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行业管理格局限制了生态修复行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分析

举报
资源描述
生态修复行业管理格局限制了生态修复行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分析 一、 生态修复行业管理格局限制了生态修复行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涉及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道路边坡等基础设施修建区生态修复、海域、海岸带和海岛综合整治、河流、湖泊与湿地修复、污染场地治理、受损的森林、山地、农田以及农村环境治理等生态修复工作,在历史形成的行业管理格局中,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如原国土部、水利部、交通部、住建部、海洋局、林业局、农业部等,各部门都有相应的生态修复类资金使用并负有监管责任。但由于历史和技术原因,各部门的关注解决的重点问题并不相同,从生态修复的角度看,难以达到理想的生态修复效果。 生态修复工作在新的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住建部、农业部、交通部等部门也都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进行认识,生态修复行业也已迎来发展的春天,但由于生态修复领域具有跨行业实施、多学科融合、技术综合性强、工艺要求高等特点,九龙治水式的管理限制了生态修复工作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二、 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政策积极引导下,生态修复行业迎来新一轮迅猛的发展,2016-2020年我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6-2020年CAGR为11.7%,预计未来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规模稳定增长,截至2025年达到1250亿元左右,2020-2025年CAGR为15.2%。 细分市场方面,河湖湿地修复在生态修复行业所有分部中市场规模占比最大,因为中国政府致力减少水污染并提高整体水质。其次,由于荒漠化及土壤污染的威胁,荒漠化土地修复及边坡治理分部过去数年亦显著增长。生态修复项目的庞大需求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修复行业的发展。 从我国生态修复建设投资额来看,根据《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生态修复建设投资额达到1400.9亿元,同比增长38.84%。从细分领域建设投资规模来看,其中水污染防治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建设投资占比最高,2019年建设投资分别为680.6亿元与500.6亿元。 三、 生态修复行业前景及生态修复市场规模现状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适当的人工措施辅助下,恢复生态系统原有的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和开发利用等经济功能。生态修复行业涵盖道路边坡生态修复、矿山生态修复、水利工程生态修复、沙漠化治理以及其他生态修复工程等五个领域。随着生态修复技术的不断成熟,各领域生态修复边界更加清晰。人们对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逐渐使传统园林绿化领域也呈现生态化的发展趋势,所以部分地产景观及市政园林项目也可以归属于生态修复领域。 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气象局、林草局五部门针对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重大科技需求,编制了《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为重点,深化生态环境健康、化学品安全、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研究;研发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固废减量与资源化利用、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风险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高端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引领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完善适合生态环境学科、产业特点的科技创新模式,构建面向现实与未来、适应不同区域特点、满足多主体需求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 2021年发布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中,大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规划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装备研制、标准规范建设以及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与应用,大力推进森林、草原、河湖、湿地、荒漠、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技术创新。 随着国家对环保行业的投资加大,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容。近年来,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未来行业市场规模增速有望高于10%,2024年我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过7000亿元。而随着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以及市场规模的扩容,东珠生态作为生态修复行业的龙头企业,其未来的发展亦将具备更多的想象空间。 四、 生态修复行业投资现状 在中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PPP项目方面,根据财政部数据,2018-2019年我国生态建设PPP项目数量较多,2018年第四季度就有132个项目,2018年全年共有315个项目;在生态建设PPP项目投资额方面,2018-2021年投资额呈现先下降后回升趋势,2018年第一季度的投资额为近年季度最高,共1144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共有23个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PPP项目,总投资额约为351亿元。 五、 生态修复行业概况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适当的人工措施辅助下,恢复生态系统原有的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和开发利用等经济功能。生态修复不是指将生态系统完全恢复到其原始状态,而是指通过修复使生态系统的功能不断得到恢复与完善,因此,生态修复是一个较大的概念,生态修复按修复目的来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从生态修复行业产业链来看,生态修复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技术及工程供应商、劳务供应商、生态修复原材料供应商及规划及设计公司,下游应用于各级政府建设单位、铁路与公路等基础建设业主方、矿业公司与房地产公司等。 六、 生态修复建设投资不断增长 在中国生态修复建设投资方面,中国生态修复建设投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持续推进,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不断加码。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生态统计年报,2016-2019年我国生态修复行业建设资金呈增长趋势,2019年共投入建设投资1400.9亿元,同比增长26.16%。 从生态修复细分领域建设投资情况来看,投入最多的为水污染防治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建设两个板块,2019年这两个部分投入建设资金分别为680.6亿元和500.6亿元;固废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建设资金则相对较少,2019年分别为20亿元、86.9亿元和112.7亿元。 七、 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规模 2016-2019年,我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且增速也呈现出上升趋势。2016年,国内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640亿元,到2019年,全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规模增长到387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3.62%。受疫情影响,2020-2021年行业增速降低,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4012亿元。 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房地产的迅速发展,地产景观和园林绿化建设也给生态修复助力不少。生态修复行业是环境保护的最后一关,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点。随着我国对环保产业投资加大,企业都较为活跃,生态PPP项目不断增加且落地率高。整体来看,生态修复行业前景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