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海市金山区初三年级一模语文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 上海市金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考试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50 分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 25 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古诗文(36 分)(一)默写(12 分)1.春蚕到死丝方尽,(无题)2.树树皆秋色,(野望)3.,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4.暑假小语跟随父母去河北碣石山风景区旅游,面对水波摇曳的大海和海中林立的小岛,他情不自禁吟诵起观沧海中的“,”(二)阅读下面两文,完成第 5 一 11 题(24 分)【甲】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书上元夜游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注释】上元:农历正月十五。儋州:苏轼被贬之地,现属海南。民:指汉族。夷:指当地少数民族。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过:苏轼的小儿子。韩退之钓鱼:韩愈曾在诗中借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5.甲乙两文的作者是苏轼,他和韩愈、王安石等人合称为“(1)”,初中阶段教材中我们学过的他的诗词或文还有 (2)(试卷中出现的除外)。(2 分)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 分)(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予欣然从之()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归舍已三鼓矣。8.【甲】文中作者夜游承天寺见到的景象是“(1)”;【乙】文中作者上元日夜游见到的景象是“(2)”。(4 分)9.分析“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中三个加点词的表达作用。(4分)10.下列对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甲文画线句写出了月光的动态美以及因月色不期而至引发的愉悦之情。B.乙文结尾用韩愈的典故,把人生比作钓鱼,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得失的辩证思考。C.甲乙两文分别用凝练之笔描写了庭中夜色之美和上元夜繁荣之景、淳朴民风。D.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被贬后抑郁无法排遣,寻求解脱而不得的苦闷心情。11.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这几句与他在这两篇小品文中流露出的情感有异曲同工之妙。(3 分)二、现代文(34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2-15 题(17 分)紫禁城古建筑的采光方法 建筑采光是紫禁城帝王日常生活的重要保障。古代没有当今高科技手段的照明系统,如何最大程度地引进自然界的外部光源,则成为紫禁城建造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古代工匠具有丰富的智慧,他们采取多种科学的采光方法,满足了建筑内部的采光需求。建筑的南立面通开门窗,北部则大部分为墙体,这种建筑布局为“坐北朝南”。紫禁城重要的宫殿均坐北朝南,这种布局方式有利于建筑采光。如太和殿南立面共有 11 个开间,每个开间均设有隔扇门或窗。当隔扇门及窗开启时,可使更多的太阳光线斜射到殿内。从地理学角度而言,我国位于北半球区域,北回归线穿过了我国的南部地区。相应的,我国大部分区域处于北温带,该区域的日照特点为太阳从东偏南的方向升起,而又从西边方向落下。因而“坐北朝南”的布局能使建筑最大限度地接受光照,有利于采光。紫禁城古建筑屋顶檐部向外挑出柱高的三分之一的尺寸,并略带上翘的弧度,形成优美的曲线,称为挑檐。这种曲线形屋面檐口上翘的做法,遮蔽阳光少,有利于建筑内部的采光。紫禁城古建筑挑檐做法与现代建筑挑檐有明显区别。现代建筑一般没有大的挑檐,太阳光透过窗玻璃直接进入室内,使室内明亮,但在夏季过量光线射入室内的同时,会带进大量热量,导致空调能耗的上升,且因为窗口亮度较高,给室内的人们带来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的烦扰。相比而言,紫禁城古建筑的大挑檐阻挡了大量直射光经由门窗直射入殿内,少部分直射光射入建筑地面,经由地面漫反射到殿内其他地方。外部直射光经过挑檐的过滤和遮挡变得柔和。不仅如此,紫禁城古建筑挑檐做法在夏天有利于避免阳光在正午时间照入室内,而在冬天正午时分阳光则恰能照入建筑最深处,以获得建筑内部最佳的采光效果。建筑材料对光照可产生明显的影响,古人利用反射率较高的材料将光线更加有效地引入建筑内部空间。紫禁城宫殿建筑的采光离不开光线在建筑内部的反射,而这种反射作用主要通过墙体和地面材料进行。紫禁城建筑内部有光润如玉的金砖地面、朱红的立柱和浅黄色的墙壁,其表面均有光泽,反射率较高;而建筑内部的青绿色的顶棚表面没有光泽,反射率低。前者经光斜向照射时,给人们以质感强烈的感觉,增加了建筑内部的亮度,且由于光影效果,构件表面会出现明暗变化,显出轮廓;后者当阳光照射到其表面上时,则给人们以质感平淡的感觉,表面会反射出较浅的漫射光。另外,光线射入建筑内部后,由于顶棚的反射率低于地面和墙面的反射率,所以投入建筑内部的光线方向是由下向上的,因而建筑内部的下方有着清晰的光影,便于帝王在其中的活动,而建筑内部的上方给人以柔和之感。这些来自地面的自下而上的光与来自其表面的漫射光,使得紫禁城建筑内部光线亮度适宜,达到视觉与感觉的完美相融。门窗是建筑内部采光的重要通道。紫禁城建筑早期的门窗都是用纸裱糊的。宫廷里所用窗户纸质量上乘,透光及防风御寒效果好。从清代康熙朝开始,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海关的开放,海上贸易得到发展,平板玻璃也随之输入我国,并开始使用于紫禁城建筑门窗上。玻璃的应用,大大地改善了紫禁城内的采光条件。紫禁城古代建筑的采光方法简易科学,反映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对现代建筑的内部采光亦可提供有效参考。12.阅读全文,完成下表的填写。(6 分)13.根据提示梳理第段说明的思路。(5 分)解释“坐北朝南”的建筑布局 (1)(2)14.下列紫禁城内部设计的要素中,不利于反光的一项是()(3 分)A.光润如玉的地面 B.浅黄色的墙壁 C.质感强烈的立柱 D.青绿色的顶棚 15.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A.紫禁城古建筑群中的宫殿均为坐北朝南的建筑布局。B.现代建筑一般没有挑檐,太阳光透过窗玻璃可直接进入室内。C.紫禁城坐北朝南的建筑布局适应中国的地理条件。D.紫禁城古建筑的采光方法对现代建筑的内部采光无借鉴意义。(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6 一 19 题(17 分)丢失的戒指(1)“不”她双颊一红,对打扮得如空中小姐般的服务员抱歉地摇摇头,连十元钱的门票她都觉得奢侈,何况令人咂舌的洋酒。(2)服务员漠然瞥她一眼,收敛起殷勤,扭着腰肢转身而去。乐曲如山泉,从高不可测的山巅流淌而下,忽明忽暗的彩灯勾勒出绰绰身影和飞旋的脚步。(3)她有些后悔,考试刚完只不过想放松一下,怎么鬼使神差地来到这里。她目光散淡地四处游移,忽然,桌脚下璀璨闪烁的光牵引住她的视线,捡起来一看,“啊!”一个戒指,上面还镶着一粒闪闪发亮的钻。她的心突突直跳,手也有些发抖,不由环顾四周,人们舞兴正浓。静思片刻,她来到了服务台前。(4)“要点什么?”服务员恢复了刚才的殷勤。“广播寻找失主。”她递过钻戒。(5)服务员秀眼圆睁,惊讶地看看钻戒,又加倍惊讶地看看她。(6)广播。一阵骚动哗然之后,一位衣着讲究的中年男子出现在她面前。(7)“今天是什么日子?”他目光和善地望着她。她想不到他的第一句话竟然如此,绞尽脑汁地思考着,中国的、外国的、法定的、民俗的(8)“不知道。”她迷惑地摇摇头。(9)“对于多数人,今天什么日子也不是。今天一一是我母亲的忌日。”(10)“你母亲?”(11)“20 年前,这里还是一家药店。我母亲生命垂危,急需一种价格昂贵的药,母亲就把戒指一一她结婚时的嫁妆交给我,以押换药。我揣着戒指来到这里,却没那种药,便急匆匆去别处买。出门一摸口袋,戒指不见了。我的脑子轰地一声,冲回药店去找。穿过来往纷杂的脚步,我看见了亮光一闪,一只手捡起了地上的戒指。可是人群挡住了我的视线,我不知道是谁。我哭啊,喊啊,求别人把戒指还给我。可是没有人理睬我,我哭着奔回家,母亲已经奄奄一息。等我想尽办法弄来钱买药,母亲已经溘然长逝。(12)“20 年了,我怎么也忘不了那一天,这个地方和那只戒指。”他出神地转着手中的戒指。她出神地听着。(13)“后来我长大了,出去闯世界,挣了很多很多的钱。10 年前的今天,我又来到这里,把一只戒指扔在地上,然后我躲在一旁。我多么希望没有人捡它,又多么希望有人捡它,然后喊一声谁丢了东西?,可是没有人。”他神色黯然地叹了口气。(14)“没有人捡吗?”她问。(15)“不!”他摇了摇头,“一位女士捡到了,装进了皮夹子。”(16)“你应该告诉她戒指是你的。”(17)“我寻找的不再是戒指,”沉默片刻,望着大惑不解的她,他说,“0 年来,每年的今天,我都要来这里,扔下一只戒指。每次都有人捡,每次都没有人寻找失主。直到今天,我终于等到了,你捡到了它,而且还给了我。”他泪光闪动,“我多么希望 20 年前,是你捡到了我的戒指。”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只戒指,递给她,“做个纪念。”(18)怔怔地望着手里的两只戒指,她茫然失措。(19)“哦,”他笑着解释,“你刚才捡到的和那些被人捡走的戒指,都是假的。只有这只才是真的戒指,也只有这只才配得上你。”(20)钻戒在灯光下熠熠发光。16.请按时间顺序,概括发生在中年男子身上的故事。(6 分)20 年前的今天(1)10 年前的今天(2)今天(3)17.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点评。试给文中画线语句加批注。(4 分)18.下列对结尾段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强调这是一枚货真价实的钻戒。B.含蓄地赞美了女孩如钻戒般闪光的品质。C.强调表明中年人的富有与慷慨。D.呼应标题,表明中年人丢失的戒指找回来了。19.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丢失的戒指”的几层意思。(4 分)三、综合运用(20 分)某某中学初三年级开展了“读水浒,品奇书”的系列阅读活动,请你也一道参与,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吧!活动一:读水浒故事,品英雄形象 20.小语在阅读水浒传期间,意外发现了爷爷收藏的水浒传系列邮票。他挑选了其中的三张邮票,想作为水浒传手抄报的插图,请你根据这三张邮票的图案及原著内容,填写表格。(5 分)邮票 故事内容 人物特点 图一(1)(2)图二 (3)(谁?)风雪山神庙 奋起反抗 图三 吴用智取生辰纲(4)21.小语所在班级就图(三)的故事内容,围绕“失纲原因”展开讨论,请你根据相关情节内容,分析杨志失纲的原因。(3 分)22.晚明小说美学家叶昼在谈及水浒传人物塑造的特点时指出:“水浒传文字妙绝千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请结合下列回目内容,分析武松与李逵两个人物形象上的异同。(6 分)第二十二回景阳冈武松打虎 第四十二回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活动二:读水浒故事,览水泊风光 23.国庆小长假,小文跟随父母来到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境内的水泊梁山风景区,参加“水浒文化研学游”活动。风景区正在举办“水浒文化节”活动,小文对其中对对联的活动很感兴趣。请你结合所读的水浒传,为小文所对的这副对联补上上联。(3 分)上联:下联:游梁山觅英雄行踪 24.为进一步提升水泊梁山风景区的知名度,推动梁山旅游发展,风景区正面向社会征集景区“旅游形象广告语”,下列不适合的一项是()(3 分)A.水泊揽胜景,梁山论英雄 B.水浒里的聚义寨,山水中的桃花源 C.发展旅游产业,振兴梁山经济 D.水浒名著誉千年,梁山风景秀天下 四、写作(60 分)25.题目:那一刻,我没有回头 要求:(1)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2)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