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镇江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江苏省镇江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 1. 硅藻每年有春秋两次密度高峰,其原因主要是( )。 A.环境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 B.生物适应性变化引起的 C.环境的季节性变化和生物适应性变化引起的 D.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引起的 2.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有 ( ) A.实验室研究 B.野外调查 C.系统分析和模型 D.以上三者 3.根据食物链富集原理,DDT在体内浓度最高的是( )。 A.浮游生物 B.小鱼 C.食小鱼的大鱼 D.食大鱼的水鸟 4.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 ( )。 A.块状结构 B.片状结构 C.团粒结构 D.柱状结构 5.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 ) A.结构简单 B.组成复杂 C.生物量高 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 6.天敌这一生态因子属于( )。 A.气候因子 B.土壤因子 C.地形因子 D.生物因子 7.与K对策生物相比,r对策生物一般( )。 A.出生率高、寿命较短 B.生率低、寿命长 C.出生率低、寿命较短 D.出生率高、寿命长 8.在南美洲的一种没有自卫能力的文鸟,选择最凶狠、最有毒的黄蜂为其邻居,借以保护自己,二者之间属于( )。 A.原始合作 B.互利共生 C.偏利共生 D.寄生 9. 紫外光对微生物有致死作用,波长为( )时就开始有了杀菌作用。 A.400nm B.360nm C.240~340nm D.200~300nm 10. 下列关于优势种和稀有种的论述正确的是( ) A.稀有种的存在决定了群落物种的多样性,从而有利于群落的稳定 B.稀有种由于其数量少,在群落中不重要 C.群落中优势种的数量占绝对优势 D.稀有种在群落中的物种数少,个体也少 11.种群的生态出生率是指( )。 A.生理出生率 B.最大出生率 C.实际出生率 D.理论出生率 12.下列作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 A.油菜 B.冬小麦 C.水稻 D.甜菜 13.当两个生物利用的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的其他环境变化时,就会出现(  )。 A.生态位重叠 B.生态位分离 C.生态位压缩 D.生态位移动 14. 自然界常见的物种形成方式是 ( ) A.异域性物种形成 B.邻域性物种形成 C.向域性物种形成 D.以上三者都是 15. 下列生物属于第一营养级的是 A.兔 B.藻类 C.食用菌 D.棉铃虫 16. 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较简单的是(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草原 D.苔原 17.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  )。 A.阿伦规律 B.贝格曼规律 C.谢尔福德定律 D.林德曼定律 18.根据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当N=K/2时,种群的( )。 A.数量最小 B.数量最大 C.瞬时增长量最小 D.瞬时增长量最大 19.在以下生态系统中,总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暖温带混交林 20.温带草原在半干旱区的群落类型是( )。 A.草甸草原 B.典型草原 C.荒漠草原 D.高山草甸 21.自然种群最常见的内分布型是(  ) A.随机型 B.均匀型 C.成群型 D.均匀集群型 22.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类型是 ( ) A.气相型 B.沉积型 C.水循环 D.A+B+C 23.经验证明,要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其森林覆盖率要达到(  )。 A.10% B.20% C.30% D.40% 24. 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的水俣病,其主要污染物是( ) A.汞 B.铅 C.砷 D.镉 25.下列群落中,植物物种组成最简单的是(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生物群落 26.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低层次是( )。 A.生物个体 B.生物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 27. 石油、煤在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中为( )。 A.贮存库 B.交换库 C.循环库 D.混合型库 28. 下列生态因子中,属于间接因子的是( ) A.温度 B.光照 C.水分 D.海拔 29. 在适宜的条件下,r对策生物的种群增长速度比K对策生物的种群增长速度( ) A.快 B.慢 C.相似 D.不确定 30.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 (  )。 A.寄生 B.互利共生 C.拟寄生 D.偏利共生 31. 最先发现生态系统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的科学家是( ) A.海克尔 B.孟德尔 C.林德曼 D.达尔文 32. 紧密林带( )。 A.在林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涡流区 B.在林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低速区 C.在林稍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涡流区 D.在林稍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低速区 33. 下列直接影响或参与生物新陈代谢的因子是( ) A.光照 B.坡 C.海拔 D.坡度 34.种群的生境比较稳定,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锥体呈( )。 A.金字塔形 B.钟形 C.壶形 D.以上三者都不是 35.在生物群落中,物种对环境的潜在综合适应范围属于该物种的( )。 A.栖息地 B.生境 C.现实生态位 D.基础生态位 36. 生物的存在与繁殖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个因子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程度,则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是( )的具体表现。 A.李比希最低率 B.耐性定律 C.有效积温法则 D.不可替代性作用 37.下列有关水生植物特点中,正确的是 (  )。 ①发达的通气系统 ②叶片极厚 ③植物体具有较强的弹性 ④淡水植物具有自动调节渗透压的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正确 38.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景观 39.下列不属于碳循环途径的是(  )。 A.陆地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 B.海洋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 C.陆地生物与海洋生物之间的碳素交换 D.化石燃料燃烧参与的碳循环 40.群落与环境的关系为( )。 A.环境促成群落的形成 B.群落造成了环境 C.相互影响和制约 D.无关 41.下面关于草食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被草食动物的危害程度,因损害部位、植物发育阶段的不同而不同 B.植物不能移动逃逸,因而只能被动地遭受食草动物的危害 C.牧场过量放牧会破坏草场,而适当地放牧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D.有些植物为阻止食草动物的“捕食”会产生“防卫”反应,以减少自身的伤害 42. 生态系统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有机物质产量称为( ) A.生物量 B.生产力 C.利用率 D.周转率 43. 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低层次是( ) A.生物个体 B.生物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 44.现代生态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以微观层次为主 B.向微观和宏观发展 C.以个体层次为主 D.以宏观层次为主 45. 狼狗常把排尿点作为与同种其他个体交流情报的“气味标记站”。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被称为( )。 A.种内斗争 B.种内互助 C.种间斗争 D.种间互助 46. 极地和高山植物矮小并常呈匍匐状、垫状等以利于保温,减轻严寒的影响。这是植物的 ( ) A.结构适应 B.行为适应 C.形态适应 D.生理适应 47. 优势种对群落环境已经非常适应,同时它也决定着群落内较大范围内的生境条件,这些生境条件又决定了群落内的其他物种的( )。 A.种类和密度 B.盖度和密度 C.种类和数量 D.盖度和数量 48.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  )。 A.土地退化 B.土壤污染 C.生态平衡失调 D.土地沙化 49.相同的群落类型(  )。 A.可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 B.不会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 C.只能出现在同一地区 D.只能出现在不同气候区 50. 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净生产力较高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荒漠生态系统 二、填空题(20题) 51.种群应具有空间特性、数量特性、______等主要特性。 52.种群的自动调节可分为行为调节、______和遗传调节三类。 53.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分为增长型种群、__________和衰退型种群三种类型。 54.在生物学的环境研究中,生物学更加重视_______的研究。 55.按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划分,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56. 在同一气候区,群落演替到最后阶段只会形成一个气候顶极。这是______顶极学说的观点。 57.某些微生物适宜在无氧条件下生活,这些微生物称为____________。 58. 除太阳以外的为生态系统补加的一切能量称为( )。 59.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被称为__________。 60.摄食效率又称______。 61. 某森林现存量为324 t/hm2,年净生产量为28.6 t/hm2,则其更新率为0.088,全部现存量更新一次约需要______年。 62. 简言之,生态系统=______+生物群体及其全部关系。 63.种群的生理寿命是指种群处于最适合条件下的__________寿命。 64.生态因子综合作用构成生物的__________。 65.草原生物群落的主要消费者为______、肉食动物等。 66.通常物种多样性具有种的丰富度和种的______两方面含意。 67. 形成物种的关键是______。 68. 典型的旱生演替系列是______、苔藓群落阶段、草本群落阶段、木本群落阶段。 69. 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反馈系统中,被捕食者种群的增长,对捕食者来说是一种 ______。 70.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相互关系是长期( )的结果。 三、判断题(10题) 71. 食草动物的引入使植物种群生物量迅速下降,同时食草动物种群数量不断上升,达到一定密度后,植物生物量又减少,食草动物种群也随之下降,以后两个种群的数量表现为周期性的振荡。( ) A.正确 B.错误 72. “-2/3自疏法则”中的“-2/3”是平均单株重的增加导致密度下降的系数。( ) A.正确 B.错误 73. 生态系统中,磷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有机物燃烧。( ) A.正确 B.错误 74.随着生态演替的发展,正相互作用增加负相互作用减少。(  ) 75. 限制性作用决定着种群的增长趋势。( ) A.正确 B.错误 76.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是可变的。(  ) 77.玉米与大豆或花生间作是利用了它们之间原始合作的共生关系。 ( ) 78. 蝗灾是由于蝗虫数量的季节消长引起的。 [ ] A.正确 B.错误 79. 温带草原是能流和物流速度较快的生态系统。 ( ) A.正确 B.错误 80. 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并且耐受性可以人为改变。( ) A.正确 B.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