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二)

举报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二)一、选 择 题(本题共1 5小题,每题2分,共3 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分)在同一架钢琴上,弹 奏C调“3 (m i)”和“1 (d o 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 的 是()A.音色一定不同B.音调一定不同C.响度一定不同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2.(2分)如图中A、B、C、D分别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 是()3.(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北方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I).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4.(2分)下列现象,需要吸热的是()A.下雾 B.下霜 C.降雨 D.结冰5.(2分)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人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C,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6.(2分)面对干旱,各地多次适时实施人工增雨增雪作业,即通过向空中喷洒“干冰”来实现。那么喷洒“干冰”的作用是()A.使空气液化B.使空气中的小水珠汽化C.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或凝华D.“干冰”熔化变为雨水7.(2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 x l()8 m/s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D.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8.(2分)夏天的早晨,无锡地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A.0 B.2 5 C.5 0 D.7 5 9.(2分)用超声波清洗器清洗机械手表是利用超声波()A.传播距离远 B.穿透能力强C.具有能量 D.遇到障碍物能反射10.(2分)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11.(2分)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A B,照射时,会发现像比原来亮多了,这是因为()A.光照到像上所以像变亮B.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C.光照到镜子上发生反射,使物体变亮D.光照射像后,人的感觉不同12.(2 分)下列关于光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中正确的是()A.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B.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D.月全食-光的色散13.(2 分)如图,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0 点“坐井观天”,下图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14.(2 分)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瓶塞处漏音忽略不计)。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实验中最合理的是()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D.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15.(2 分)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C.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二、填 空 题(每 空 1分,共 34分)16.(2 分)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 发 声 是 因 为 琴 弦 在,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o17.(2 分)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 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 减弱噪声。18.(2 分)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 是 增 大 了 声 音 的,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9.(2 分)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图 中 体 温 计 的 读 数 是.20.(3 分)将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形成一条红、橙、黄、绿、蓝、(选填一种色光的颜色)、紫的彩色光带,这个现象称为光的色散,其中 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用 白 屏 来 承 接 是 因 为 它 能 (选填“反射”或“吸收”)所有颜色的光。21.(2 分)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潢,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 反射;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银幕上的图象,是因为射到银幕上的光发生了 反射的缘故。2 2.(2分)2 0 0 9 年 7月,我国出现了 5 0 0 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该天象是由于 而形成。示 意 图 中 能 看 到 日 全 食 的 区 域 是。(填 a”或 b”)区。月 先 夕 日2 3.(2分)一些枪械的瞄准器上装有夜视仪,这 种 夜 视 仪 利 用 的 是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下同)。平时我们使用的防晒伞,能够防止 对人体的伤害。2 4.(3分)小丽同学正在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着装,如右图所示。她身高为1.5 m.她在镜中像的高度 1.5 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6 m,像到她的距离是 m.当她走近平面镜时,她 的 像 的 大 小 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平 四 健2 5.(2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以下小资料可知:多数情况下,声 音 在 气 体 中 的 速 度 比 液 体 中 的 (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 的影响。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 (m/s)空 气(0)空 气(15)空 气(2 5 C)水(常温)海 水(2 5)2 6.(2分)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 经过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2 7.(2分)冬天,小明发现河水结冰了,但室外咸菜缸中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是因为盐水 的 凝 固 点 比 水 的 凝 固 点 (选填“低 或 高);气体打火机中的液体是在常温下通过对燃气采用 的方法,使之液化后贮存在打火机中的。2 8.(2分)被 10 0 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 0 的开水烫伤严重得多,这是因为10 0 的水蒸 气 首 先 要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 10 0 的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然 后 10 0 的水在 过程中还要向皮肤放热。2 9.(5分)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李丽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样品,设计实验验证李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图1图2(1)实验中应控制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和 都相同。(2)实验室已提供装好酒精和水的几个样品,如 图 1 所示。按实验要求,应选择 两个样品进行对比研究。(3)若一个同学选好两个液体样品后,将一个放在室内,另一个放在室外,经过相同时间后进行对比,这样做(填“正确”或不正确”)。(4)按要求正确选择样品并进行正确操作,经过相同时间后样品的情况如图2所示。据此,你 认 为 李 丽 的 猜 想。3 0.(2分)比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请你将声音和光进行比较,写出它们的一种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三、解 答 题(其中3 1、3 4 题各6分,3 2、3 6 题各4分,3 3、3 5 题各8 分,共 3 6 分)3 1.(6分)(1)在甲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如图乙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 0 角,请在图乙中画出该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3)如图丙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1)如右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r,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 o在第7 m i n该 物 质 处 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右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3 3.(8分)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1)小明的操作如右图甲所示,其中的错误之处是 o这样会导致所测温度偏(选填“低”或高”)。(2)他改正错误后,当水温上升到8 4 0 c 时,每 隔 I m i n 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 m i n 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时间/m i n 0 1 2 3 4 5 6 7温度/8 4 8 8 9 6 9 8 9 8 9 8 9 8第三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右图乙所示。该读数为C.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 以 看 出 水 的 沸 点 是.水沸腾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的沸腾停止,说明 水 沸 腾 过 程 中 需 要(选填“吸热”或放热”)。(3)某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组别1234水的沸点/9 8.29 8.99 8.59 8.6对于上述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 0 B.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 0 0 CC.只有第1 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 0 0 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4)某个实验小组做此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你认为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即可)。甲 乙3 4.(5分)如图所示,把一可沿ON 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 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A.光能否发生反射?B.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C.反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规律?D.光是否只能在镜面上反射?(2)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 保 持 与 镜 面;(3)在 实 验 中 白 色 硬 纸 板 能;(4)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以法线ON 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 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 _ _ _ _ _ (选填“发生”或 不发生”)变化;(5)将 ON 右侧纸板向后折,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3 5.(8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如右甲图所示,小 明 在 桌 面 上 竖 一 块 (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这样做是为 了 便 于 找 到;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 和 C,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2)点燃蜡烛A,在寻找蜡烛A像的位置时,小 明 应 该 在 (选填 A”或 B )这一侧观察,移动蜡烛C,使它与蜡烛A的像。(3)如果移开B位置的蜡烛C,用白纸做屏幕,把白纸放在B位置,小明应在(选填“A”或 B”)这一侧观察白纸屏幕,则 臼 纸 屏 幕 上 (选填“会 或 不会”)出现蜡烛 A的像。(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右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3 6.(4分)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温度和水一样,都 是 1 0 0,那么,水蒸气导致的烫伤和水导致的烫伤哪个更严重呢?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当人的皮肤与1 0 0 C 的水蒸气接触时,水蒸气首先要 为 1 0 0 C 的水,同时 大量的热,然后 1 0 0 的 水 在 降 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