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资金壁垒分析

举报
资源描述
环保行业资金壁垒分析 一、 环保行业资金壁垒 垃圾渗滤液、废液及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均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垃圾的填埋焚烧、黑臭水的处置,污水处理工程及运营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且环保类型企业项目运营收入大部分来自于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客户支付的污水处理服务费,按照期间处理的水量进行支付,项目投资的成本回收期较长。因此新进入该行业需要有足量的现金流储备,同时还需要项目长期运营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资金壁垒。 二、 垃圾处理行业前景广阔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亿吨,建设垃圾5亿吨左右,此外,还有餐厨垃圾1000万吨左右,中国的垃圾总量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生活垃圾还在以每年5%-8%左右的速度递增。垃圾围城正在给中国的城市敲响了警钟。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需要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破坏社会和谐。垃圾处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加以合理的利用。当今广泛应用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垃圾处理的目的是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 垃圾处理产业是以垃圾为处理对象的事业体的集合。这里,垃圾是泛指,包括原生垃圾、分类垃圾和垃圾衍生品;所谓以垃圾为处理对象包含将垃圾作为直接处理对象(原材料)和间接处理对象两重意思。垃圾处理产业涉及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的垃圾的处理,涉及有用垃圾的加工处理和无用垃圾的处置,涉及垃圾衍生品的开发利用,不仅包括现有垃圾的处理,还包括源头垃圾性质和产量的控制。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链共分为三个阶段:前端收集、中端清运和后端处理。前端是生活垃圾的收集,主要包括社区和公建区域;中端生活垃圾的清运主要包括道路清洁、垃圾清理和公厕运维;后端是垃圾处理和利用环节。 目前常见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填埋、堆肥、焚烧(垃圾发电)三种,这三种技术各有优缺点。堆肥法要求垃圾严格分类,且垃圾的有机降解物含量大于40%,但国内垃圾主要以混合收集为主,垃圾分类并未得到大规模推广,因此堆肥法不具备大规模推广条件,目前在处理生活垃圾中占比仅约3%。相对堆肥处理,填埋和垃圾焚烧对原料要求的门槛较低,发展成为国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镇化率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理设施成为城镇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餐饮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氛围,通过开展城市试点工作,总体技术路线日趋成熟,餐厨垃圾工程技术的标准和规范也逐步完善。 近年来,随着政府和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持续提高,餐厨垃圾处理行业逐步走向市场化和专业化。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属于公共基础设施行业,近几年,不断有政策出台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公共基础设施行业,技术储备精良、示范项目优质、资本实力强的企业才能具有较强竞争力。 目前,我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左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65%左右。 我国垃圾处理行业起步较晚,垃圾处理市场容量显著增加,市场渗透率迅速增加,进入卫生行业的企业数量也迅速增加。我国垃圾处理市场已从进口期进入增长期,并正在向成熟期发展。 可再生资源已成为资源循环的新起点,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废物资源和废物材料的回收加工过程中,不仅解决了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减少了废物排放,可以说杀死了两只鸟。中国不断出台支持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的政策。地方政府领导也开始高度重视垃圾填埋场建设,增加投资。可以预测,垃圾处理行业前景广阔。 固废处理工程通常执行的是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三种处理目标。减量化是通过预防减少或避免源头的废物产生量;无害化是对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毒性;资源化是指对于源头不能削减的废物和消费者产生的废物加以回收、再使用、再循环,使它们回到经济循环中去。发展中国家以无害化为主,经济发达国家一般以资源化为主。我国目前已无害化为主,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引导,我国逐步向固废资源利用发展。 三、 垃圾生活无害化处理持续发展 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是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保障。目前,我国生活垃圾通过垃圾分类后运送至垃圾处理工厂,工厂处理方式主要以填埋和焚烧为主。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2020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数量逐年增加,其中2020年无害化处理厂数量达到1287座。前瞻结合工厂新增建设情况预估,2021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数量超过1400座。 垃圾填埋设施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一些填埋场环保、技术和运营管理水平不高,大部分填埋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理,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特别是渗滤液处理不达标、防渗系统薄弱、日常作业不规范等环境隐患突出,对周边环境构成潜在威胁。一些填埋设施库容渐满、服务年限陆续到期,改造难度大成本高成为推进封场整治的主要制约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无害化处理厂数量自2018年后开始下降,2018年填埋无害化处理厂数量为663座,2020年数量下降至644座。根据我国政策对于垃圾填埋的严格治理,前瞻预计2021年我国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无害化处理厂数量继续减少,约为630座。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在垃圾焚烧与集中供暖供热、余热发电等设施衔接方面已经较为成熟。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新增处理能力以焚烧为主的垃圾处理发展格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2020年,我国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厂数量呈现出高速增长趋势。2015年,我国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厂数量仅为220座,到2020年数量已提升至463座。前瞻预估,2021年我国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厂数量保持增加,其数量达到约570座。 四、 生活垃圾产量逐年上升 (一)政策加大对垃圾分类重视程度 实际工作中,无害化设施建设却比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推动获得了更多政策和资金保障,致使新时期我国的垃圾管理明显呈现出了重末端、轻前端的特征。可能正是由于看到了十一五规划太过偏重末端处理的原因,2013年发布的《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加入了不少对垃圾分类,特别是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方面的规划要求,尤其提出了要在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2016年底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则不再包含十二五规划的亮点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的内容,基本回归到了只对无害化处理设施提出要求的旧模式当中。 (二)生活垃圾产量逐年上升,其中其他垃圾占比不断提升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垃圾产量逐年上升。预计2021年中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为27097.2万吨。城市生活垃圾的增加,与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消费习惯改变密不可分。近十年来,快递、外卖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人们沉浸在快捷时代带来的巨大便利之中,然而快递业务总量提升成为了包装垃圾数量增加的直接原因;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也造成了大量电子垃圾;如今优衣库、热风、Zara、H&M等快时尚品牌以快速、少量、多款为营销理念,以平价、潮流引导大众不理性消费,也造成了大量的服装垃圾。 从中国不同类型垃圾占比情况看,主要以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为主,2021年分别占比38.05%、45.61%。厨余垃圾与有害垃圾占比逐年下降,其他垃圾与可回收垃圾呈上升趋势。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瓷器碎片、动物排泄物、一次性用品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到目前为止,人类暂时还没有有效化解其他垃圾的好方法,所以要尽量少产生。 五、 无害化处理量能力稳步上升 (一)生活垃圾清运量与处置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生活垃圾清运量与处置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在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略微有所下滑。2021年中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23988.5万吨,生活垃圾处置量为23898.7万吨。 针对于城市生活垃圾,一次性物品的大量消耗和废弃,垃圾总产生量持续快速增加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如2006年《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回收系统和集中处置设施,提高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资源化水平。2013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表明重点仍然是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2021年5月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支持建设城镇,加快补齐生活垃级收集、转运、无害化处理设施短板。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于无害化处理率逐年上升,2021中国城市无害化处理能力为99.49万吨/日,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9.9%。 中国生活垃圾填埋技术成熟、处理费用低,是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最主要的方式。然而填埋易残留着大量的细菌、病毒,还潜伏着沼气重金属污染等隐患,垃圾渗漏液还会长久地污染地下水资源,潜在着极大危害,会给子孙后代带来无穷的后患。根据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垃圾填埋达2.2亿吨。 城市垃圾堆肥法作为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的重要途径,一些新的堆肥化技术相继出现,目前较多堆肥厂正在建设。但是仍然存在着较大局限性,堆肥量的年处理量与所占比例都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我国城市混合收集的垃圾杂质含量高,为保证产品质量采用复杂的分离过程,导致产品成本过高。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是很难正常运行下去的。另外精堆肥产生的垃圾堆肥肥效低,经济效益差。 (二)垃圾焚烧处理能力逐步上升 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属于处理垃圾的环保项目,将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可燃成分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燃烧反应,使其变成无机物,焚烧处理可减容80%-90%。焚烧法可以将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使得土地占用率大大降低。较垃圾填埋场来说,垃圾焚烧项目占地小。中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逐年上升,2021年垃圾焚烧处理高达77.39万吨/天。然而我国是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量非常低,垃圾焚烧项目属于用水大户,因此垃圾焚烧项目建设需要考虑节约水资源。通过焚烧发电会产生有害物质二噁英,以及焚烧过程中产生废水、垃圾渗沥液、灰渣和粉尘等,这些还需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标准控制排放力度。 六、 发展背景:政策加大对垃圾分类重视,其他垃圾占比逐年上升 近年来,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增加,与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消费习惯改变密不可分。快递、外卖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人们沉浸在快捷时代带来的巨大便利之中,然而快递业务总量提升成为了包装垃圾数量增加的直接原因;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也造成了大量电子垃圾;如今优衣库、热风、Zara、H&M等快时尚品牌以快速、少量、多款为营销理念,以平价、潮流引导大众不理性消费,也造成了大量的服装垃圾。 七、 企业竞争格局:参与者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 中国积极的环保政策给垃圾处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会,中国垃圾处理行业参与者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2021年,我国生活垃圾处理存续和在线企业超过1.5万家,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其次为浙江省。四川省、陕西省、山东省、广东省分布较为广泛。 八、 产业链:生活垃圾主要产生于家庭、商业场所等 生活垃圾主要产生于家庭、商业场所等,在上游由物业公司、社区居民委员会、经营单位、施工单位等政府所规定的管理责任人对垃圾分类服务与保洁工作进行负责。中游环节中,需要对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进行定期收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可回收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进行监督管理。部分市区设有害垃圾暂存点。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有害垃圾的运输、处理等进行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