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智能电网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 智能电网行业竞争格局 智能电网行业经过多年发展,业内厂商已经在各自领域形成了特色优势,但整体市场分散、集中度不高。国内智能电网企业分为两类,一类为电力系统内部的科研院所和信息化建设单位,行业内竞争格局体现出专业化、市场化的特点。首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智能电网向深化应用阶段发展,对智能电网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其对用户需求的精细化把握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具备细分领域专业优势的企业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其次,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参与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主体将更加多元,行业竞争更加市场化和多元化。 二、 智能电网行业概述 (一)行业定义 智能电网是指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同时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统一的智能化电网,从而解决以电网输配电等环节的智能化建设解决能源供给侧存在的相关问题。 (二)产业链 在产业链方面,上游环节为风能、水能、太阳能、煤炭、天然气和核能等可再生及不可再生能源,还有发电站、发电设备和组件及零部件等;中游环节为智能输电、智能变电和智能配电等智能处理过程;下游环节为智能电网的应用领域,包括工业用电、商业用电、居民用电和新能源汽车等。 三、 智能电表发展 智能电表和传统电表的主要区别在于,智能电表和系统主站之间可以通过通讯模块实现数据传输。2009-2015年国内电网智能化起步,第一代智能电表铺开,2014年国家电网电能表招标量达到顶峰9159万只。国网第二代智能电表招标始于2020年,相比于第一代智能电表,第二代智能电表可选配电能质量模块和负荷识别模块,行业整体处于量价齐升的高景气状态。2021年中国智能电表招标量为7391.0万只,共分为三个批次招标。招标主要以A级单相智能电能表为主,2021年三批次招标数量分别为3277.67万只、2529.12万只、548.26万只,占总量的89.0%、83.1%、82.4%。 2015年起国家电网信息化设备加速招标,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了底座。2020年受疫情影响,招标数量有所下降。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家电网服务器和交换机招标数量分别为11265和11305件。 四、 中国智能电网发展现状 (一)发展特点 智能电网,也被称为电网2.0,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保护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相对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国智能电网技术起步较晚,从2007年10月,华东电网公司启动了智能电网可行性研究项目,到2009年5月国家电网对外公布坚强智能电网计划,智能电网才逐步成为中国电网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较于传统电网,智能电网不仅可以提供可靠、高效的电力保障,并且兼容各类设备的接入,进一步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同时,消费者的参与也使电网运营方式更加丰富。 (二)产业链 智能电网产业链主要分为发电、输电、变电、配电以及用电五个大环节。上游发电环节分为可再生与不可再生;中游则包括智能输电、智能变电、智能配电三个环节,下游为终端用户,主要分为工业用电、商业用电和居民用电。 五、 发展现状 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能源产业发展变革的体现,是实施新的能源战略和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互联网+的风口下,智能电网必将开启能源与互联网有机结合的大门,智能电网布局也成为了国家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措施。近年来,国内智能电网政策持续加码,助力行业加速发展。 六、 我国智能电网行业上下游企业优势 从产业链来看,智能电网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智能电网产业链上游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和不可再生能源发电,中游为智能电网的各个环节,下游为终端用户用电环节。 智能电网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各类发电能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两大类。其中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水力、太阳能等,不可再生能源则有煤等燃料。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为22.0亿千瓦,较2019年同比增长9.45%;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为2.6亿千瓦。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是绿色低碳能源。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水电装机3.7亿千瓦、风电装机2.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5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952万千瓦。 我国不可再生能源则有煤和天然气等燃料,根据数据显示,2017-2020年期间我国原煤产量较为波动,2010-2015年期间呈先增后降态势,2016-2020年呈波动增长态势。2020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8.4亿吨,同比小幅波动。智能电网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分析。 现有电力体系面对输送电损耗、稳定性不足等多重问题,智慧电网、虚拟电厂、微电网等信息化手段有望成为解决问题的核心。其中智能化正是两网投资的核心所在,预计整个十四五期间两网在配用两侧的智能化投入有望加速增长,总量达2000+亿元。 数据显示,2009-2020年国家电网总投资3.45万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3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11.1%。第一阶段2009-2010年的电网总投资为5510亿元,智能化投资为3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6.2%;第二阶段电网总投资为15000亿元,智能化投资为1750亿元,占总投资的11.7%;第三阶段电网总投资为14000亿元,智能化投资为1750亿元,占总投资的12.5%。 从2020年到2025年,中国智能电网设备市场将从62亿元跃升到439亿元,迎来爆发式增长。这一增长势头从2019年已经显现,去年中国智能电网公共充电桩的累计充电量同比上涨了189.76%。 电网规模持续扩大,线路复杂度随之增加,叠加如今的双碳大背景之下,电网自动化、智能化等升级需求愈发迫切。现有的电力生产和供应电网需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将推动该业务的未来增长。电网必须从众多的分布式来源纳入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中,并能使用点的需求和实时能力与电力供应相匹配。 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能源产业发展变革的体现,是实施新的能源战略和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互联网++的风口下,智能电网必将开启能源与互联网有机结合的大门,智能电网布局也成为了国家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措施。 信息化可以优化电力产业链全环节,不论是大区域电能检测调控、绿电交易系统还是电网信息安全等多领域都需要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是优化电力产业各环节效率的关键,天然需求叠加投资的结构性加注,电力信息化有望长期高景气。 双碳背景下电力系统转型加速,电力信息化成为优质赛道。从两网投资总量来看,十三五电网智能化投资约占13%,测算十四五两网智能化投资占比有望提升至14%-17%,投资额从约3000亿元提升至4500+亿元。从具体环节测算,配用电是主战场,分别占总投资额的31%和32%。 智能电网建设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智能电网建设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七、 智能电力产品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电力产品涵盖了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等公司主要产品。其中,智能电表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等组成,具有电能量计量、实时监控、自动控制、信息交互及数据处理等功能,是国家智能电网在用电侧的核心感知元件,对于电网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产品主要包括集中器、专变终端等,负责对智能电表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与传输,并可对智能电表进行控制和检测,是连接智能电网感知设备与主站系统的重要载体,其与智能电表存在配套关系。 国家电网智能电表于2009年出台智能电网规划,同年智能电表开启集中招标采购。2019年国家电网智能电表招标总金额为159.84亿元,同比增长31.33%。受疫情影响,以及叠加新标准过渡期,2020年招标总金额下滑16.01%至134.25亿元。2021年智能电表需求明显回升,招标总金额达到200.59亿元,同比增长49.41%。2022年,国家电网招标总金额为256.39亿元,同比增27.82%。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中,新能源并网运行、市场化电价机制调整等因素催生了对智能电表的新要求,例如双向计量、在线监测、负荷管理等。智能电表早期标准普遍参照对标IEC系列,2012年OIML(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在IEC基础上制定了IR46标准,该标准要求计量芯与管理芯相对独立,同时在计量精度、功率因数、谐波影响、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均有更高要求。国家电网在IR46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更贴合国内需求的物联网电能表概念及试行标准,并于2020年开始试点采购物联网电能表。 伴随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接入配网都需要加装智能电表,从而为市场带来增量需求。物联网电能表采用多芯模组化设计理念,配备上下行通信模块以及各类业务应用模块。物联网电能表与其它专业设备配合可实现居民家庭智慧用能、电动汽车及分布式能源服务、社区综合能源服务等智慧场景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