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移动护理系统行业发展概况

举报
资源描述
医生移动护理系统行业发展概况 一、 细分市场国产化率亟待提高 根据检测指标、标本以及检测原理的不同,IVD行业可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元素诊断、微生物诊断、尿液诊断等众多细分领域。其中,目前前三者在我国医疗机构应用较广泛。 我国生化诊断市场目前已趋于成熟,相关诊断试剂国产化率较高。在生化诊断相关产品中,生化分析仪器的技术要求较高,而诊断试剂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目前,我国大部分生化诊断企业仍集中在诊断试剂领域。国内生化诊断产品主要生产商(如九强、美康、迈克等)已逐渐掌握该领域核心技术,并已基本实现从依赖进口到自主研发阶段的转变。然而,国产生化诊断仪器设备目前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市场仍由外资品牌主导,国产品牌占有率有待提高。另外,随着免疫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生化诊断市场份额增速趋缓。不过,生化诊断技术在特定项目的检测上具有时间和成本优势,因此不会被完全替代。 近年来,免疫诊断成为IVD行业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市场占比不断提升。其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因具有灵敏性较高、特异性较强等优点,已逐步取代酶联免疫法,成为免疫诊断市场的主流技术之一。值得关注的是,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能够对抗原或抗体进行更充分的包被,且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可以全自动化清洗未结合物质,从而大幅提高检测灵敏度和检测效率,是目前较先进的免疫诊断技术之一,并逐渐成为国内化学发光产品企业研发的重点方向。 目前,我国分子诊断市场正处于快速起步阶段。分子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产前筛查以及传染病、肿瘤诊疗等领域。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起着重要作用。此外,现阶段为人们所熟知的基因测序技术,也属于分子诊断的范畴。由于分子诊断仪器和试剂研发成本与技术壁垒均较高,采用基因芯片、第二代测序(也称为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的相关高端产品目前几乎被外资品牌垄断。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IVD领域核心零部件、原材料的进口依赖度目前仍较高。众成数科数据显示,2018—2021年,我国IVD产品进口额逐年增长,且近3年来的进口额均在1000亿元以上。进口产品主要集中在IVD领域高端仪器、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等上游行业,包括抗原、抗体、辅酶、酶底物以及基因测序仪等。 二、 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得益于治疗手段的创新、创新标志物的发现,以及人口老龄化加速、疾病早筛等需求的持续增长,全球IVD行业稳步发展。众成数科数据显示,全球IVD市场规模已从2015年的566.8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688.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预计到2030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1302.9亿美元,2019—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 众成数科数据还显示,目前,全球IVD市场区域发展不平衡,按照2019年全球IVD市场规模计算,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规模占比超60%,我国占比约为17.6%。由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服务体系相对成熟,其市场规模整体增速趋缓,而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潜力巨大。2015年,我国IVD市场规模为427.5亿元;2019年,该市场规模达80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2%;预计到2030年,我国IVD市场规模将达到2881.5亿元,在全球市场规模的占比将提升至33%,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IVD产品消费国。 三、 体外诊断行业发展趋势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是国家高端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与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和医疗体制改革等民生问题息息相关。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和鼓励国内体外诊断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加速行业规范,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一方面国家产业政策对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鼓励高端设备进口替代、分子诊断技术升级和精准医疗临床应用以及POCT便捷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另一方面医疗器械常态化集中带量采购、医疗服务收费、医保支付改革、严格监管等将成为未来行业政策关注的重点,也将加剧体外诊断行业的竞争格局。 四、 高端质谱仪器临床新应用在开拓 由于受核心专利、制造工艺、研发成本等因素的影响,高端质谱仪器的国产化率目前尚不足2%。质谱分析作为高端定量检测分析技术,相较于其他检测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高通量等优点,近年来在核酸的高级结构鉴定、寡核苷酸与小分子相互作用、DNA损伤与修饰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国内临床上,该类高端质谱仪器目前主要应用于新生儿遗传病筛查、维生素D检测、微生物诊断、药品检测等领域,并有望服务于更多临床应用场景。此外,微流控芯片、单细胞测序、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微滴式数字PCR、单分子免疫阵列等多种IVD领域新兴技术正在升级发展中。各类技术方法各具特色,应用场景仍在进一步开发中。 五、 体外诊断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血糖监测设备市场主要分为医院市场和零售市场(OTC市场)。医院市场中,进口品牌凭借进入市场较早以及品牌、质量优势,占据了领先地位,主要品牌有强生、罗氏、雅培、拜耳等。国内品牌在医院市场中目前占比较低,正处于追赶阶段,主要以三诺生物、鱼跃医疗、北京怡成、艾康生物、博士医生、华益精点等品牌为代表。在零售市场中,国内品牌通过采取低价策略进入由代理商主导的二三线城市个人消费市场,相较于进口品牌在市场份额上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品牌主要有三诺生物、鱼跃医疗等,进口品牌罗氏、拜耳、强生等凭借原有医院占有率也有一定零售销量。 六、 体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 根据IDF(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糖尿病地图集第10版报告的调查结果,2021年全球共有5.37亿成年人(20-79岁)患有糖尿病,平均每10人中有1人。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6.43亿,到2045年将上升到7.83亿;超过三成的糖尿病成年人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糖尿病导致670万人死亡,平均每5秒1人死亡;糖尿病导致至少9660亿美元的卫生支出,这一数字在过去15年中增加了316%;5.41亿成年人葡萄糖耐量受损(IGT),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现有医疗手段无法完全治愈糖尿病,只能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等加以改善,并辅以监测手段进行管理和控制。血糖监测作为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认证的糖尿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为医生调整治疗策略提供依据,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调整生活方式以及降低血糖和晚期并发症发生风险等方面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反映的信息频次及使用方法,《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对5种常用的血糖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毛细血管血糖检测既在医疗机构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使患者可以借助血糖仪实现自我血糖监测(SMBG)。指南中还强调了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并对Ⅰ、Ⅱ型糖尿病及采用强化或非强化治疗手段的患者监测血糖水平的频次、时点等操作进行了规范。 对于Ⅰ型糖尿病及部分胰岛功能比较欠缺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更为严重,且多发于40岁以下年龄层、甚至20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高频次的血糖监测、严格把控血糖水平的变化对于精准调控药物剂量、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来说至关重要;而对于大多数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尚有存留,一般通过口服药的常规治疗就可达到稳定效果,每周1-2次或更低频次的血糖监控即可满足日常管理的需求。基于不同类型糖尿病患者的检测频率需求,IDF预计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要进行150次自我血糖监测,而对于Ⅰ型患者则要远超这个水平。我国血糖检测的渗透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检测频次有较大提升空间。2020年我国血糖检测的平均渗透率仅有20%,农村人口中更低、仅10%,而欧美等发达国家中渗透率高达90%。在检测频次上也有至少两倍的提升空间。 庞大的糖尿病患者基数催生了血糖监测的市场规模。考虑到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庞大群体,随着市场教育的进一步完善,未来我国将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血糖监测渗透率以及使用规范度之间的差距。综合考虑中国糖尿病患者的基数大、检测频次高、渗透率有望持续增长等因素,IDF组织预测,中国血糖监测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412.36亿元,2021至2030年年均复合增速达16.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