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 1. 种群环境的容量决定于( )。 A.温度、光、水、营养、空间 B.非生物环境、生物特性、遗传特性 C.食性、行为、适应能力 D.温度、光、水、行为、适应能力 2. 下面四种生物属于K型生长的是( )。 A.苍蝇 B.大象 C.稗草 D.盐虾 3.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 A.水稻 B.玉米 C.大豆 D.冬小麦 4.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的曲线是呈(  )。 A.J型 B.S型 C.直线 D.抛物线 5. 下列时种群调节因素中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的是 A.捕食 B.寄生 C.降雨 D.竞争 6.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科学家是( )。 A.海克尔 B.坦斯利 C.马世骏 D.竺可桢 7.顶极—格局假说的优势顶极,相当于单元顶极论的(  )。 A.后顶极 B.前顶极 C.亚顶极 D.气候顶极 8. 下列土壤分类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燥红土 B.黑钙土 C.灰化土 D.红色石灰土 9.当两个生物利用的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的其他环境变化时,就会出现(  ) A.生态位重叠 B.生态位分离 C.生态位压缩 D.生态位移动 10.影响陆地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两个最主要的气候因子是( )。 A.温度和降水 B.光照和温度 C.降水和风 D.光照和风 11. 次级生产力最高的系统是( )。 A.森林 B.草原 C.农田 D.海洋 12.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 )。 A.成群型 B.均匀型 C.随机型 D.聚集型 13. ______是指消费者层次上的能量贮存速率,通常指净生产量。( ) A.初级总生产力 B.初级净生产力 C.群落净生产力 D.次级生产力 14. 在一定范围内按不同密度播种的三叶草,其最终产量与播种密度无关,这是( ) A.养分制约的结果 B.空间制约的结果 C.密度制约的结果 D.人为影响的结果 15. 生活在强风地区的鸟类的特点是( )。 A.羽毛短,紧贴在身上 B.羽毛短,蓬松 C.羽毛长,紧贴在身上 D.羽毛长,蓬松 16. 有季相变化的群落是 A.雨林 B.北方针叶林 C.红树林 D.夏绿阔叶林 ( ) 17. 坡向会影响森林的生长,对于森林来说,坡向因素是一种( )。 A.直接因素 B.间接因素 C.主导因素 D.限制因素 18. 植物分泌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的影响叫做 A.他感作用 B.他毒作用 C.毒作用 D.抑制作用 19. 下列群落中,动物种类最丰富的是 (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草原 20.下列能源燃烧时,易形成酸雨的是(  )。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煤气 21.旱生植物不具备的特征是( )。 A.根系发达 B.肉质茎肥厚 C.角质层厚 D.叶面积大 22.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 )。 A.维持恒定 B.产生波动 C.逐级降低 D.逐级升高 23. 下述生态系统中属于半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 ) A.海洋生态系统 B.农业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荒漠生态系统 24.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煤 D.水能 25. 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 ) A.山风影响 B.季风影响 C.谷风影响 D.海洋风影响 26.植物的密度效应指的是( )。 A.作为构件生物的植物本身构件问的相互影响 B.同一种群的植物邻接个体间的相互影响 C.不同种群的植物问的相互影响 D.植物种群不同集群间的相互影响 27. 群落成层性是评估( )的一种指标。 A.生物种群 B.生物群落 C.生态环境质量 D.生物多样性 28.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特征是( )。 A.矮化 B.顶冠 C.根不发达 D.旗冠 29.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 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30.下列群落中,植物物种组成最简单的是(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生物群落 31. 下列属于人工辅助能的是( ) A.种苗和有机肥料中的化学潜能 B.风 C.潮汐能 D.太阳能 32. 沿海赤潮产生的原因是 ( ) A.过多的氮 B.过多的磷 C.过多的碳 D.过多的氮和磷等 33.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  )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氧气 3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南坡较北坡有温度高、湿度小、蒸发量大的特点 B.南坡较北坡土壤有机质积累少,也较干燥和贫瘠 C.南坡的植被多喜暖、喜光、耐旱 D.在水分经常缺乏的地方,南坡树木的生长较北坡好 35. 碳循环是一种( )。 A.液相型循环 B.沉积型循环 C.气相型循环 D.混合型循环 36.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  )提出的。 A.谢尔福德 B.达尔文 C.奥德姆 D.莫比乌斯 37. 下述四种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中,哪种营养结构的生态系统最稳定 ( ) 38.单位面积上的生物个体数属于群落数量特征中的(  )。 A.频度 B.密度 C.多度 D.优势度 39.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__________提出的。(  ) A.谢尔福德 B.达尔文 C.奥德姆 D.莫比乌斯 40.仅由树木构成的防护林带,风可以从林冠的上方和下方通过,这种林带的结构是( )。 A.疏选结构 B.紧密结构 C.稀疏结构 D.通风结构 41. 湖底淤泥中的DDT浓度为0.04mg/L,浮游藻类干物质中的DDT明显升高,最后在吃鱼的水鸟体内DDT浓度能升高到( )。 A.5mg/L B.9.8mg/L C.98mg/L D.500mg/L 42. 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类组成和生产力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 A.光照 B.温度 C.降雨量 D.风力 43. 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 )。 A.细菌和真菌 B.所有植物 C.所有动物 D.落叶和土壤 44.森林砍伐迹地从控制演替的主导因子看属于( )。 A.内因演替 B.原生演替 C.外因演替 D.次生演替 45. 水毛莨生长在水中的叶呈丝状,水面上的叶呈片状,这种性状的变异( )。 A.说明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 B.说明环境因素引起基因重组 C.说明环境因素引起染色体变异 D.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46. 有效积温法则的公式K=N(T-C)中,N为( ) 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发育天数 47. 在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的植物生活型谱中,占比例最大的生活型是( ) A.地下芽植物 B.地面芽植物 C.地上芽植物 D.高位芽植物 48.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 A.湖泊 B、草原 C、果园 D、热带雨林 49. 群落外貌主要取决于 ( ) A.优势种植物 B.建群种植物 C.伴生植物 D.亚优势种植物 5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的是(  )。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D.土壤 二、填空题(20题) 51. 物种成分混杂,群落内植物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使整个群落的郁闭度增加,通风、透光性能减弱,温度和湿度发生变化;植物枯枝落叶加厚,使土壤质地发生变化。这些环境的变化,为新种的迁入和定居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是群落发育______期的特点。 52.人类活动造成的水污染源有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______污染源。 53. 植物开花的季节性,主要由植物和传粉动物之间的______过程来决定。 54.当资源不足的时候,物种之间为利用资源而产生的竞争称为______。 55.群落交界处是______,它是物种沿着环境梯度迅速置换的地点。 56.种群的出生率是种群的__________繁殖能力。 57. 光、热、水、气和养分等是对生物生长发育起______作用的生态因子。 58. 群落的演替从______开始。 59.广义的共生包括______、______ 和______。 60. 最后产量恒值法则描述了植物的产量与______的关系。 61. 李比希定律只能严格地适用于______,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是处于平衡的。 62.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______和模拟。 63. 自然环境中,一切直接、间接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环境要素,称为______或生态要素。 64.______是指长期生活在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生物,其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繁殖方式都和其生存环境相统一。 65.种群的生理寿命是指种群处于最适合条件下的__________寿命。 66.气流翻过山岭时在背风坡绝热下沉而形成的干热的风叫做________。 67.制定《京都议定书》的目的是为了限制______的排放,以减轻温室效应。 68.直接或间接利用绿色植物有机物作为食物源的异养生物是__________。 69. 群落演替的早期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后期则无关紧要的是生物的______能力。 70. 一种生物进入新的适宜其栖息繁衍的地区,种群迅速增长,并对该地区原有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胁,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三、判断题(10题) 71. 在同一群落中的不同物种,生态位越接近,竞争越激烈。( ) A.正确 B.错误 72.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  ) A.否 B.是 73.与K对策生物相比,r对策生物的内禀增长率低。( ) 74.水生植物的通气组织不发达,叶片角质层厚。( ) 75. 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污染源是焚烧秸秆。 [ ] A.正确 B.错误 76. 种群世代有重叠的指数增长模型中,满足r=1这一条件,种群就是稳定的。 [ ] A.正确 B.错误 77. 分解作用的最终目的在于稳定和提高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为碎屑食物链提供物质基础。( ) A.正确 B.错误 78.仙人掌的叶片呈针刺状,这是长期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果。(  ) 79.酸雨是指PH值等于6.0的降水。 ( ) 80.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 ] A.正确 B.错误 四、简答题(5题) 81.简述植物对高温的适应。 82.简述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植被类型。 83. 简述温度与生物分布的关系。 84.简述环境资源稀缺论的主要特点。 85.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五、论述题(2题) 86.论述与传统农业比较生态农业的优点有哪些。 87.比较r对策和K对策的特点。 六、单选题(0题) 88. 当植物的一些组织受到损伤,自然落叶是减少植物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