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 1. 小地老虎完成一个世代所需总积温为K1,某地年总积温为K,那么小地老虎在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世代数是( ) A.K-K1 B.K/K1 C.K+K1 D.K1/K 2.地中海果蝇的生物学零度是13.5℃,完成发育所需的有效积温是250日·度(d·℃),则其在日平均温度26℃条件下完成发育所需要的天数是(  )。 A.20天 B.30天 C.40天 D.50天 3.下列哪种关系属于互利共生关系( )。 A.鸟与树的关系 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C.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 D.青蛙与水稻的关系 4. 公元前200年以前,记载江淮平原沼泽植物的带状分布与水文土质的生态关系的我国古籍是 ( ) A.《管子·地员篇》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尔雅》 5. 生态系统的能量损耗主要存在于( )。 A.吃人的能量 B.与呼吸有关的能量 C.与消化有关的能量 D.未消化的粪便和呼吸作用产生的热散失 6. 决定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两个主要气候因子是(  ) A.风力和雨量 B.风力和温度 C.温度和雨量 D.光照和温度 7. 一个猴群占据某个山头,不让其他猴群进入,这一现象在生态学中称为( ) A.种群调节 B.密度效应 C.自疏现象 D.领域行为 8. 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又称能量守恒定律 B.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时无损失 C.又称能量衰变定律 D.光合作用不适用于热力学第一定律 9. 草原弃耕地上的演替按照时间划分是属于 A.世纪演替 B.长期演替 C.快速演替 D.以上都不是 ( ) 10. 苔藓、蘑菇、白蚁、蜘蛛等均以林中枯死的朽木为生,这些生物组成了(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食物链 11.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 (  )。 A.维持恒定 B.产生波动 C.逐级降低 D.逐级升高 12.在我国暖温带地区,通常土壤养分有效性最好和最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酸碱度为(  )。 A.pH5~6 B.pH6~7 C.pH7~8 D.pH8~9 13.下列能源中,(  )属于可再生能源。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水能 14.种群的生境比较稳定,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锥体呈( )。 A.金字塔形 B.钟形 C.壶形 D.以上三者都不是 15. 原生演替的速度比次生演替的速度( )。 A.快 B.慢 C.相等 D.依具体情况而定 16.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 )。 A.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 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 C.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 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17. 群落发育初期的主要标志是( )。 A.植物伴生种的良好发育 B.植物优势种的良好发育 C.植物建群种的良好发育 D.植物亚优势种的良好发育 18. 下列生物种群,数量呈季节性消长的是( )。 A.旅鼠 B.海洋浮游生物 C.北极狐 D.蝗虫 19. 在培养蘑菇的培养基上长出了根霉,根霉与蘑菇之间的关系属于( )。 A.寄生 B.共生 C.捕食 D.竞争 20. 植被类型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子是( ) A.温度 B.二氧化碳 C.氧气 D.风 21.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原因是由于( )。 A.它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B.它研究内容的广泛和深入 C.它的理论逐渐形成 D.以上全部内容 22.天敌这一生态因子属于( )。 A.气候因子 B.土壤因子 C.地形因子 D.生物因子 23. 种群的季节性消长主要是( ) A.环境因子的影响 B.生物因子的影响 C.人为活动的影响 D.突发性自然灾害 24.硅藻→桡足动物→沙丁鱼→较大鱼→鲨鱼这条食物链为( )。 A.捕食链 B.腐屑链 C.寄生链 D.混合链 25.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 )。 A.奥德姆 B.林德曼 C.达尔文 D.坦斯利 26. 下列属于典型捕食食物链的是 A.大豆→菟丝子 B.草→兔子→鹰 C.牛粪→蚯蚓→鸡 D.秸秆→蘑菇→人 27.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生态学分支学科的划分依据是(  )。 A.生物组织层次 B.生物类群 C.生境类型 D.应用领域 28.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的水俣病,其主要污染物是(  )。 A.汞 B.铅 C.砷 D.镉 29. 小麦的点播(窝种)和条播使小麦种群的分布呈 ( ) A.随机型 B.集群型 C.均匀型 D.其他 30.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 )。 A.温带 B.热带 C.亚热带 D.寒温带 31. 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生物 B.环境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32. 被绿色植物质体内的色素所吸收,用于光合生产的生理有效辐射是( )。 A.黄绿光和青紫光 B.黄绿光和蓝紫光 C.红橙光和青黄光 D.红橙光和蓝紫光 33.陆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级数目通常不会超过(  )。 A.1~2 B.2~3 C.3~4 D.5~6 34. 小型动物、低等生物的存活曲线为( )。 A.A型 B.B型 C.C型 D.混合型 35. 高山植物通常长得比较矮小,这主要是因为高山地区具有较强的( ) A.紫外光 B.红外光 C.红橙光 D.绿光 36.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N为(  )。 A.发育历期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平均温度 37. 生态位是一个既抽象含义又十分丰富的生态学专有名词,它的主要内涵是( )。 A.生态环境 B.生物单位适应性的总和 C.生物在群落中的功能和作用 D.生物单位生存条件的总集合 38.近年来,我国太湖大面积出现蓝藻,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这一现象属于(  )。 A.种群平衡 B.种群暴发 C.生态入侵 D.季节消长 39.下列选项中,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作用最大的物种是( )。 A.伴生种 B.建群种 C.亚优势种 D.罕见种 40.板状根现象常见于( )。 A.北方针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热带雨林 41. 下列属于生态因子的是( )。 A.温度、食物、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 B.温度、光、食物、土壤、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 C.温度、湿度、食物、空气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 D.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 42.兔子是食草动物,因而处于食物链的( )。 A.第一营养级 B.第二营养级 C.第三营养级 D.第四营养级 43. 种群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 ) A.种群动态研究 B.种群数量 C.种内、种间关系 D.种群调节 44.有效积温则公式中,TO为(  )。 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天数 45.群落与环境的关系为( )。 A.环境促成群落的形成 B.群落造成了环境 C.相互影响和制约 D.无关 46.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沉积型的是(  )。 A.碳 B.氮 C.磷 D.氧 47. 各种生物源所拥有的基因、各种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它们形成的生态过程,这就是生物的( )。 A.适应性 B.多样性 C.调节性 D.连续性 48. 有季相变化的群落是 A.雨林 B.北方针叶林 C.红树林 D.夏绿阔叶林 ( ) 49.池塘里浮萍在短期内大量增加的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属(  )。 A.周期性波动 B.种群爆发 C.种群平衡 D.季节性消长 50. 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 ) A.山风影响 B.季风影响 C.谷风影响 D.海洋风影响 二、填空题(20题) 51.如果将生态系统用一个简单明了的公式概括可表示为:生态系统=______生物群落。 52. 两个相似的物种由于竞争的结果不能占有相同的。 53. 不同生活型的组合叫______,它是生态系统内植物群落的总称。 54.低温对生物的伤害分为冷害和_______两种。 55.犬科、猫科和啮齿类动物把含有特殊气味或外激素的粪尿或身体的其他分泌物涂撒在比较暴露的地方,如树干、石头、草丛上。这种行为是动物的______行为。 56. 东北虎比华南虎个体大,寿命长,这符合______法则。 57.土壤______对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有重要影响。 58.在群落交错区内,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物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这一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 59.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死亡率称为______。 60.豆科作物根系上的______对于改善土壤肥力有积极作用。 61. 由于某种原因,种群进入新地区后得到迅速扩展蔓延,称为______。 62. 按生物对水的适应性不同,可以把生物分为水生生物和______两大类型。 63.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结构越复杂,______能力越强。 64.以______为研究对象是现代生态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65.竞争排斥原理又叫______。 66.根据形成生态型的主导因子不同,将植物生态型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类型。 67.低温对生物的伤害分为冷害、______和冻害三种。 68.在干旱地区,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与降水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 69.计算生态系统中进入动物体能流的效率公式是:同化效率=同化的食物能÷______。 70.______是指单位面积内动物、植物等生物的总重量。 三、判断题(10题) 71. 几个养鱼池里的全部鲤鱼是一个种群。( ) A.正确 B.错误 72.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小是成熟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特征之一。(  ) 73.黑龙江省是种植水稻纬度最北的地方,此现象是常年温度对生物分布的限制作用的表现。(  ) 74.( ) 75.由于群落交错区存在于两个群落的边缘,其内部的环境条件要比两个群落的复杂,所以生物的种类比较少。(  ) 76.地方性水资源、土壤、森林、草原、野生生物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 77. 农业的最终发展方向是机械化农业。( ) A.正确 B.错误 78.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用增加CO2浓度的方法增强光合作用。 [ ] A.正确 B.错误 79. 绿色植物并没有被吃尽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发展了防卫机制。( ) A.正确 B.错误 80. 生物的存在与繁殖,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个因子的变化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受性限度,则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 A.正确 B.错误 四、简答题(5题) 81.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82.简述有毒物质的富集及其危害。 83.简述固氮的途径。 84. 典型旱生群落演替系列分哪几个阶段? 85.种群密度效应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五、论述题(2题) 86. 论述湿地的生态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