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7

举报
资源描述
jijiaoban六年级科学1.常见的建筑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本课围绕着建筑物,从学生熟悉的房屋入手,按照分析、观察和实验的顺序,设计了 3个活动,利用图文形式交代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教学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达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设法收集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房屋的资料。2.能分析出一座砖结构房屋的结构、层次与构成。3.能设定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大胆进行推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2.能与其他同学-起分析研究各种问题。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有根据地说明从古到今人类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2.能具体说出某一个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哪些特点和功能。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分析出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对房屋变化的作用。2.能通过推理解释不同地区民居具有不同风格的原因。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活动2“不同风格的房屋”。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各种建筑物的图片。课时建议: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谈话: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有了房屋.,人类才结束了露宿旷野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房屋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那大家知不知道古代的房屋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房屋的变化。(二)新课教学 活 动1:房屋的变化1 .教师出示不同时期的房屋组图。提问:刚才你们看到的这组图片都是什么?学生回答。(房屋)教师:你们能给这几幅图片中的房屋按照出现年代的早晚给它们排序吗?小组讨论,排序,说说排序的理由。讲述:早 在5 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开始寻找能够遮风、避雨、御 寒 的“房屋”,后来他们终于找到了能够当房子的山洞。从山洞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人类的房屋发生了很大变化。提问:引起房屋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类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适应自然环境,抗御自然灾害和野生动物的伤害,发明了房屋。)2 .房屋的发展过程。(1)阅读教材P 2、P 3的材料,说说房屋的发展过程?洞穴、草棚木屋砖瓦房钢筋混凝建筑。(2)列举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房屋,分析并记录它们的外形、材料、功能、采用的工具和技术。3.讨 论。(1)人类的房屋是怎样发展变化的?人类房屋的发展经历了由天然洞穴到人造住所,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2)建筑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房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建筑材料和建筑工具、建筑机械的进步促进了人类房屋的发展。板书设计:第 一 课 常见的建筑1 .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生存、适应环境、抗御自然灾害。2 .房屋的发展过程。天然洞穴人造住所结构简单结构复杂功能单一到综合。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导课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房屋的变化,知道人类房屋的发展经历了由天然洞穴到人造住所,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这节课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学习房屋。(二)新课教学 活 动2:不同风格的房屋1.认识不同风格的房屋。教师:课件出示不同风格的房屋图片。这些房屋在外形、材料和功能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交流。教师:介绍各个不同地区的环境与建筑间的关系。教师:除了以上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有特色的民居?学生:交流资料,进一步领悟房屋的建造要与当地环境相适应。2 .分析房屋的构成。讲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房屋在很多方面有差别,但它们在构成方面有一定的层次,你知道房屋是按照什么层次构成的吗?教师出示楼房构成层次图,学生诉说楼房是按照什么层次构成的。提问:外形不同的房屋它们在构成上有何相似之处?楼房构成的简图:一 栋 楼 房(相当于一个系统)单元房房间墙砖3 .分析自己熟悉的房屋是如何构成的,用简图表示出来。拓展活动:不同功能的建筑1.提问:除了我们居住的房屋外,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建筑物呢?2 .出示各种各样建筑物的图片。讨论:图片所表示的建筑物是什么?有什么用途?教师:请学生根据不同功能对这些建筑物进行分类。学生:小组讨论,分类。课后调查:我们周围的建筑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他们有哪些特点和功能?板书设计:第 一 课 常见的建筑1.认识不同风格的房屋。傣族竹楼、四川民居、内蒙古圆顶土房、伊斯兰教特色的房屋、北京四合院等。2.楼房的构成一 栋 楼 房(相当于一个系统)单元房房间墙砖2.巧妙的结构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在学生认识了房屋的产生、外形和功能、结构与层次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房屋的内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探究建筑物中力与结构的关系。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生命世界中某些结构的奇美,培养学生定性或定量地探究力与结构之间关系的能力。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设计出多种分类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2.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自己对研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方面感兴趣的问题。3.能从选材或结构的角度分析出增加建筑物承受力的道理。4.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到各种巧妙自然的结构。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从多个角度分析同类事物的不同特点。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明建筑结构有哪些基本类型。2.能举例说明建筑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分析出各种建筑结构与哪些自然结构有相似之处。2.能对仿生建筑感兴趣并大胆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定性或定量地探究力与结构之间关系的能力。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各种建筑的图片。课时建议:2 课时。第一课时(-)导课1.讲述:各种建筑物都有一定的结构,有的简单,有的复杂,这些不同的结构与建筑物的功能有什么关系呢?2 .板书课题:巧妙的结构。(二)新课教学 活动1:常见建筑物的结构1 .讲述:上节课布置了查找关于建筑物结构的资料的作业,现在全班分组讨论,观察我们周围的建筑物有哪些形状和结构。2 .汇报讨论结果。3 .教师总结发言。4 .全班一起讨论第八页的几幅图,各属于何种结构。5 .讲述:书上的第九页总结了三种不同的建筑结构,大家还能找出更多与之对应的建筑吗?6 .分组讨论并填图。7 .汇报讨论结果。8 .讲述:想一想你还能制定哪些分类标准,举手回答。9 .汇报结果并将第九页的建筑物结构分类卡填好。板书设计:第 二 课 巧妙的结构赵州桥:拱形结构。美国佛罗里达的安普卡特中心:球形结构。泰姬马哈尔陵:圆屋顶结构。英吉利海峡地下隧道:柱型结构。金字塔:三角结构。埃菲尔铁塔:框架结构。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讲述:结构各异的建筑物为什么那么稳固呢?与力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新课教学 活 动2: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1.出示赵州桥、埃菲尔铁塔等有特色的建筑的图片。提问:关于建筑物的结构,你想知道什么?A.赵州桥为什么是拱形的?B .楼板、立柱为什么做成空心的?C.屋顶或墙体的钢架结构为什么是三角形的?2 .设计研究方案并自由选择其中一个问题研究讨论。3.汇报讨论结果。4.教师小结。5.讲述:在 第1 0页的儿个实验项目中同学们可任意选择一个实验进行研究(一个小组合作一个项目)。步骤:(1)根据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材料;(2)将实验材料组装成实验模型;(3)改变实验条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尝试进行定量、定性实验研究。6.分组展示研究结果。7.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某种建筑物的选材和结构有什么科学道理。拓展活动:各具特色的形状和结构1.讲述:我们周围还有许多物体的结构非常巧妙,大家看看书上第1 1页的儿幅图片,看看这些生物的结构与建筑物有哪些相似之处?2 .学生描述图中及自己发现的各种结构有哪些特点?这样的结构有什么功能?3 .阅读科学在线思考:想一想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仿生建筑?板书设计:第 二 课 巧妙的结构说说下列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1)弧形结构(2)拱形结构(3)管状结构(4)柱体结构(5)球体结构3.美丽的建筑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教学过程由两个活动组成,“欣赏建筑美”是基本活动,“调查建筑材料”是拓展活动。通过让学生观察,先从建筑物自身的造型、图案、色彩、装饰、功能等方面欣赏建筑物的美,再从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及功能的协调性上来进一步欣赏建筑物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鉴赏建筑物的美的能力。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能从多个方面研究同一件装饰材料的特点。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体会出一些有关建筑的诗歌、散文中美的意境。三、科学知识目标1 .能用文学的语言描述某一建筑的特色。2 .能举实例说明可以从哪些方面欣赏建筑的美丽。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对现有的装饰材料(如是否环保等)作出自己的评价,并说明理由。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欣赏建筑物的美。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过程:(-)导课谈话:你注意过建筑物的造型和装饰吗?留意过公园长廊的雕刻和绘画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建筑物的美丽吧!(二)新课教学 活动:欣赏建筑美1 .课件出示一组美丽建筑的图片建提问:刚才你们看到的这组图片美吗?美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交谈;用词语、诗歌或散文来表示建筑物的美。2 .教师归纳归纳赞美建筑物美的方面:造型、色彩、装饰3 .课件出示一些赞美建筑物的诗,请学生分析这段文字是从哪个方面赞美建筑物的。(1)讨论:人们是怎样利用周围的环境或创设某种环境来体现建筑物的美?(2)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能不能为你所喜欢的建筑物写一首赞美的诗?学生写诗并朗诵。4.教师归纳建筑物的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自身造型和色彩上,另一方面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致上。拓展活动:调查建筑装饰材料1.出示各种各样建筑物装饰材料提问:这些建筑材料的图案、造型和颜色是什么样的?2.结合课前调查得到的一些资料,小组讨论:人们是怎么利用某种装饰材料来美化建筑物的?课后调查:我们学校是利用哪些装饰材料来美化建筑物的?怎样改进效果更好?板书设计:第 三 课 欣 赏 建 筑 的 美建筑物美的表现:(1)表现在自身造型和色彩上。(2)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4.人体的组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包括其名称和大致的解剖位置,运用类比的方法,理解由细胞、组织、器官到系统的结构层次关系,借助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激发学生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 .能 用 类 比(建筑物的层次、结构)的方法举例说明人体的构成。2 .能借助工具(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微小的物体。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各种细胞的外形有什么区别。三、科学知识目标1 .能归纳出绝大多数生命体是由细胞构成的。2 .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人体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之间的关系。3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细胞是怎样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不断提供物质和能量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等方法初步认识人体的组成。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人体结构模型,显微镜,各种细胞装片。课时建议: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谈话: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那么人体内部有哪些器官呢?这些器官又是如何构成我们人体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体的组成。(二)新课教学 活 动1:认识人体的组成1 .出示人体结构模型。提问:说说我们人体内部由哪些器官组成?把你所知道的人体内部器官画出来。2 .参 照P 2 0图,将人体内部的主要器官在自己身体相应的位置上找出来。3 .介绍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的名称。器官:心脏、肺、胃、肝脏、大肠、小肠、肾脏、脑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4 .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建筑物的组成,说说它和人体的组成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1)观察教材P 2 1图片。(2)用类比的方法:人体的结构层次与建筑物的结构层次。讲述:细胞相当于“砖结构楼房”中的砖;组 织(由许多细胞组成)相当于墙(由许多砖砌成);器 官(由不同的组织组成)相当于房间(由不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