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小桥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小桥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基因突变常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 A、分裂间期      B、分裂期前期     C、分裂期后期    D、在分裂期的各个时期都有可能 参考答案: A 2. 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    ) A.致癌因子的作用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C.出现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细胞形态发生了改变 参考答案: B 3.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再次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下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不能通过增强③减少大气中CO2   B.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形式是CO2 C.参与②过程的生物只包括生产者、消费者 D.开发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①过程的依赖 参考答案: D 4. 右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 B.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 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 D.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 参考答案: B 5. 观赏鱼锦鲤有很多漂亮的品种,这些品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 A.获得性遗传 B.人工选择 C.定向突变 D.生存斗争 参考答案: B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1、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2、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选择的性状通过遗传积累加强,最后形成不同的新品种. 【解答】解:AB、首先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鱼锦鲤有很多漂亮的品种,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人工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获得性遗传的结果,A错误,B正确; C、变异是不定向的,C错误; D、鱼锦鲤有很多漂亮的品种,是人工选择的结果,与生存斗争无关,D错误. 故选:B. 6. 在某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水稻根尖中,发现一个如图所示的细胞(图中Ⅰ、Ⅱ表示该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其它染色体均正常),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a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其亲代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B.该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一定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该细胞产生的各项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进行观察 D.该细胞的变异均为可遗传变异,都可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参考答案: B 【考点】96: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分析】根尖分生区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看不见;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解答】解:A、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a基因的出现是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A错误; B、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二倍体,而Ⅱ号染色体细胞中有三条,说明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同时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根尖细胞中只能发生有丝分裂,不能发生减数分裂,B正确; C、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看不见,C错误; D、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体细胞发生的突变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D错误. 故选:B. 【点评】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在答题时,先确定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过程,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这个知识点学生容易出错;同时基因突变都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基因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中,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子代,发生在体细胞中,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子代,植物可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传给后代. 7. 下图是某多肽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氨基酸的不同种类主要是由②、④、⑥、⑧决定的     B.③、⑤、⑦的形成只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完成的     C.该化合物含有三个肽键,是四肽化合物     D.该化合物有两个氨基,3个羧基 参考答案: B 8. 已知某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为了鉴定所研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不能用下列哪种杂交方法 A.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交配 B.隐性雌性个体与纯合显性雄性个体交配 C.纯合显性雌性个体与隐性雄性个体 D.杂合显性雌性个体与杂合显性雄性个体杂交 参考答案: C 9. 取健康人的血液若干毫升,加入抗凝剂后静置,再取上清液于试管中并加入适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内试管液体中的葡萄糖含量 A.逐渐减少  B.基本不变   C.不断增加   D.先增后减 参考答案: B 10. 右图表示正在进行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的颜色逐渐加深    B.c的浓度比外界溶液浓度低 C.b的浓度逐渐减小   D.原生质体积变大 参考答案: A 11.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能分离微生物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 D.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 参考答案: A 12. 作为载体的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生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作用是(  ) A.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B.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 C.加强质粒分子的感染性 D.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参考答案: D 13. 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 A.给予适宜营养和条件                 B.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 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条件   D.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参考答案: C 14. 牛胰岛素分子中的一条肽链由30个氨基酸组成,则控制该多肽合成的mRNA和转录mRNA的基因中的碱基的最少个数(不计终止密码)分别是(    ) A. 30和30      B. 60和60        C. 90和180   D. 90和90 参考答案: C 15. 将烟草和大豆的原生质体混合后,将原生质体转移到适当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这时,在混合细胞中,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有 ①烟草一大豆杂种细胞 ②烟草细胞 ③大豆细胞 ④烟草—烟草细胞 ⑤大豆—大豆细胞 A.①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D 16.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参考答案: B 17. 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现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参考答案: C 18. 根据表中分析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的差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各元素比例 氧化分解时 C O 释放能量 产生的水 脂肪 75% 13% 较多 X 糖类 44% 50% 较少 Y A.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 B.脂肪中的H的比例是12% C.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量X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