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2007-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

举报
资源描述
最新五年2007-2011中考物理分类汇编光现象2 0 n中考物理分类汇编光现象2、(2 01 1 赤峰市)下列关联正确的是(D )A、光的直线传播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折断了B、光的折射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C、光的反射影子的形成D、光的反射人能在镜中看见自己的像2 0.(2 01 1 柳州)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蕊上折断了,这种现劣的。2 0、色 散(折射),折射9.(2 01 1 柳州)以下物品中没有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是 AA.穿衣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放大镜5.(2 01 1 柳州)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 m 处,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相距 DA.0 m B.0.5 m C.0.8 m D.1 m2 6.(2 01 1 达州)每天早晨当你面带微笑走进校园后以I m/s 的速度走向整容镜时,你在镜中的像以m/s 的速度向你靠近,你在镜中的像的大小.2 6、2 不变(2 01 1 陕西)有关光学元件的说法,正确的是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光通过三棱镜时不发生偏折平面镜不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答案】A【解析】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选项B 错误;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偏折,选项C 错误;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不能改变光束性质,选项D 错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 5、(2 01 1 天津)身 高 1.7 5 m的小刚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他 m。如果他向镜面移动0.5 m,他的像高 1.7 5 m(选 填“大于”“小 3 等于-6、(2 01 1 天津)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总结的三个、i T.*:、正确的是(A )A、实 验 1 一实验序号物 距(u)像的性质像 距(P)实虚大小正倒1u2f实像缩小倒立/py2f u v实像缩小正立3U u IB、实验2C、实验3D、实验2和实验32、(2 0 1 1 天津)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图 2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 的 是(A )图21 0、(2 0 1 1 吉林)图 3 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于,对光有 作用。凸透镜 会聚3、(2 0 1 1 吉林)如 图 1 所示,用照相机对左侧的景物拍照,底片上所成的像正确的是(B )当2 1、(2 0 1 1 赤峰市)(6分)阅读文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表示,即=l/f。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 m,它的焦度就是:=l/0.5 m=2m.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 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角度是4 m,它的焦距是0.25 mo注意:凸 透 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 透 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1)如 图 15 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病及需要用来矫正的透镜分别是()A、近 视 凸 透 镜 B、近视C、远视 凸透镜 D、远视(2)若他所戴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m,度数为 度。凹透镜凹透镜则该镜片的焦度为、B 、5 -5 0010.(2011达州)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下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C28.(2011鸡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吴洋同学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看到手指 的像;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看到房屋的像。(选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2)他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有关。于是,他在如图丙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物体到光屏上像到光屏上凸透镜的距离/c m凸透镜的距离/c m像的大小3.00光屏上没有像5.00光屏上没有像12.006 0.00放大20.0020.00等大25.0016.6 7缩小3 0.0015.00缩小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3)吴洋所在班级照毕业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摄影师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还应 (选 填“增加”、“缩短”或“不改变”)照相机的暗箱长度,才会在取景框内得到清晰满意的画面。2 8.(每 空 1 分)放 大 缩小(2)缩 短1.(2 0 1 1 沈阳)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A )A.在游泳池边看到的池底比实际浅B.夜晚看到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C.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车后更广阔的范围D.晴朗夏日的中午,在树下看见圆形的光斑2 2.(2 0 1 1 沈阳)(4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 0 c m 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 图 1 0 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把凸透镜固定在5 0 c m 处。(1)将蜡火移动。(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填“左 或 右”)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次数123456物距(c m)4 035 302 52 0 1 5像距(c m)1 3.5 1 4 1 5 1 6.7 2 0 30 在 1 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的实像。第 6 次的像比第5次的(填“大 或 小”)将 蜡 烛 放 在 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填“左”或“右”)移动。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1 )左(2)、缩小 大(3)、左2 1.(2 0 1 1 鸡西)同学们学习很辛苦,很多同学的视力发生了变化,影响学习生活,需进行矫正。请你从下面两幅图中正确选出:矫正近视眼的是;矫正远视眼的是 o (选填“甲”或 乙”)2 1.乙 甲A )A水中的倒影B手影C钢笔错位D铅笔在水面处折断2 4 (2 0 1 1 莆田)、(5 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 B,将 A和 B -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 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2)实验加,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3)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o24(5分)(|)蜡烛8与 蜡 烛 的 像 完 全 重 合 已)到玻璃板距离大小(3)不 能 不 能 确 定 蜡 烛,1的像的位赞4、(2 011莆田)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C )A、墙壁上装面大镜子,有增大空间的感觉B、清澈的河底,看起来变浅了C、人在路灯下行走,出现人影相随D、清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就看到它16、(2 011自贡)一束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若反射角为3 0 ,则入射角为 BA、0 ;B、3 0 ;C、4 5 ;D、9 0 。18、(2 011自贡)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 AA、变小;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3 7、(2 011自贡)小明向平静的湖面看去,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 射形成的虚像;若湖中的水深3 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 3 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折 大于19、(2 011包 头)(6分)(1)小强做光的色散实验,看到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光屏上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色光带,产生了一个问题: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进行验证。a.请 你 在 图 1 2 中画出红光、紫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图 中 F l、F 2 两点表示焦点)b .小强得到的结论是:.(2)如 图 13 所示,小丽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适当移动在光具座上的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使透镜向 移 动,在光屏上得到个放大的像;然后,保持蜡烛和透镜现在的位置不变,将原来透镜更换为个焦距较小的凸透 镜 做 实 验,使 光 屏 向 移 动,得 到 了 一 个 清 晰 的 像,此 时 像 的 大 小 比 更 换 透 镜 前变_ _ _ _ _ _ _ _ _ _ _ _(6分,M条光线各i分.空】分)h红光对凸透情的焦更大,紫光对凸远健的焦定小(2)缗烛(左)凸姓镇 左 小1 0X 2 01 1包 头)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 0c m 处 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 c m 处的光屏上出现了 一个清晰的像。那 么 该 透 镜 的 焦 距 可 能 是(B)A、3 c mB、5 c m C、7 c m D、9 c m6、(2 01 1包 头)关 于 光 现 象,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I)A、人 远 离 平 面 镜 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B、物 体 经 小 孔 成 的 像 是 正 立 的、缩小的实像C、光 从 空 气 射 入 水 中 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1)、图3中空气泡对入射的平行光线具有发散作用48.(20 H哈尔滨)(2分)入射光线和出射光。作用,请将该元件画在方框内.会42.(2 01 1哈尔滨)(2分)学校前下会 聚(1 分)自己像的大小(选 填“变大”、“变小”以,(燹48题图)相看到对方的面 孔,表明了光路是不变可逆的正确画出凸透镜(1 分)2 5.(2 01 1哈尔滨)小明电路连接正确(2 分)用凸透镜先中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卜说法中正(C )确的是(第25题图)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2 5.(2 01 1烟台)图1 8甲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C是平整的白纸,E 是玻璃板.甲图18(1)将点燃的蜡烛A 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此时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 使其与像K 完全重合.但小红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像A 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发现问题并改进后,小红重新做实验,并在白纸上记录下多次实验后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1 8 乙所示.请你写出怎样分析处理实验室记录的信息,才能归纳得出实验结论.策_(D破璃板鸟靛面没有塞直,a分)网 熏 个 恚 蚓 与 物 的 建 理 亳,今副同i t量到球面的匣声箱物到镒面的鹿.小Ma s号 婀 鹏 阳 蹄 鹭 南 新 皿 置 附 折,判 新 殿 与两京是否重合)(3分)-傲较6.(2 01 1 丽水)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树荫下形成 陶罐在镜中成像圆形光斑A竹在水中的倒影B铅笔好像在水面断了CD3 1.(2 0 1 1 北京)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A、B、C 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 的焦距为 1 0 c m,凸透镜B的焦距为5 0 c m,凸透镜C 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1 5 所示。(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 凸 透 镜(选 填 A”或 B”)。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 5 c m 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选 填“放大”或“缩小”)(2)小华将凸透镜C 固定在光具座上5 0 c m 刻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3 0 c m 到 4 0 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