2 0 除数与商的积0 -余数(5)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 页试一试四道小题,指名板书,集体订正。2、体会平均分后有余数(1)演示2 0 个苹果(2)小组讨论:有 2 0 个苹果,如果每盘放6 个呢?学生用圆片分一分,讨论怎样用竖式表示。(3)全班交流3、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第3 题试一试中的第(1)题”。(2)学生讨论:淘气的列式对不对,为什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6还可以接着分”,正确的式子应是笑笑做的。(3)讨论: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什么?余数二定要比除数小a.(4)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题。(四)、总结(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板书设计:分 苹 果20 4-4=55-商除数4/2 0 -被 除 数2 0 除数与商的积0 余数分草莓教学内容:P 4 5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2 .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3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重点难点:1.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2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1 .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处世有什么关系?2 .练一练:1 0 4-5 1 6 4-5 1 8 4-5 2 0 4-53 3 4-5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 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二、探索新知1.探究试商方法。(1)课件显示P4“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儿个?还剩儿个?(2)列算式:55+8(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8X7=56比55大;8X6=48比55小。所有商6。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6)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2.填空:P4“试一试”。(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三、巩固练习:P5“练一练”的 第1 5题。四、总结板书设计:分草莓10 5164-5184-5 204-5554-8=?33H-5租 船教学内容:P6 8页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2.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重点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通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投影仪、学生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1.最大能填几?(指名口答)()X625 8X()38 7X()402.列竖式计算(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484-5=364-6=534-7=3.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二、探索新知出示P6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寻找信息:每条船每时3 元、每条船限乘4 人2.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儿条船?3.解决问题。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围绕:你时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学生口答,教师板书:214-4=5(条)1(人)至少要租6 条船。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1)其 中 5 条船,每条船4 人,还有一条1 人。4X5+1=21。(2)其 中 4 条船,每条船4 人;另外两条船,一 条 2 人,一条 3 人。4X4+5=21o(3)其 中 3 条船,每条船4 人;另 外 3 条船,每条船3 人。3X4+9=21。4.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 人”这个规定。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5.练习:P6“试一试”先默读题目,独立思考条件和问题。后指名回答。条件:每时租金3元。问题:10元钱最多划儿时?先小组讨论怎样列式,并完成在练习本上。104-3=3(时-).1 (元)答:10兀钱最多划3时。提问:上面的横式中1元表示什么?为什么不能划4时?三、巩固练习:P7“练一练”的第1 4题。1.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4.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够吗?四、总结板书设计:()X625 8484-5=至少要租几条船?10元钱最多划几时?,为什么要5壶茶而不是4壶茶。,为什么至少要8张桌子?7张桌子租 船X()38 7X()2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解法二:3X6=18(元)1812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解法三:1 2 +3=4 (听)6 4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再算每听便宜多少元?3-1 2 4-6=3-3=1 (元)答:每听便宜1元。5.第6题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并独立思考有什么规律,然后小组讨论,订正。6.第7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然后独立练习。7.第8题先审题,指名说说错在哪里,再让学生改错。可指名板演。三、介 绍“数学万花筒”中的内容四、总结板书设计:练习二过 河教学内容:P 1 7页教学目标:1.通 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3.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题:(1)2+7X 5,这道题里有()法,又 有()法,要先算(),再 算()o(2)40-36+4,这道题里有()法,又 有()法,要先算(),再 算()o2.计算32-84-8 20+164-4 30-4 X 5二、探索新知出示P17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组织学生讨论:“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这个算式应该先算25 9,再算加法,这种运算顺序不符合问题的情景。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 9+2 5。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我们请小括号“(”来帮忙。3 .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4 .写出解答过程(2 9+2 5)4-9 读作:2 9与2 5的和除以9。=5 4 4-9=6 (条)答:(略)5 .练习(1)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2 4+1 6 4-8 (2 4+1 6)4-8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计算结果不一样。(1)独立完成P 1 7 “做一做”6.小 结: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么样?三、巩固练习1 .比较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1 6-8 X 2 (6-8)X 22 .P 1 8 “练习三”的 第1题。四、总结: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能举例说明吗?板书设计:过 河(29+25)4-9=544-9=6(条)读作:29与 2 5 的和除以9。练 习 三教学内容:P18 1 9 页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重点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教具准备:投影仪、学生每四人准备1 副扑克牌,每人准备1 枝红笔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问:通过上儿节课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指名口答)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二、指导练习1.第 2 题(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问:图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2)让学生独立解答。强调:列算式时要注意上?(小括号)2.第 3 题(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2)让学生独立解答。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3)指导提问。根据这个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交流合作)3.第 4 题(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问:要求每个班多少人,必须知道什么?(2)让学生独立解答。分步列式:2 4+2 9+2 8=8 1 (人)8 1 4-9=9(人)综合算式:(2 4+2 9+2 8)4-9=8 1 4-9=9(人)答:(略)4 .第 5 题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让 6 学生板演,全班齐练。5 .第 6 题对学生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6 .第 7 题可用列表的方式表示结果。7 .数学游戏:“2 4 点”游戏前说清游戏规则。然后分小组进行游戏。三、总结板书设计:练习三分步列式:2 4+2 9+2 8=8 1 (人)综合算式:(2 4+2 9+2 8)4-9=8 1 4-9=9(人)=8 1 4-9=9(人)三、方向与路线一、教学内容:1、辨认方向。2、用方向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3、认识简单的路线。二、教学重难点、关键1、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2、难点: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根据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3、关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教学要求: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3、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四、课时划分:3 课时五、教学进度:第 5 周辨认方向教学内容:P20 21“辨认方向”教学目标: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景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