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套合集】2022届泉州市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 选 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3-乙基-4-甲基己烷 B.2,2-二甲基丁烷C.3-乙基-4-甲基庚烷 D.3-异丙基己烷【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根 据 所 给 名 称 对 应 的 有 机 物 结 构 应 为,正确名称为3-甲基-4-乙基己烷,故 A 错误;B.根 据 所 给 名 称 对 应 的 有 机 物 结 构 应 为,命名正确,故 B 正确;C.根据所给名称对应的有机物结构应为八晨4,正确名称为4-甲基-5-乙基庚烷,故 C 错误;D.根据所给名称对应的有机物结构应为,正确名称为2-甲基-3-乙基己烷,故 D 错误;故答案为Bo【点睛】烷煌命名原则: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多“一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小-一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醇和乙酸都存在羟基,都易溶于水 B.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C.高镒酸钾可以氧化甲苯和乙醇 D.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氢气加成【答案】D【解析】【详解】A.乙醇和乙酸都存在羟基,且羟基百分含量较高,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可知,都易溶于水,A 项正确;B.甲烷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乙烯可以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B 项正确;C.高镒酸钾可以氧化甲苯生成苯甲酸;乙醇具有还原性,可被酸性高镒酸钾氧化,C 项正确;D.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D 项错误;答案选D。3.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 列 家 庭 小 实 验 中 不 合 理 的 是()A.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B.用高度白酒进行皮肤消毒C.用食用碱(N a ()3 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D.用米汤(含淀粉)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K I 0 3)【答案】D【解析】【详解】A.纯羊毛的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和纯羊毛织物,A 正确;B.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可以用高度白酒进行皮肤消毒,B 正确;C.纯碱水解显碱性,且为吸热反应,碱性利于油脂的水解,则用热的纯碱溶液碱性增强,可洗涤餐具上的油,C 正确;D.米汤中含淀粉,碘酸钾中不含碘单质,不能检验食盐中是否存在碘酸钾,D 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性质差异为解答的关键,涉及蛋白质性质、盐类水解、油脂水解、碘的特性等,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4.0.096kg碳完全燃烧可放出3147.9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O2=CO2 AH=-393.49kJ/molB.C(s)+O2(g)=CO2(g)AH=+393.43k.J/molC.C(s)+O2(g)=CO2(g)AH=-393.49kJ/molD.C(s)+l/2O2(g)=CO(g)AH=-393.49kJ/mol【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碳的质量计算物质的量,进而计算Imol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碳完全燃烧生成C O 2,反应放热,H H2O、CO2反应生成(NH4)2co3,CaSO,属于微溶物,(NH4)2c。3和 Ca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CaCO3,同时生成可溶性的(NH4)2SO4,所以乙中溶质为磷酸镀,然后将溶液过滤得到CaCO3和滤液,将 CaC03燃烧得到C aO,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NHQ 2s。4晶体,据此分析。详解:A、中性条件下CO?的溶解度很小,不能把CaSCh完全转化为CaCO3,故通入NH3和 CO2的顺序不可以互换,选项A错误;B、操作2 为将滤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可得(阳)0,晶体,选项B正确;C、硫酸钙悬浊液参加反应,所以硫酸钙应该写化学式,总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ZNHa+Ca+HzACaCOs I+2NH;+S0,选项C错误;D、通入的C(h不应过量,否则生成的碳酸钙会转化为碳酸氢钙影响后续工艺,选项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是一道关于物质的分离制备方法的实验设计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大8.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A.用灯帽盖灭 B.用水浇灭C.用嘴吹灭 D.用干抹布盖灭【答案】A【解析】【详解】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用用灯帽盖灭,而 B、C 中做法可引发失火,D 中实验桌上酒精失火时用湿抹布盖灭,干抹布盖灭可能会导致失火。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酒精灯的使用,题目难度不大,把握仪器的使用为解答的关键,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两查:查灯芯是否烧焦或平整,查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两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一不可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否则会引发火灾。9.下列说法中,可以说明反应P(g)+Q(g)=R(g)+T(g)在恒温下已经达到平衡的是()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反应容器内P、Q、R、T 四者共存C.P 和 T 的生成速率相等D.反应容器内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据此判断。【详解】A.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压强始终不变,因此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 错误;B.由于是可逆反应,反应容器内P、Q、R、T 四者共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 错误;C.P 和 T 的生成速率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正确;D.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始终不变,因此反应容器内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 错误;答案选C。【点睛】掌握平衡状态的含义、特征和判断依据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有两个核心的判断依据,即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只要抓住这两个特征就可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对于随反应的发生而发生变化的物理量如果不变了,即说明可逆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关键是看给定的条件能否推出参与反应的任一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1 0.有关SO2催化氧化反应(2SO2+O2登 22s03)的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减慢反应速率B.使用催化剂可提高反应速率C.达到平衡时,卜(正)=卜(逆)=0D.达到平衡时Sth转化率可达100%【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 A 错误;B.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可提高反应速率,故 B 正确;C.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达到平衡时,I,(正)=1,(逆)#0,属于动态平衡,故 C 错误;D.2so2+O2芸=2s 为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SO?转化率不可能可达100%,故 D 错误;故答案选B。1 1.化学与环境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进口国外电子垃圾,回收其中的贵重金属B.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大量生产超薄塑料袋,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D.洗衣粉中添加三聚磷酸钠,增强去污的效果【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电子垃圾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可导致重金属污染,A 错误;B.“地沟油”,是一种质量极差、极不卫生的非食用油,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B 正确;C.塑料袋在自然环境下不易分解,过多使用超薄塑料袋,能造成白色污染,C 错误;D.三聚磷酸钠会使水体中磷元素过剩,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不符合题意,D 错误;考点:考查常见电子垃圾、地沟油、塑料袋等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的性质1 2.在 25C时,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T2mol/L。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一定呈酸性B.该溶液中的c(H+)可能等于1(厂3C.该溶液的pH可能为2,可能为12D.该溶液有可能呈中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由水电离产生的c(OH-)=l()T2mol/L,说明该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可能是酸或碱,pH可能约为2或 1 2,该溶液中的c(H+)可能等于lOmol/L或 nF12mol/L,故选C。1 3.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红棕色的NCh,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C.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合成D.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I)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 K 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A、气体中存在平衡2NO2(g)=N 2()4(g),增大压强,混合气体的浓度增大,平衡体系颜色变深,该反应正反应为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反应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又降低,颜色又变浅,由于移动的目的是减弱变化,而不是消除,故颜色仍比原来的颜色深,所以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A 不选;B、存在平衡2so2+O2(g)=9 S O 3 (g),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有利于合成Sth,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 不选;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C 选;D、反应为可逆反应,使 K 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向移动,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D 不选,答案选C。考点:考查勒夏特列原理14.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混合物是A.酒精和碘水 B.苯和水C.乙酸和乙酸乙酯 D.乙酸和水【答案】B【解析】【详解】只有互不相溶的液体之间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选项ACD中都是互溶或易溶的,苯不溶于水,所以答案选 B。15.已知:H20(g)=Hz0(l)AH=-Q!kJ m or1C2H50H(g)=C2H50H(l)A H=-Q2 kJ morCOHCg)+302(g)=2C02(g)+3H20(g)AH=-Q3 k Jm olT;下列判断正确是()A.酒精的燃烧热A H=-Q3 kJ-mol-1B.由可知1 mol C 2H50H(g)的能量高于2 mol COz(g)和 3 mol HzO(g)的总能量C.H20(g)fHz0(l)释放出了热量,所以该过程为放热反应D.23g液体酒精完全燃烧生成COz(g)和压0(1),释放热量为(0.5Q30.5Q2+1.5QjkJ【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C2H5OH(g)+302(g)=2CO2(g)+3H2O(g);H=-Q3kJ/m ol.反应中生成的水是气体,不是稳定氧化物,故燃烧热不是Q 3kJ,故 A 错误;B、C2H50H(g)+3O2(g)=2CO2(g)+3H2O(g);H=-Q3kJ/m ol.反应是放热反应,Imol C2H50H(g)和 3moiCh 的总能量高于 2CO2(g)和 3H2O(g)的总能量,故 B 错误:C、H2O(g)-H zO (1)是物理变化,故 C 错误;D、已知:H2O(g)=H2O(1)H=-QlkJmol1,CzH50H(g)=C2H50H(1)A H=-Q2kJmo,C2H50H(g)+3O2(g)=2CO2(g)+3H2O(g)A H=-Q3kJm or,据盖斯定律:-+x3 得:C2HSOH(I)+3O2(g)=2CO2(g)+3H2O(1)H=(-Q3+Q2-3 QI)KJ/mol,23g 是 0.5molC2H5OH,所以释放出的热量为(O.5Q3-O.5Q2+I.5Q1)k J,故 D 正确;故选D。考点:考查了燃烧热、焙变、放热反应以及盖斯定律的应用的相关知识。1 6.在 0和 lOlkPa的条件下,将 1.40g氮气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