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理综试题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高三理综试题答案精析 第1页,共7页2 0 2 1 2 0 2 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理综试题答案精析1.A 本题考查的是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细胞衰老和凋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生命观念。金属硫蛋白因富含半胱氨酸而含有S元素,所以组成元素应为C、H、O、N、S,A错误;根据已知信息,结合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以判断半胱氨酸S元素来自R基,B正确;结构决定功能,MT能结合重金属的功能与组成MT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C正确;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MT可清除细胞中的自由基而延缓细胞衰老,所以MT可以延缓细胞中凋亡基因的表达,D正确。2.C 本题考查细胞代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乙醇进入肝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A错误;乙醇彻底氧化分解为C O2和H2O需要消耗O2,放出能量,B错误;缺乏A L DH可导致乙醛不能转化为乙酸,由题干信息可知乙醛积累可造成细胞内D NA损伤,使肝细胞受损,C正确;环境温度改变,人体内环境温度几乎不变,对肝细胞中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D错误。3.D 本题以抗生素的使用为情境,考查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类型和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细菌是原核生物,不能通过基因重组产生变异,但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耐药性基因,A错误;由题中“利福平能抑制细菌R NA聚合酶的活性”可知,利福平能抑制细菌基因的转录过程,阻止核糖核苷酸依次连接形成R NA,B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起定向作用,利福平的使用使具有耐药性突变的细菌被保留,并逐代积累,C错误。4.A 本题考查染色体组和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由图可知,水仙为三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1 0条染色体,A错误;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各染色体D NA的碱基序列不同,B正确;水仙高度不育是由于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C正确;可采用无性繁殖技术快速培养水仙优良品种,D正确。5.B 本题考查的是植物激素的作用机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推理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胚释放的赤霉素是通过调节糊粉层细胞-淀粉酶基因的表达,来促进-淀粉酶的合成,故赤霉素(GA)是启动-淀粉酶基因表达的信号分子,A正确;图示显示发芽大麦种子的胚可产生释放赤霉素(GA),但胚乳细胞没有产生释放赤霉素,根据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可以判断胚乳细胞虽然有相应的基因,但是不表达产生赤霉素,B错误;糊粉层细胞可作为GA的靶细胞,原因是其膜上存在GA的特异性受体,C正确;用赤霉素处理可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产生-淀粉酶,因而外施GA可诱导去胚的大麦种子合成-淀粉酶,D正确。6.B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入侵、种群与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推理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大薸能通过分株之间的连接物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A正确;入侵生物由于没有天敌,与本地生物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不但会打破群落间生物的相互制约关系,而且使群落中物种丰富度降低,不会是所有生物种群数量都是先下降后升高,B错误;大薸与其他植物之间为竞争关系,作为最危险的入侵物种,在与其他植物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C正确;本实验结果可为治理大薸入侵和恢复当地生态平衡提供理论依据,D正确。7.C CH3OHHCHO的转化过程中碳元素被氧化,C错误。8.A (C N)2与水反应生成HC N和HO C N,所以每生成1 m o l HC N转移电子数为NA,A正确;1 m o l(C N)2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7NA,B错误;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态,C错误;没有指明体积,无法计算,D错误。9.C 分子式为C1 8H2 7NO3,A错误;分子中甲基上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B错误;从不饱和度上可以判断,除苯环外有两个双键。同分异构体中可能有两个碳碳双键,C正确;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反应类型不同,与溴水反应可能是加成反应或苯环上的取代反应,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错误。1 0.B F e S O4进入不到N a OH溶液中,无法制备F e(OH)2沉淀,A错误;蒸发结晶得不到胆矾晶体,C错 误;N a OH溶 液 会 使 乙 酸 乙 酯 水 解,D错误。1 1.D 由题中信息可知X、Y、Z、W分别为C、O、N a、S i,原子半径:CO,A错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 化 物 的 酸 性:H2C O3 H2S i O3,B错 误;N a2O、N a2O2中 含 有 离 子 键,C错 误;S i O2+N a2C O3高温 N a2S i O3+C O2,D正确。1 2.B 由图所示,d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故d作阴极,则c为负极,A错误;总反应为C O2C+O2,碳元素化合价由+4变为0,则转移1 m o l电子可捕获C O2 5.6 L(标况下),B正确;中碳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C错误;d极电极反应式为C O2-3+4 e-C+3 O2-,D错误。1 3.D 随 着KOH 溶 液 滴 加,c(HY-)增 大,c(H2Y)减小,继续滴加,c(HY-)减小,c(Y2-)增1高三理综试题答案精析 第2页,共7页大,所 以l gc(HY-)c(H2Y)增 大,用 曲 线N表 示,l gc(HY-)c(Y2-)减小,用曲线M表示,A正确;通过图中c点可得Ka 1=1 0-1.3,e点可得Ka 2=1 0-4.3,Kh 2=KwKa 1=1 0-1 2.7,Ka 2Kh 2,N a HY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所以溶液显酸性,B正确;交点d时c(H2Y)=c(Y2-),Ka 1Ka 2=c2(H+)c(Y2-)c(H2Y)=1 0-5.6,则对应的p H=2.8,C正确;e点 溶 液 中:l gc(HY-)c(H2Y)l gc(HY-)c(Y2-),c(H2Y)c(Y2-),D错误。1 4.C 此电路研究的是光电管的遏止电压,A错误;金属的截止频率只与自身有关,与外界光照条件无关,B错误;遏止电压的大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C正确;滑片从左向右移动,电压变大,射到A极的电子变少,电流变小,D错误。1 5.A 飞机从复飞到完全起飞,由vt2-v02=2a x,解得x=1 8 7.5 m,则飞机匀速运动的距离最大为x0=1 2.5 m,则反应时间最长为t反应=x0v0=0.5 s,故选A。1 6.D a导体棒和b导体棒对c导体棒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故弹簧的拉力小于c导体棒的重力,选项A错误;c导体棒对a导体棒的作用力为排斥力,b导体棒对a导体棒的作用力为吸引力,两力大小相等,对a导体棒受力分析,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桌面对a导体棒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选项B错误;选择a、b、c棒整体研究,由于弹簧的弹力竖直向上,根据对称性桌面对a导体棒的支持力小于32m g,选项C错误;若对称地缓慢增大a、b导体棒间的距离,a导体棒和b导体棒对c导体棒的作用力都在减小,且二力的夹角增大,故二力的合力减小,则弹簧的弹力增大,长度增大,选项D正确。1 7.A 当 运 动 员 运 动 到B点 时,由FN-m g=mvB2R,可求出FN=9 0 0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滑板在B点对轨道的压力FN=9 0 0 N,故A正确;运动员从倾斜直滑道由静止滑下,则下滑的加速度a=gs i n-gc o s=5 m/s2,由vA2=2a x,可得x=9 0 m,故B错误;运动员由A点到B点由能量守恒定律得:12m vA2+m g(R-Rc o s 3 7)=12m vB2+Q损,解得Q损=2 5 0 0 J,故C错误;从B点到C点运动员(受到的摩擦力是变力)的速度在变化,支持力也在发生变化,摩擦力在变化,所以无法求出C点的速度大小,故D错误。1 8.A C D 由开普勒第二定律知,“天问一号”在近火点的速度大于在远火点的速度,A正确;“天问一号”着陆需要再次降轨,所以应该继续减速,B错误;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知,轨道半长轴越大,运行周期越大,C正确;卫星的加速度只与相对中心天体的位置有关,因为“天问一号”在不同轨道的近火点完全相同,所以加速度相同,D正确。1 9.B D 由题意知粒子在c点的动能最大,则c点为圆上电势最低点,所以电场线方向应该是沿O c连线指向c点,所以粒子从b到a电场力做功为-2W,O点电势为Wq,由W=q Ub c,Ub c=b-c,得c=-Wq,故选B、D。2 0.A C 系统静止时,弹簧压缩量为x,则对A、B物块整体分析,有k x=(mA+mB)gs i n,刚开始运动时,对A、B整体有F1+k x-(mA+mB)gs i n=(mA+mB)a,当A、B之间的作用力为0时,对A有F2-mAgs i n=mAa,对B有k x1-mBgs i n=mBa,由题图乙及题意知,F1=4 N,F2=1 2 N,a=1 m/s2,且x-x1=0.0 2 m,联立解得mA=mB=2 k g,k=4 0 0 N/m,故A对,B错;从静止到A、B分离,两物块一起以加速度a=1 m/s2运动了2 c m,由x=12a t2可得t=0.2 s,故C对;F-x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是力F所做功的大小,则从开始到A、B分离F做的功为WF=0.1 6 J,这段过程A、B动能的增加量Ek=12(mA+mB)v2,且v=a t,得Ek=0.0 8 J,重力势能的增加量Ep=(mA+mB)g(x-x1)s i n=0.4 J,则从开始到A、B分离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量E弹=Ep+Ek-WF=0.3 2 J,故D错。2 1.B D 根据右手定则,通过C D棒的电流方向为C到D,选项A错误;当A B棒固定且系统稳定时,C D棒的速度为0,根据动量定理可得-B I l t=0-m v0,q=I t,解得B=m v0q l,选项B正确;当通过C D棒的电荷量为q2时,设C D棒的速度为v1,根据-B I l t1=m v1-m v0,q2=I t1,解得v1=v02,C D棒上的发热量Q=1212m v02-12m(v02)2=31 6m v02,选项C错误;若A B棒不固定,则系统稳定后,二者速度相同,两根导体棒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力为0,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可得m v0=2m v2,对C D棒,根据动量定理可得-B I l t2=m v2-m v0,q=I t2,解得q=q2,选项D正确。2高三理综试题答案精析 第3页,共7页2 2.(1)A(2分)(3)F2=3F1(3分)解析(1)要选取质量大、体积小的小球,即空气阻力相对重力可以忽略的小球,因此小球要选质量为1 0 0 g的铁球,选A。(3)设小球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摆线长为l,小球的大小可忽略当小球自然下垂时,有F1=m g,在圆周运动轨迹的最低点,有F2-m g=mv2l,且从释放到最低点的过程,有m g l=12m v2,解得F2=3m g,故F2=3F1。2 3.(1)5 0 0 0.0(2分)(2)D(2分)(3)见解析图(3分)(4)9.0(3分)解析(1)当电流表A1满偏时,两端电压为Ug=Igr1=0.5 V,因此 需 要 把 电 阻 箱 的 阻 值 调 为R=U-UgIg=5 0 0 0.0。(2)用滑动变阻器R1控制电路时,用限流式接法,但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远大于待测电阻的阻值,不便于调节,不能使用,滑动变阻器R2和R3的最大阻值都小于待测电阻的阻值,用分压式接法,当 选 择R2时,回 路 中 的 最 大 电 流 约 为30.2+51 05+1 0 A 1 A,超过滑动变阻器R3的额定电流,因此选择D。(3)电路图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