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草塔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草塔中学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完成呼吸、体温调节、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A.下丘脑、大脑、大脑               B.脑干、下丘脑、大脑 C.大脑、脊髓、大脑                  D.脊髓、脊髓、脑干 参考答案: B 2.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参考答案: D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本题的是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和在生活中应用,光合作用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和在生产中应用的综合性题目.回忆细胞呼吸的具体过程、温度、氧气浓度对细胞呼吸过程影响的曲线模型及光合作用的过程、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曲线模型,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由于在有氧条件下无氧呼吸受抑制,因此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较低氧条件下旺盛;零下低温,虽然细胞呼吸速率很低,但温度过低水果容易被冻坏,因此无氧和零下低温均不利于水果保鲜,A错误; B、C6H12O6不能直接在线粒体中分解成CO2,葡萄糖首先要在细胞质基质中酵解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分解成二氧化碳,B错误; C、ATP是物质不是能量,ATP中含有能量,因此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C错误; D、夏季连续阴天,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减少,夏季的气温较高,细胞呼吸作用较强,细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较多,不利于植物生长,所以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降低细胞呼吸强度从而增加净光合作用强度,可提高作物产量,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温度,氧气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影响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的因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是解题的关键,A选项往往因对氧气对细胞呼吸影响的理解不透彻而出现错误分析. 3. 某蛋白质分子由两条肽链组成,肽键198个,该蛋白质的模板中有C和U共200个,则转录成该mRNA的DNA中,至少有A和G  (     )个                       A.600        B.400        C.200       D .800 参考答案: A 4. 下面细胞器中,能发生有机物合成作用的是 ①核糖体 ②线粒体 ③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 ⑤叶绿体 A.只有①②⑤       B.只有①②③⑤    C.只有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D 5. 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分别是( ) ①核酸 ②核糖核酸 ③脱氧核糖核酸 ④蛋白质 ⑤脂质 ⑥糖类 A. ①④    B. ②⑤    C. ③⑥    D. ②④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蛋白质、核酸的功能的考查,回忆蛋白质、核酸的功能,然后根据题干要求进行解答. 解:核酸包括DNA和R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故选:A. 考点: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 6. 某DN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有240个,占全部碱基的30%,则该片段中腺嘌呤有(  ) A.240个          B.48个          C.800个          D.160个 参考答案: D 7. 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 A.1/8           B.1/6            C.1/32         D.1/64 参考答案: C 8. 下表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 参考答案: C 略 9. 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 (      )   A.都是DNA          B.都是RNA          C.是DNA和RNA         D.是DNA或RNA 参考答案: D 1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产生的抗体分泌到细胞外 C.维持细胞内的小环境稳定         D.使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加快 参考答案: D 11. 下列各项中,不能通过细菌转化实验证实的是                        ①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②DNA是遗传物质 ③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④在不含DNA的生物体内,RNA就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D 12. 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的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参考答案: C 13. 下图是“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白菜—甘蓝”植株不能结子        B.愈伤组织有叶绿体,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C.上述过程中包含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细胞分化等过程 D.“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细胞全能性表达的结果 参考答案: D 14. 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利用上述选择培养基依次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  ) A.硝化细菌、放线菌 B.固氮细菌、大肠杆菌 C.霉菌、固氮细菌 D.固氮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参考答案: C 【考点】I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分析】从混合样品中获得某种微生物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第一种是可利用该分离对象对某一营养物质有一“嗜好”的原理,专门在培养基中加入或不加该营养物质,从而使它成为一种选择培养基(如在含高浓度NaCl的培养基上分离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在不含N的培养基上分离圆褐固氮菌);或根据分离对象对pH、温度和氧气浓度的喜好,改变培养环境的理化性质,使环境条件最适宜该微生物的生存,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将培养基放在高温环境中培养只能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 第二种办法可利用该分离对象对某种抑菌物质的抗性,在混合培养物中加入该抑制物,经培养后,原来占优势的微生物生长受抑制,而分离对象却可乘机大大增殖,使之在数量上占优势(如在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分离真核微生物). 【解答】解: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添加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可以筛选分离真菌(如霉菌); 在缺乏氮源的选择培养基上可以筛选分离固氮细菌. 故选:C. 15. 如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进行原生质体培养的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①过程的目的是去除细胞壁 B. 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 ③过程中以适当配比的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 D. ②过程形成的愈伤组织是高度分化的薄壁细胞 参考答案: D ①表示去壁过程,需在适宜条件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混合物处理,才能得到原生质体,A正确;该过程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正确;③是再分化过程,需要以适当配比的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C正确;②过程形成的愈伤组织是未分化的薄壁细胞,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棉花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的过程图,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16. 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基因与染色体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基因与染色体毫无关系 C.一个基因是由一条染色体构成的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参考答案: D 17. 人体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组成是(   ) A.淋巴             B.淋巴和组织液        C.血浆和组织液       D.血浆和淋巴 参考答案: C 18. 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两种豌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  )     A、1/4   B、1/8    C、1/16   D、0 参考答案: D 19. 如图表示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对图中物质a、b、c、d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核糖交替连接而成的结构 B.要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可以用不同种b切割a和d C.c连接双链间的A和T,使黏性末端处碱基互补配对 D.若要获得未知序列d,可到基因库中寻找 参考答案: B 【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质粒,本质是DNA,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的结构;b表示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切割磷酸二酯键;c表示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质粒形成重组DNA. 【解答】解:A、从图示看,a中含有胸腺嘧啶,表示DNA,其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故A错误; B、若要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可以用不同种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如识别↓GATC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识别G↓GATCC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载体质粒就可以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故B正确; C、DNA连接酶缝合目的基因和载体质粒之间的缝隙,使两者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故C错误; D、若要获得未知序列的目的基因,可从基因组文库中寻找,基因库是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故D错误. 故选:B. 20. 下列控制遗传病最有效的方法是 A.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B.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C.提倡和实行优生                       D.实行计划生育 参考答案: C 21. 在下列两种情形下,叶肉细胞内C3、C5、ATP短期含量应分别是(  ) Ⅰ.夏季中午光照最强时Ⅱ.将植物由光下移到荫处 ①C3含量升高②C3含量降低③C5含量升高④C5含量降低⑤ATP含量降低 ⑥ATP含量升高⑦ATP含量不变 A. ②③⑥,①④⑦    B. ①④⑤,②③⑥    C. ②③⑦,①④⑤    D. ②③⑥,①④⑤ 参考答案: D 夏季中午光照最强时,首先光反应过程中的[H]、ATP增加,进而促进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因此导致C3减少,C5增加,即②③⑥; 将植物由光下移到荫处,光反应减弱,首先导致[H]、ATP生成量减少,这将抑制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从而使因此导致C3增加,C5减少,即①④⑤. 【考点定位】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名师点睛】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首先导致光反应中[H]和ATP的含量变化,进而影响暗反应过程; 二氧化碳浓度主要影响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首先参与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首先导致三碳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光反应产生的[H]和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