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道澳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道澳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时一般酒中所含的酒精成分不超过14%,其原因是( ) A. 是加水过多造成的 B. 原料中用于发酵的糖太少 C. 一定浓度的酒精影响酵母菌的存活 D. 发酵过程产热多,高温使酵母菌死亡 参考答案: C 酒精浓度不会太高是因为高浓度的酒精会使酵母菌失活,故C正确。加水过多会对酒精浓度有一定影响,但都不会超过14%,说明不是因为水过多造成的,故A错误。原料中发酵的糖太少但只会是个别的酒精浓度低,故B错误。发酵过程会产热,但一般会散出去,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果酒制作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2. 下列关于核糖体的分布,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是所有生物共有的结构 B.核糖体的化学组成与染色质相同 C.在生物膜系统中,核糖体不是只分布在内质网膜上 D.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都具有其生理功能 参考答案: C 3. 近年来苏北各地规模化养殖发展很快,畜牧业已逐步由农村副业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但规模化养殖场污水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因此,必须对养殖业污水进行处理和生态综合利用,右图是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人工湿地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            和             。 (2)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分解的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3)该人工湿地中的浮游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为藻类等植物提供了充足的                 。 (4)实地调查中发现,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生态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不能仅仅依靠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还应该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理由是                     参考答案: (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污水中有机物的能量    (2)向水体中通入空气  (3)含N、P的无机盐等   (4)多样性增加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4. 科研人员对某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农业生产上在D点时进行捕捞最有利 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 C.B点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D.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参考答案: A 5. 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当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使其兴奋 B.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为信号物质可作用于B细胞,既可以促使其增殖也可促使其分化 C.信号物质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D.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的细胞等 参考答案: A 6. 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Pd——深紫色,Pm——中紫色,Pl——浅紫色,Pvl——很浅紫色(几近白色)。其相对显性顺序(程度)为Pd>Pm>Pl>Pvl。假使浅紫色企鹅(Pl Pvl)和深紫色企鹅(PdPm)交配,则它们生下的小企鹅羽毛颜色比例 (   ) A.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     B.1中紫色:1浅紫色     C.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    D.1深紫色:1中紫色 参考答案: D 7. 下列黏性末端属于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而成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②和③ 参考答案: C 略 8. 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 A.32.9%和17.1%  B.31.3%和18.7%   C.18.7%和31.3%  D.17.1%和32.9% 参考答案: B 9.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快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参考答案: B 10. 下图中,F表示某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图①~④中能表示该生物的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C 11. 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2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问此蛋白质的分子量最接近于                                  A  12800       B  12544       C  11036      D  12288 参考答案: C 略 12. 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B. 细胞癌变可以由病毒感染引发 C. 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 D. 癌细胞的转移与细胞间黏着性下降有关 参考答案: C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分裂次数不受限制,能无限增殖,A正确;导致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B正确;所有细胞中均有原癌基因,癌细胞中原癌基因突变为癌基因,C错误;癌细胞容易转移是因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下降,D正确. 【考点定位】 细胞癌变的原因;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无限增殖,形态改变和容易转移.细胞癌变的机理则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为癌基因导致的. 13. 对于功能复杂的细胞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脂质的种类和数量较多              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较多 C.脂质的种类较多,数量较少          D.蛋白质的种类较少,数量较多 参考答案: B 14. 下列哪项是人类研究单克隆抗体的目的(        ) ①诊断疾病;②为烧伤病人进行的自身皮肤细胞的移植;③研制生物导弹,治疗癌症;④基因诊断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A 10、下列平末端属于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而成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B 16. 下列关于基因、性状以及二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   B.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   C.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基因发生突变,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也必定改变   D.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 参考答案: B 17. 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B.很快排出体内 C.H2CO3/NaHCO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形成Na2CO3排出体外 参考答案: C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人体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如机体剧烈运动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据此答题. 【解答】解:血浆的pH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血液中存在数对具有抗酸和抗碱的缓冲物质,称为缓冲对,如H2CO3 /NaHCO3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掌握人体血浆pH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机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8. 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和衰退型两种类型。 C.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D.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参考答案: D 19. 下列与物种形成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属于一个物种的生物,就成了不同的物种 C.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D.不同物种之间存在共同进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共同进化 参考答案: D 20. 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是(  ) A.植株顶端优势 B.无子果实的形成 C.扦插枝条生根 D.茎的背地性生长 参考答案: A 【考点】C4: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 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根的背光性等. 【解答】解:A、顶端优势为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正确; B、无子果实的培育只体现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未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错误; C、扦插枝条生根只体现生长素促进生根的特性,未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错误; D、茎的背地性中,近地侧和远地侧均为促进作用,没有抑制作用,未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 故选:A. 21. 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婚配,所生女孩的基因型可能是 A.XBXB、XBXb       B.XBXB、XbXb          C.XBXb、XbXb        D.XbXb、XBY 参考答案: C 22.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体液调节反应迅速,作用时间比较长 B. 体液调节某种情况下可看成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C. 神经调节某种情况下可看成体液调节的一个环节 D. 人体运动时CO2刺激呼吸中枢属于神经调节 参考答案: B 【分析】 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 【详解】体液调节反应较缓慢,作用时间比较长,A错误;体液调节某种情况下可看成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B正确;体液调节某种情况下可看成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C错误;人体运动时CO2刺激呼吸中枢属于体液调节,D错误。 23. 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某兴趣小组用甲、乙两组小白鼠(其中一组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