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院附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化学式正确的是()A.高锯酸钾(K2MnO4)B.氧 化 镁(MgO2)C.氯 化 钾(KC1O3)D.氯化亚铁(FeCb)2.为测定水的组成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张清莲 D.道尔顿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 B.可口可乐 C.白醋 D.水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放出热量,火焰上方罩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5.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B.氮气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氮气可用于焊接金属的保护气6.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B.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工业上制取氧气C.酒精挥发 石蜡熔化D.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 把黄瓜切成细丝7.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对应的分类正确的是()A.铜绿、铁锈都是化合物B.二氧化钛、水都是氧化物C.金刚石、氨气都是单质D.氢氧化钙、稀盐酸都是混合物8.已知氮元素形成的一种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N2O B.NO2 C.NO D.N2O5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纯铜片在黄铜片刻画会留下明显划痕C.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D.拉瓦锡在密闭容器中将汞加热12天,银白色的液态汞表面出现了红色粉末10.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有些来自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A.利用空调取暖 B.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C.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 D.利用蜡烛照明11.冰水属于下列哪一类别: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A.GXD B.C.D.12.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B.化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天体运动的研究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 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13.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水由2 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B.运用化学方法,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新利用C.海水经过滤得到的澄清液体是纯水D.蒸储水不能养鱼,是因为蒸储水中没有氧元素14.“”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15.小峰同学对期中考试前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 g 碳 和 5 g 氧气充分反应,生 成 10g二氧化碳;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可做电光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水变成水蒸气时,分子体积变大。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 6 分)16.现有图7 所示仪器。(1)写出仪器名称:,:(2)小李同学用高锈酸钾来制取氧气,他选择了仪器,你认为他还需要使用图7仪器中的(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实验过程中小李发现仪器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其原因可能是(3)若将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燃烧实验,瓶内应留少量水,其作用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属于(填:“分解”或“化合”)反应。(4)小张在实验室准备制取CO2,他选择的药品是(填名称),收集CO 2,可用 法,其验满方法是(5)小张将制取到的潮湿的CO2,气体通过图8 所示装置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其中,甲瓶盛放的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燥紫小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紫色小花不变色CO2能与水反应关闭阀门n,打开阀门I三、简 答 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 25分)17.(8 分)取 15.8g高锅酸钾,加热至不再有气体产生为止,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2)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18.(8 分)已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X10-26kg,一个碳-1 2 原子的质量为1.993X 10-26k g,则 氧 原 子 的 相 对 原 子 质 量 为.(最后结果保留整数)四、探 究 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 9.0 分)19.(8 分)蚊香是夏日驱除蚊虫的常用物品.丙烯菊酯(化学式:Cl9H26。3)是蚊香中常含有的高效低毒杀虫剂.(第 5 小题要有算式)(1)点燃蚊香能闻到气味,这与构成物质的分子 有密切的联系.(2)丙烯菊酯由_ 种元素组成,一个该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3)丙 烯 菊 酯 的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是.(4)求 C l 9 H 碳 氢 氧 元 素 质 量 比 是.(5)求每60.4克 Cl9H26。3中,碳元素质量为 克?参考答案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 30分)1、D【解析】A、高钛酸钾(KM nOD;故选项错误。B、氧 化 镁(MgO);故选项错误;C、氯 化 钾(KCKh),主语区分字母大小写;故选项错误。D、氯化亚铁(FeCL);故选项正确。故选:D。2、B【解析】对测定水的组成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拉瓦锡,给出了氧与氢的命名。故选:Bo3、D【解析】A、矿泉水中有矿物质和水,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可口可乐中有碳酸、色素等,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白醋中有醋酸、水等,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水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故选D。4、D【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A 选项现象描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色火焰,放出热量,B 选项现象描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C 选项现象描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放出热量,火焰上方罩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D 选项现象描述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木炭、硫、铁丝和氢气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识记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是解题的关键,要区分物质在空气可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同时还要注意描述现象的语言的准确性。5、C【解析】A、稀有气体在通电的情况下发出不同的颜色,故可以做有色光源,故正确;B、液态氮气蒸发时吸热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故正确;C、二氧化碳不是空气的污染物,故错误;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故正确。故选C。6、A【解析】A、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动植物的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绿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工业制氧气过程中只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酒精挥发、石蜡熔化的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干把黄瓜切成细丝,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7、B【解析】A、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是混合物,铁锈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是混合物,A 选项物质分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镒、水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B 选项物质分类正确,符合题意;C、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氨气是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 选项物质分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钙是化合物、纯净物,稀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D 选项物质分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识记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氧化物的基本概念是解题的关键;特别注意稀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8、A【解析】试题分析:A 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1x2:16=7:1.故选A.考点:化学式的意义及其计算9、D【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错误;B、纯铜片在黄铜片上刻画,会看到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故错误;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故错误;D、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液态汞放在密闭容器中连续加热12天,发现银白色的汞表面产生了一层红色的粉末状物质氧化汞,故正确。故选D。10、C【解析】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即是发生化学变化时产生了电能,也就是该过程一定有化学变化产生,既一定发生了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A、利用空调取暖,是电能转化为内能,故 A 不合题意;B、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是将水能转化为电能,故 B 不合题意;C、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 C 符合题意;D、利用蜡烛照明,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故 D 不合题意。故选:Co11、B【解析】冰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水又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所以水又是化合物。观察选项,故选B12、B【解析】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不仅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还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故 A 认识正确;B、人类对天体运动的研究是物理学科研究的范畴,故 B 认识错误;C、利用化学可以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生存的条件,故 C 认识正确;D、化学分支有生物化学学科,化学在生命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 D 认识正确;故 选 B。【点睛】解答时根据化学与生活、生产、交通、医疗保健、环境等方面联系密切的相关知识.也就是,化学中所学习到的有关物质在生活、生产、交通、医疗保健、环境等方面的具体用途等等来进行解答。13、B【解析】A、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可知,1个水的分子是由2 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A 错误;B、可以运用化学方法,进行污水处理,实现水资源的重新利用,故 B 正确;C、过滤能将固体与液体分离。海水经过滤得到的澄清液体中含有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C 错误;D、新制得的蒸储水不能养鱼,是因为蒸储水中含有的氧气较少,水中含有氧元素,故D 错误。故选B。14、A【解析】A、图中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B、图中含有三种分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图中的物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D、图中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15、A【解析】碳与氧气反应时的质量比不是1:1,故 5 g 碳 和 5 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0g,此说法错误;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一 个 H2O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一个CH&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不能说H2O分子与CH4分子属于同种元素,此说法错误;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做电光源,此说法错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金刚石与石墨组成的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不是单质,属于混合物,此说法正确;水变成水蒸气时,分子间隔变大,此说法错误。故选A.二、填 空 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 6 分)16、长颈漏斗 水槽 略 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略 化合 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向上排空气 将一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关闭阀门I,打开阀门II 紫色小花变红【解析】仪器名称:长颈漏斗,水槽;用高镒酸钾来制取氧气,选择了仪器,说明要用排水法收集,所以还需要使用图7 仪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