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博华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陕西省咸阳市博华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纤维素酶能催化纤维素的水解,在植物细胞工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认为从下列哪种生物提取纤维素酶比较合理 A.酿酒酵母                      B.在腐木上生长的霉菌 C.高等植物细胞                  D.人体内的大肠杆菌 参考答案: B 2.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起因于DNA损伤。通过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DNA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而引起复合性杂合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突变基因直接控制该疾病,不需要转录和翻译过程 B.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C.突变基因在控制性状时进行的是逆转录过程 D.人类白化病基因与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基因作用原理不同 参考答案: B 3. 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豌豆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互相促进作用 B.乙烯能够催熟香蕉果实,能对抗脱落酸的作用 C.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部分 D.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马铃薯块茎的伸长和果实的成熟 参考答案: C 解析:赤霉素促进种子的萌发,脱落酸则抑制种子的萌发,两者的作用是互相拮抗;乙烯和脱落酸都能促进果实脱落,故乙烯不能对抗脱落酸的作用;细胞分裂素不能促进细胞的伸长和果实的成熟。 4.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线粒体中形成ATP时不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B.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也能产生ATP C.在叶肉细胞内生成ATP需要光能 D.ATP水解脱去一个磷酸基团后生成的产物之一是ADP 参考答案: C 5. 在基因工程中,若受体细胞是细菌,则用来处理该细菌以增强细胞壁通透性的化学试剂是(  ) A.氯化钠      B.聚乙二醇      C.氯化钙      D.二苯胺 参考答案: C 略 6. 如图是肌膜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离子通道同时也是信号分子的受体 B. 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可引起肌膜上全部离子通道的开放 C. 肌膜上钠离子内流引起的电位变化都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 D. 图示部位接受信号分子的刺激后可以将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 参考答案: A 据图分析,离子通道不但可以让离子通过,还能与信号结合,说明也是信号分子的受体,A正确;不同的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引起的开放的离子通道不同,B错误;肌膜上钠离子内流引起的电位变化不一定都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C错误;图示部位接受信号分子的刺激后可以产生电信号,没有产生化学信号,D错误。 7. 下列关于抗利尿素分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喝水多,抗利尿素分泌多         B. 喝水少,抗利尿素分泌多 C. 喝水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少       D. 出汗多,抗利尿素分泌少 参考答案: B 8. 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C.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参考答案: C 9. 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组织水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10. 为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甲、乙两人同时空腹做尿液检验。所采尿样标号分别为1号和2号,经斐林试剂测定发现,1号试管混合液煮沸冷却后呈现砖红色,2号试管呈蓝色。下列说法最为严谨的                                          A.甲出现尿糖,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B.乙不可能是低血糖病患者 C.甲健康异常,但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D.这种结果无法说明任何问题 参考答案: C 11. 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 参考答案: D 12. 如图所示,a、b、c、d为物镜和目镜长度,e、f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其切片距离大小.如需得到最大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组合是(  ) A.ace B.bdf C.bce D.bde 参考答案: D 分析题图:物镜有螺纹口,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其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因此a和b为物镜,且b为高倍镜;目镜没有螺纹口,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因此c和d为目镜,其中d为高倍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的放大倍数,因此需得到最大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要选高倍镜,即b和d,其中b与载玻片的距离近,即e,因此正确的组合为bde. 故选:D. 13. 番茄果实红色(H)对黄色(h)为显性。某隐性纯合黄色植株(hh)自交,结出了红色的变异果,且能够遗传给下一代,这种变化原因可能是(    ) A.环境改变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变异 参考答案: B 14. 下面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 B.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磷酸提供 C.ATP可以水解为一个核苷酸和两个磷酸 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 参考答案: B 15.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右图所示的细胞,下列对由视野A转换到视野B的说法错误的是                                                                A.换高倍物镜需转动转换器 B.如不调节反光镜,要保证相同的亮度应选用较大的光圈 C.此过程中不需调节粗准焦螺旋 D.装片应向右移动 参考答案: D 16. 根据下图所示的概念图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①若甲图中a和b分别代表酵母菌和蓝藻,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 ②乙图能体现酶(c)、蛋白质(a)和RNA(b)的关系 ③丙图可体现出细胞质(c)、核糖体(a)和线粒体(b)的关系 A.① ③      B.② ③          C.① ②          D.① 参考答案: C 17. 植物地上部分向光生长,根背光生长。取正在萌发的种子贴附在琼脂板上,再将琼脂板插入透明盒内培育,五面遮光,仅从一侧给予光照(见下图)。幼苗根的生长方向将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C 18. 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 A. 单倍体育种 B. 杂交育种 C. 人工诱变育种 D. 细胞工程育种 参考答案: B 【详解】培育隐性纯合子最简捷的方法是杂交育种。故选B。 19. 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下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参考答案: C 20. 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密码子的序列代表着DNA分子的遗传信息 B. 1个密码子由mRNA上3个连续的碱基组成 C. 每个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 D. 密码子与相对应的氨基酸发生碱基配对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密码子指 mRNA 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连续碱基;密码子的序列不能直接代表DNA分子的遗传信息,是mR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有61个密码子有对应的氨基酸,3个密码子是终止密码子。密码子与相应的tRNA 分子中的碱基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与氨基酸有能互补配对。 考点:考查密码子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密码子的组成和特点。 21. 科研人员对某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农业生产上在D点时进行捕捞最有利 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 C.B点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D.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参考答案: A 22. 人是杂食动物,通过摄入动植物及其产物来获得化合物和元素,则人体内和其所食用的动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 A. 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B. 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上有差异 C. 种类和含量都大体相同    D. 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 参考答案: B 生物界内部存在统一性和差异性,即各种不同的生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但是含量差异较大。因此人体内和其所食用的动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上有差异。 故选:B。 23. 细胞内物质运输方式相似的一组是    ①解旋酶进入细胞核                    ②氧气进入线粒体 ③神经递质运输到突触前膜              ④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B 略 24. 某个DNA分子的碱基总数腺嘌呤为200个,利用PCR技术循环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腺嘌呤的脱氧核苷酸3000个,该DNA分子已循环了几次(  )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参考答案: B 略 25. 下列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A.绿色植物接受光刺激    B. 动物蛾类具有趋光性   C.狗通过尿液找到来路    D .孔雀开屏 参考答案: C 26. 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 B.神经细胞膜上识别递质的是③ C.b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O2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③有关,与②无关   参考答案: A 27. 下列四种物质中,在分类上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的是 A.脂肪   B.维生素D     C.纤维素    D.性激素 参考答案: C 28.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火山爆发      B.沙尘暴频发      C.温室效应加剧         D.湿地内物种减少 参考答案: A 29. 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A. 叶绿素a、胡萝卜素    B. 叶绿素b、胡萝卜素 C. 胡萝卜素、叶绿素a    D. 胡萝卜素、叶绿素b 参考答案: D 在色素分离过程中,由于各种色素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