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连州山塘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南省焦作市连州山塘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利用“假说﹣演绎法”成功提出基因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测交实验”是对演绎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B.孟德尔说作家说内容之一是“遗传因子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D.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的“演绎推理”过程 参考答案: A 【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 【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2、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解答】解:A、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是对演绎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A正确; B、孟德尔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未提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B错误; C、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细胞内的遗传因子(基因)控制的”,C错误; D、孟德尔所依据假说的内容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D错误. 故选:A. 2. 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  ) 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 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Ⅲ试剂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参考答案: A 3. 21三体综合征患者比正常人    A.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     B.少了一条21号染色体    C.少了21个基因           D.多了21个基因 参考答案: A 4.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是一个种群 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⑤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最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④⑤           D.③⑤: 参考答案: D 5.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下的上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下图表示某细胞内部分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题干中上图中的①是内质网膜或高尔基体膜,②是高尔基体膜结构 B.题干中上图中的 ③是叶绿体内膜 ,④线粒体内膜 C.题干中下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且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 D. 题干中下图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为CO2和H2O,结构①和④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但是④中不涉及A和T的配对 参考答案: C 6. 关于细胞内的骨架,说法错误的是(   ) A.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的交替连接 B. 生物大分子的骨架是碳原子形成的碳链 C. 细胞骨架是由细胞膜、核膜及两膜之间具膜的细胞器构成 D.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 参考答案: C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项正确;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是以碳元素为核心元素,因此碳链是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B项正确;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C项错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D项正确。 7. 一种动物体内的某种酶由150个氨基酸组成,在控制这个酶合成的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最少个数是       A.300个             B.450个          C.600个         D.900个 参考答案: D 8. 将三种洋葱鳞片叶表皮放在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不同状态的细胞图象.这3个细胞原来细胞液浓度的高低关系是(  )   A.乙>甲>丙 B.甲<乙<丙 C.丙<乙<甲 D.甲一乙一丙 参考答案: C 【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分析】1、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 2、据图分析,甲细胞没有吸水和失水,说明甲细胞液浓度等于蔗糖溶液浓度.乙和丙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说明细胞液浓度都小于蔗糖溶液浓度,但是丙质壁分离程度较大,故丙与蔗糖溶液浓度差更大,说明丙细胞液浓度小于乙细胞液浓度,故这3个细胞原来细胞液浓度的高低关系是丙<乙<甲. 【解答】解:据图分析,甲细胞没有吸水和失水,处于临界状态,说明甲细胞液浓度和蔗糖溶液浓度相当.乙和丙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说明它们细胞液浓度都小于蔗糖溶液浓度,但是丙质壁分离程度较大,故丙与蔗糖溶液浓度差更大,说明丙细胞液浓度小于乙细胞液浓度,故这3个细胞原来细胞液浓度的高低关系是丙<乙<甲. 故选:C. 9. 细胞内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    ) A. 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B. 中心体和叶绿体 C. 内质网和线粒体    D. 线粒体和叶绿体 参考答案: D 10. 右图是两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 B.与第一次注射相比,第二次注射的抗原对机体的作用更快更强烈 C.第一次注射机体进行的是非特异性免疫,第二次注射机体进行的是特异性免疫 D.特异性免疫是通过记忆细胞发挥作用的 参考答案: A 11. 将植物横放,测量不同浓度生长素条件下根和茎的生长状况,如下图甲所示。则曲线上的P点最可能对应乙图中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A 12.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仅发生在胚胎时期     B.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或组织 C.癌变被看作是细胞的畸形分化   D.细胞分化发生在个体发育的各个时期 参考答案: A 13. 现代生物科技中,下列处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  A.在胚胎移植时,用性激素对受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 B.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唯一的方法就是显微注射法 C.用人工薄膜包裹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愈伤组织,制备人工种子 D.将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上,防止目的基因随花粉逃逸 参考答案: D 14. 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                     参考答案: B 15.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称为                         A. 等位基因    B. 显性基因     C. 隐性基因   D. 遗传因子 参考答案: A 16. 在玫瑰精油提取过程中,依次用到清水、NaCl、无水Na2SO4,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 A.溶解、萃取、除水    B.蒸馏、萃取、除颗粒杂质 C.蒸馏、油水分层、除水D.溶解、油水分层、萃取 参考答案: C 考点:提取芳香油.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实验中各种试剂的作用.清水的作用是蒸馏;NaCl的作用是盐析,使油水分层;无水Na2SO4的作用是除去多余的水份. 解答:解:加入清水共沸,可以通过水分子向原料细胞中渗透,植物中芳香油向水中扩散,并随水份一起蒸馏出来; 加入NaCl的目的是使油水分层,便于分液; 加入无水Na2SO4可除去芳香油中的水份,提高产品纯度.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实验中各种试剂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 17. 湖南师大生科院与湘东渔场协作,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例遗传性状稳定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类种群。虽然四倍体鱼生长快、肉质好、抗病能力强,但研究人员并不直接将它投入生产,而是将它与二倍体鱼杂交的后代投入生产。你认为这样做的最主要意义是 A.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B.避免出现新基因,维持种群基因库的稳定 C.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D. 避免四倍体鱼对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 参考答案: C 18.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不是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B.在细胞周期中通常是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 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细胞周期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参考答案: D 19. 甲基绿一吡罗红分别对细胞中的DNA和RNA特异性染色。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基绿一吡罗红只能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 B.甲基绿一吡罗红只能将细胞核中的DNA染成绿色 C.细胞核区域能被甲基绿一吡罗红染成绿色,说明核内不含有RNA D.细胞核区域能被甲基绿一吡罗红染成绿色,说明核内含大量DNA 参考答案: D 20. 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 A. 含氮碱基    B. RNA C. 核苷酸    D. DNA 参考答案: D 早在很久以前科学们已用科学的实验测出了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构成的,那么在20世纪初期,许多科学实验也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 【考点定位】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载体-DNA 21. 在某晴天早晨6点,摘取一健康植物叶片甲,于105℃下烘干,称其重量;到下午6点时再取同一植株着生位置、叶片形状都与甲基本相同的叶片乙。同样处理,称其重量,其结果是 A.甲叶片比乙叶片重                     B.乙叶片比甲叶片重 C.两叶片重量相等                     D.不一定 参考答案: B 22. 若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是CCTAGG,它在A和G之间切断DNA,如图表示用该酶处理某基因后产生的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正常基因中有4个CCTAGG序列 B.产生的DNA片段可用核糖核酸连接酶连接起来 C.用该酶处理得到图示基因片段要水解3个磷酸二酯键 D.若该基因某处有一个CCTAGC突变为CCTAGG(实为碱基对改变),用该酶处理后将产生5个片段 参考答案: D 【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解答】解:A、由图可知,该基因经酶切后形成4个DNA片段,因此该正常基因中有3个CCTAGG序列,A错误; B、产生的DNA片段可用DNA连接酶连接起来,B错误; C、DNA分子是两条链,用该酶处理得到图示基因片段要水解6个磷酸二酯键,C错误; D、若该基因某处有一个CCTAGC突变为CCTAGG,则有4个切点,用该酶处理后将产生5个片段,D正确. 故选:D. 23.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 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参考答案: D 24. 无胸腺裸鼠(简称裸鼠)是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